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三國志·劉放傳》原文翻譯,劉放,字子棄

《三國志·劉放傳》原文翻譯,劉放,字子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放,字子棄,涿郡人。漢廣陽順王子西鄉侯宏後也。歷郡綱紀,舉孝廉。遭世大亂,時漁陽王鬆據其土,放往依之。太祖克冀州,放說鬆曰:“往者董卓作逆,英雄並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亂,翼戴天子,奉辭伐罪,所向必克。以二袁之強,守則淮南冰消,戰則官渡大敗;乘勝席捲,將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勢以見。速至者漸福,後服者先亡,此乃不俟終日馳騖之時也。昔黥布棄南面之尊,仗劍歸漢,誠識廢興之理,審去就之分也。將軍宜投身委命,厚自結納。”鬆然之。會太祖討衰潭於南皮,以書招鬆,鬆舉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放爲鬆答太祖書,其文甚麗。太祖既善之,又聞其說,由是遂闢放。建安十年,與鬆俱至。太祖大悅,謂放曰:“昔班彪依竇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參司空軍事,歷主簿記室,出爲郃陽、詡、贊令。

魏國既建,與太原孫資俱爲祕書郎。明帝即位,尤見寵任,同加散騎常侍;進放爵西鄉侯,資樂陽亭侯。太和末,吳遣將周賀浮海詣遼東,招誘公孫淵。帝欲邀討之,朝議多以爲不可。惟資決行策,果大破之。近爵左鄉侯。放善爲書檄,三祖詔命有所招喻,多放所爲。青龍初,孫權與諸葛亮連和,欲懼出爲寇。邊候得權書,放乃改易其辭,往往換其本文而傅合之,與徵東將軍滿寵,若欲歸化,封以示亮。亮騰與吳大將步止騭等,騭等以見權。權懼亮自疑,深自解說。是歲,俱加侍中、光祿大夫。景初二年,遼東平定,以參謀之功,各近爵,封本縣,放方城侯,資中都侯。

其年,帝寢疾,欲以燕王宇爲大將軍,及領軍將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輔政。宇性恭良,陳誠固辭。帝引見放,入臥內,問曰燕王正爾爲放對曰燕王實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贊成之。又深陳宜速召太尉司馬宣王,以綱維皇室。帝納其言,即以黃紙授放作詔。放既出,帝意復變,詔止宣王勿使來。尋更見放曰:“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幾敗吾事!”命更爲詔,帝獨召爽與放懼受詔命,遂免宇、獻、肇、朗官。太尉亦至,登牀受詔,然後帝崩,齊王即位。以放決定大謀,增邑三百,放並前千一百。嘉平二年,放薨,諡曰敬侯,予正嗣。

《三國志·劉放傳》

《三國志·劉放傳》原文翻譯,劉放,字子棄

譯文:

劉放,字子棄,涿郡人。劉放是漢廣陽順王的兒子西鄉侯劉宏的後代,曾在郡中擔任綱紀官員,被舉爲孝廉。時值漢末大亂,漁陽王鬆割據本土,劉放前去依附他。曹操平定冀州,劉放勸說王鬆說:“以前董卓作亂,英雄一起起事,屯兵抗命,各自割據,只有曹操能拔除危難拯救亂世,希望擁戴天子,奉皇命討伐罪人,攻無不克。袁紹袁術的強大,曹操防守就滅了袁術,打仗就在官渡大敗袁紹;乘勝追擊,即將平定河朔地區了,整頓法紀,大的趨勢已經出現。先去投靠的人逐漸受到重用,後來臣服的人先滅亡,這纔是不等天黑就放走騖的時候啊。當初黥布放棄楚國的尊貴地位,拿着劍歸順漢朝,實在是知道衰落興盛的道理,審視離開和留下的區別啊。將軍應該以身相投接受任命,寬厚的和他結識接納。”,王鬆贊同他的建議。正趕上曹操在南皮征討袁譚,以書信招王鬆來降,於是王鬆以雍奴、泉州、安次等地來依附曹操。劉放替王鬆給曹操回信,文詞華美,曹操很欣賞,又聽說他勸過王鬆歸順,於是徵辟他爲官。建安十年,劉放和王鬆一起到達曹操處。曹操十分高興,對劉放說:“當初班彪依附竇融而有勸河西歸漢的功勞,現在是多麼的相似啊!”,於是任命劉放參司空軍事,歷任主簿記室以及郃陽、祋祤、贊縣三處縣令。

魏國政權初建,劉放與太原的孫資一起擔任祕書郎。明帝繼位,劉放、孫資二人更加被寵信,一起加封散騎常侍;加封劉放爵位西鄉侯,孫資樂陽亭侯。太和末年,吳國派遣將軍周賀渡海傳旨遼東,招降引誘公孫淵。皇帝想要讓人征討他,朝廷議論大多認爲不可以。只有孫資堅決執行策略,果然打敗了公孫淵。孫資加封爲左鄉侯。劉放擅長寫書信和檄文,三位皇帝的詔命文書,很多都是劉放寫的。青龍初年,孫權與諸葛亮聯合,打算一起進攻魏國。魏國的邊境偵察兵繳獲孫權的書信,劉放於是改寫信中言詞,往往能夠更換本文卻仍與上下文相銜接,將信改作寫給徵東將軍滿寵的,表現出欲歸順魏國的意思,將信封好送給諸葛亮。諸葛亮將信抄給吳國將軍步騭等人,步騭等人拿信給孫權看,孫權怕諸葛亮懷疑他,詳細地做出解釋。這一年,劉放、孫資二人一起加封爲侍中、光祿大夫。景初二年,遼東平定,劉放、孫資二人憑藉參謀的功勞,各自加封爵位,封地爲本縣,劉放爲方城侯,孫資爲中都侯。

這一年,明帝臥病不起,打算任命燕王曹宇爲大將軍,和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同輔佐朝政。曹宇性情恭謹善良,誠懇表示堅決推辭。明帝召見劉放,要他們進入臥室內,問道:“燕王爲什麼偏偏這樣?”劉放回答說:“燕王確實是因爲知道自己不能承擔這樣的重任。”明帝說:“曹爽可不可以代替曹宇呢?”劉放於是贊成這樣做。又極力表示應該迅速召見太尉司馬宣王,讓他來維護皇室。明帝採納了他們的意見,立即拿黃紙交給劉放寫詔書。劉放出宮以後,明帝的意思又改變了,下詔阻止司馬宣王不要讓他來。不久又召見劉放說:“我自己要召見太尉,可是曹肇等人反倒要我阻止他來,差點壞了我的大事!”命令再寫詔書。明帝單獨召見曹爽和劉放接受詔命,於是罷免了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的官職。太尉也到了,上明帝牀前接受詔命,此後明帝去世,齊王繼承帝位。因劉放決定了選擇輔政大臣的大策,每人增加食邑三百戶,劉放加上以前封的一共一千一百戶。嘉平二年,劉放去世,諡號稱敬候。兒子劉正繼承爵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