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維吾爾族的“諾魯孜節”在農村是怎樣慶祝的

維吾爾族的“諾魯孜節”在農村是怎樣慶祝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分時節,村子裏年齡最長的一個老奶奶,身着男式長袍,頭戴皮帽,下額貼上一副長長的山羊鬍子,手持一節擀麪棒,天還未亮便領着一個男童,走家串戶,逢門便敲,門一開就先禮後言:“你好,孩子!冬季已去,福瑞的諾魯孜來臨,我帶着吉祥而來,祝福你百年吉祥!”主人此時會激動不已,馬上喊叫尚在夢中的孩子們:“孩子們!快起牀,諾魯孜老人駕臨了!”

孩子們聞訊起牀,先接受“諾魯孜老人”的擁抱親吻,然後拿出自己捨不得吃存了很久的東西往“諾魯孜老人”的褡褳裏裝(大都是些杏幹桃脯、沙棗、核桃、梨子、石榴等乾鮮果),這時“諾魯孜節”老人會用手杖擊打地面,將整個屋子尋視一遍,然後說:“抓緊砍土曼的把子,春分到,農時不要辜負了。”然後出門去另一家。每出一家,都會帶出一羣孩子,孩子越聚越多,待老人的“拜年”結束,家家戶戶的孩子已全部出門了。

維吾爾族的“諾魯孜節”在農村是怎樣慶祝的

孩子們、晨禮歸來的大人們把村子塞得滿滿當當,熱鬧異常。人們拾來乾草乾柴點“呼拉”(波斯語,意爲篝火),大家圍坐在篝火邊,樂手們奏響歡快的“夏般迪亞乃”(一種舞蹈形式),諾魯孜老人領舞(通常情況下每個村的諾魯孜老人不限於一人)。整村人跳起了舞,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觀賞的,也有侃侃而談的,歡樂中不知不覺天已亮了。

維吾爾族的“諾魯孜節”在農村是怎樣慶祝的 第2張

之後,衆人商議扶老助弱事宜,確定如何救助的方法步驟,然後分戶去辦,有的出借種子,有的出借耕牛,爲老弱病殘人家修復房屋,替種耕地,攤工挖渠,平路修橋,整修澇壩(蓄水池)。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不分你我,齊心協力。到了晚上,大家幹累了,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歡歌笑語,一天的勞累蕩然無存。而農村的聚宴是在諾魯孜節結束的那一天,在鄉村這頓飯也叫“休歇飯”,這頓由慈善人家出資的宴席裏往往會做“阿瑪達”手抓飯或“亞瑪”(粗玉米做成的一種食物),請全村鄉親享用。毫無例外地還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活動,如引“春水”入澇壩、入麥田等等。而其它活動有賽馬、刁羊、鬥狗、鬥羊、“喬杆”(一種馬上游戲)、“帕普孜”(陸上曲棍球)、摔跤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