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滿江紅》是否是岳飛的作品?岳飛爲何寫滿江紅

《滿江紅》是否是岳飛的作品?岳飛爲何寫滿江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岳飛,南宋軍事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將領、戰略家、華夏傑出先烈、民族英雄。岳飛作爲中國歷史上的一員名將,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爲“岳家軍”,人們流傳着“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滿江紅》是否出自岳飛之手,筆者認爲須從新探究。岳飛絕不會讓對方鑽空子。筆者提出這種異議並沒否定岳飛,也沒有否定《滿江紅》這個作品,《滿江紅》確實寫得很好,如果以抗金名將岳飛這樣身份的人寫下了《滿江紅》,勢必讓當時西夏有理由認爲嶽元帥是在向西夏王朝下戰書了,這可能嗎?當時二帝被擄,國家半壁河山爲敵國所佔,一心“精忠報國”的岳飛,他所要全力以赴的是運籌帷幄,不會讓對方鑽空子的。

岳飛不會因《滿江紅》節外生枝。《孫子兵法·始計第一》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熟知兵法的岳飛,會不會拿“國之大事”當兒戲?一個強敵金國已經讓宋王朝危在旦夕,此時的岳飛,還能浪漫而豪邁地吟誦“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至於“壯志飢餐胡虜肉”和“笑談渴飲匈奴血”,哪一點與金國有關?相反,“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爾”,目的明確,有的放矢,衆志成城,同仇敵愾,纔是岳飛的真豪邁,纔是岳飛的英雄本色。即便是文學語言,他當然在金國也能找到可“踏破”的山、可“飢餐”的肉、可“渴飲”的血。何況岳飛素爲仁義之將,金兵多有降附,他未必會渲染自己“餐肉”與“飲血”。當時宋對金國已經疲於應付,西夏以此爲藉口對宋用兵,更是師出有名。諳熟兵法的岳飛豈不知“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若西夏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岳飛“智”在何處?“信”在何處?“仁”在何處?遠的不說,就看毛主席在戰爭中寫了多少詩篇,他老人傢什麼時候在詩詞中涉及另外的強敵了?事實上,古往今來,誰會把主帥的詩詞單純看作文學作品?

《滿江紅》是否是岳飛的作品?岳飛爲何寫滿江紅

岳飛不會趁口舌之快而陷整個國家與民族於不義。如果說該詞出自岳飛之手,那麼寫《滿江紅》時,西夏正值強盛,宋已是面臨強敵,如果你是統兵數十萬的將帥,你是否可以不考慮西夏的反應?抑或你是西夏君臣,你將如何看待這首《滿江紅》?賀蘭山是党項人、也是西夏國的聖山,國都即在山下,自己的中央腹地,豈容他人“長車踏破”?何況還是一個“弱國”。如果你是西夏李氏,如果你是西夏臣民,你會不會認爲《滿江紅》是岳飛下的戰書?名將岳飛豈能不知其中的利害?況且岳飛向來不是那種徒趁口舌之快之人,決不至於爲一己的一時之快而陷整個國家與民族於不義。所以,筆者認爲這首有着授人以下戰書之嫌的《滿江紅》,決不是岳飛的作品。那種認同它屬於岳飛作品的“通識”,本意是美化民族英雄,但結果實則相反。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