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音韻著作:《音學五書》內容簡介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音韻著作:《音學五書》內容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音學五書》是明末清初的音韻著作,作者是顧炎武。大約成書於1667年,全書分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5個部分。《音論》分上中下3卷,共15篇,論述古音和古音學上的重大問題,集中地闡述了作者對古音學的基本看法,是《音學五書》的總綱。其中重要的有4篇:《古人韻緩不煩改字》,《古詩無叶音》,《古人四聲一貫》,《先儒兩聲各義之說不盡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音韻著作:《音學五書》內容簡介

顧炎武在書中提出“入爲閏聲”的理論,他說:“《詩》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聲之字。其入與入爲韻者什之七,入與平上去爲韻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古人未嘗無入聲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聲可轉爲三聲也。故入聲、聲之閏也。”

顧炎武認爲《音學五書》與《日知錄》是生平的得意之作,其中《音論》分上中下3卷,共15篇,又是《音學五書》最重要的作品。康熙六年開始刊刻《音學五書》。一說張弨將《五書》刻板賣給李光地。(可參閱)

內容簡介

《詩本音》詳細地考查了《詩經》押韻字的古音,凡他認爲古今讀音不同的字,都指明這個字古音應當在古韻的哪一部,並統計出在《詩經》中這個字出現的次數,在其他經書中作爲押韻字出現的次數,與哪些字押韻。顧炎武自認這部書是《音學五書》中最重要的一部。《易

音》考查《易經》押韻字的古音,基本方法與《詩本音》相同,但不像考查《詩經》那樣把《易經》全部抄下來,而是選取了他認爲用韻的句子,指出中押韻字的古韻部。《唐韻正》在於改正《唐韻》的所謂錯誤。

顧氏在研究古音上有復古傾向,凡是《唐韻》與古音不合的,他都認爲是《唐韻》錯了。實際是把本該放在《詩本音》裏的許多證據拿出來另編一部書,可以看作是對《詩本音》的詳細註釋。

作品版本

已知最早版本爲康熙六年符山堂刻本,存世數量尚多,之後又有光緒十一年四明觀稼樓仿刻本、光緒十一年湘陰郭氏(慶藩)岵瞻堂刊刻本、光緒十六年長沙思賢講舍刻本等。

相關評價

《古音表》是顧炎武對古音研究的總結,書中變更《唐韻》次序,把古音分爲10部,用表的形式把它們列出。《音學五書》從理論和實踐上徹底否定了叶韻說,奠定了古音學的基礎,開拓了音韻學研究的新領域。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音韻著作:《音學五書》內容簡介 第2張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江蘇崑山人。十四歲入復社,二十七歲起,斷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撰述《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明亡,曾從軍抗清。後十餘年間,以匡復故明爲志,遍遊河南、河北、山東、陝西,著《日知錄》、《音學五書》等書近五十種。

顧炎武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誌、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對陸王心學作了總結,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爲學旨趣。他擯棄“性與天道”的空談,力倡“博學於文”、“行已有恥”的爲學之道,一歸於經世致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