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布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一個民族。在布依族中,酒是招待賓客必不可少的東西。每到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互串門的時候,總免不了用酒來表達主人對客人的歡迎與祝福。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布依族文化吧!

一、布依族米酒的歷史沿革

中國釀造酒的歷史悠久,夏商周時代,就出現了民間釀造酒的行業,從以下傳說得到證實。一是杜康釀酒。傳說認爲釀酒始於夏朝時代的杜康,《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二是釀酒始於黃帝時期。漢代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三是酒與天地同時。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並矣”。這些傳說盡管各不相同,大致說明釀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以上資料都證實了古代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夏禹時代確實存在着釀酒這一行業。

布依族善於學習漢文化,據《布依族百年實錄》記載:早在遠古時候,居住在南北盤江流域的布依族先民族就向漢族學習釀造酒的技藝,就會上山採來百草根做成酒麴,利用天然的泉水用米釀成米酒用來驅風祛寒、避邪除疫,慶祝豐收。

二、布依族米酒文化內涵

(一)布依族米酒釀造的傳統工藝

1、酒麴(土酒藥)製作。

(1)原料配方:分母料和子料兩類。母料:將小麥麩(也可用高粱、紅稗)、巴地香、巴巖香、辣椒、胡椒、血藤、山藥、芭蕉、絲麻、對腳連、飯豆、黃豆等十二味植物分別曬乾,碾碎成粉末待用。子料:將在山野間採集的野山菊、金鋼果、四塊瓦、五加皮、千斤拔、牛藤、葛根藤、香樟果、野甜果、黃泡杆等十二味植物按比例兌水,熬製成湯狀。

(2)酒麴(土酒藥)加工。一是原料配方,取適當母料與子料搭配,攪拌均勻,然後揉成雞蛋大小的球狀小麪糰。通常,母料中巴地香、巴巖香、麥麩用量按1:2:10的比例參與使用。二是培養麴黴菌。在一個籮筐內圍先鋪上一層稻草,再鋪一層鳳尾草。然後將揉成的一個個小麪糰放入其中,鋪蓋上鳳尾草和稻草,並置於吊腳樓上陰涼處,待發酵21-49天后,白色酒麴黴菌等微生物大量有效繁殖,發出酒香味即成。三是晾曬,將一個個生長有白色麴黴菌的小麪糰取出,晾曬乾,即爲布依九月九的酒釀造所需的酒麴(土酒藥)。一般情況下,酒麴的保質期爲五年,前三年藥效最好,出酒率高。

(3)釀造工藝,包含選料浸泡、蒸煮攤涼、入曲培菌、封裝發酵、蒸餾窖藏等五道傳統工序。

一是選料浸泡。主要選用當地種植的糯米做原料,也可以選用其它各種優質大米做原料。將大米用清水淘淨,浸泡約3-4小時。

二是蒸煮攤涼。將浸泡後的大米瀝乾,放入甑子中加熱蒸熟,然後把蒸熟的大米鋪撒在大簸箕裏,搗散涼至冷卻。

三是入藥培菌。將酒麴與酒料按1:50的比例,適當加點水潤溼攪拌均勻。然後將其盛入一個內鋪鳳尾草的籮筐內,包裹捂實,再將籮筐置於大鍋容器之上,約半月後,有酒釀從籮筐中滲出流入大鍋容器內,並散發出濃濃的醇香酒味爲最佳狀態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第2張

四是封裝發酵。將培箘好的酒料和滲出的酒釀,移裝到大酒罈陶罐或窖池裏密封發酵,最短四個月,有的密封長達兩年之久。總之,時間越長,釀出酒越醇香。

五是蒸餾窖藏。把適量發酵好的酒料酒釀倒入甑桶大鐵鍋裏(俗稱“底鍋”),將一大鐵鍋(俗稱爲“天鍋”)平放在甑桶上端,加溼毛巾封蓋緊,在天鍋中盛裝冷水(控制在30℃以內)。準備停當後,加熱煮酒,酒蒸汽上升遇到天鍋迅速冷疑液化後,順着一竹子做的斜面酒槽流淌到甑桶外準備好的酒罈中。

一般情況下,以換天鍋水的次數,將烤出的酒分別叫頭鍋酒、二鍋酒、三鍋酒和尾酒。可釀製10-65度期間不同度數的酒,釀酒師傅會用先蒸餾出的濃烈頭酒和後出的清淡尾酒勾兌成大家喜歡喝的如18°、25°、35°、45°不等度數的醇香酒。

勾兌好的酒即可飲用,並裝壇密封存貯藏,以備隨時取用。

布依族人在釀造米酒前,常有邀請布依摩師前來念祝酒經的習俗,如摩公念道:“此酒不是非凡酒,此乃杜康先師釀的酒,凡人喝了變成仙,神仙喝了脫凡塵……”,這反映了布依人對釀製出好酒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二)布依族米酒的分類

1、糯米酒。布依人的糯米酒是用自產的糯米和自制的酒麴釀製而成的。首先,將糯米洗淨,然後清水浸泡5小時左右,過濾,放於甑子蒸熟後,倒在大簸箕上散開,待涼至攝氏10度左右,放入酒麴攪拌均勻,然後放進缸裏壓緊、壓平,並在中間刨成一個小窩凼,再將缸口蓋嚴密封,24小時(俗稱對時)後即可開蓋此時的酒稱爲糯米甜酒。這種甜酒基本上是婦女們自食和招待女客的。再過一週,酒槽變辣,加進泉水浸泡兩天,然後倒入大竈的鍋裏,用木製酒甑罩上,木甑的頂部放一口大鍋,鍋內加水,生火將酒槽煮沸,酒液從梘槽裏流出人酒罈,便成了度數較低、醇香、可口、補腎健胃的糯米酒。

2、刺梨酒。布依人家釀造的刺梨酒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布依語稱刺梨酒爲“壇而扛”。清代乾隆年間,布依族的祖先把野果刺梨摘回家中與糧同煮,多天後發酵,散發芳香。後來,經過世人摸索,釀造出了刺梨酒。貴陽市花溪區布依族釀製的刺梨酒更是馳名中外。刺梨酒主要有刺梨米酒和刺梨燒窨酒兩種類型。刺梨米酒。每年農曆6-8月採集刺梨果,將其曬乾或炕幹,待到9月、10月造酒。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第3張

(三)布依族米酒的特徵

1、地域性。布依族的米酒產地南北盤江流域,常年雲霧繚繞,其亞熱帶季風氣候,微酸性土壤,優良水質等自然地理條件有利益各種優質農作物和草藥的生長,爲釀製醇香的布依族米酒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和地理條件。

2、科學性。布依族米酒傳統釀造技藝是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的科學實踐。選擇秋冬季節,用新出的糯米做主料,程序時間的連接,每一個程序中的細節、比例配方等都非常考究,不能亂序,更不能省略投工減料,按時按量釀製等等一系列技藝過程,對於確保酒的質量和醇度,都具有極高的科學性。

3、隱祕性。布依族米酒所用酒麴的祖傳草藥配方比例,以及酒的勾兌技藝等傳內部傳外,顯示出其民族隱祕性特徵。

4、時令性。布依族釀造米酒時間必須於每年秋冬季節,開始投料下藥,經長時間的封存發酵後,再開封蒸煮釀製成酒,具有極其穩定的時令性特點。

(四)布依族米酒傳統工藝的價值

1、歷史價值。布依族米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歷史悠久,與當時族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作爲一門傳統手工技藝,布依族米酒傳統釀造技藝是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及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是布依族居住地區社會生活發展史的見證。

2、科學價值。布依族米酒傳統釀造技藝以培養滋生有益微生物,再以有益微生物菌落產生髮酵的生物化學作用機理,而生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己酸乙酯爲主體的香味物質。它是布依族先民對生物科學的認識,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3、文化價值。布依米酒傳統釀造技藝是布依族先民農耕文化實踐活動的產物,是布依族人世代傳承的精神財富,對於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文化的共同認知,加強社會文化交流等具有極爲重要價值。

4、民俗價值。布依族米酒傳統釀造技藝促使了布依族人善飲、樂飲,進而形成了與之相應的豐富多樣的酒禮、酒俗、酒令等民風民俗。

5、社會價值。布依族米酒釀造技藝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着布依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體現着布依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布依族米酒的釀造技藝,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打造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品牌,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和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6、經濟價值。布依族米酒作爲地方優質農特產品,在市場出售,深得消費者青睞,生產者從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而且生產費料酒糟還可以作爲畜牧飼料形成綠色產業鏈發展,因而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7、保健價值。布依族米酒品質純正、清涼適口、回味悠長。長期飲用,具有防寒解暑、降壓降脂、明目醒腦、舒筋活血和益壽延年之功效,是理想的飲用保健佳品。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第4張

三、布依族的酒文化

(一)酒俗

1、豐收酒。凡是風調雨順豐收的年份,都要釀造米酒,殺豬醃臘肉,到次年農曆正月間,就邀請親友到家來歡慶豐年,喝酒唱歌,名曰“豐收酒”。這一天主人家早早起牀,準備好各種佳餚,等待客人的到來。客人陸續到來後,便被請到火塘邊,大家圍坐在一起,同時歡樂地唱起“客氣歌”:“米酒綠中央,開缸十里香,下河洗罈子,醉倒老龍王。”就這樣,主客互相祝賀歌唱,直到散席。大家拱手道別,並相邀來年到自家喝“豐收酒”。

2、攔路酒。在進布依族村寨必經之路上,由主方備酒恭候於路中,客至,先以酒歌勸酒,表示出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客人飲後方得進寨,有的主客雙方還需對歌,然後才能飲酒“過關”。而進人村寨後,如客人初次來到布依人家,主人會敬上一杯“茶”,此“茶”實爲米酒。如果客人將酒誤認爲茶一口喝進嘴裏,務必將酒喝下肚;而不能將酒吐出,否則被認爲不禮貌。如果客人知道“茶”中玄機,就可以恭敬的雙手接過“茶”來,慢慢品嚐,細細享用。在布依族的習俗裏,這是布依族待客真誠的表現,客人喝下的酒越多,就象徵着“長吃常有”,主人就越是高興。

3、雞頭酒。當貴賓前來布依族家中做客,主人總會殺雞備酒招待客人,此時的雞頭又稱爲“鳳凰頭”。入席後,主人向貴賓雙手奉上“鳳凰頭”,客人接過後,先飲酒一杯,再把“鳳凰頭”依次對着其他人,表示大家共同舉杯,一飲而盡。這樣的習俗表現出布依族對客人的尊重與敬仰。

4、交杯酒。交杯酒有三種形式:一種是二人各持一杯,相互同時遞到對方嘴邊,並同時飲下;另外一種是主客各自舉杯與對方持杯的手臂相勾,再將自己手中的酒同時飲下。這兩種多是主人對客人敬酒時所行的酒俗,取交杯即“交情”、“交心”之意。還有一種是在集體的酒宴中,衆人圍坐,各持一碗同時順同一方向舉起至相鄰客人嘴邊,再同時飲盡,取“心心相印,肝膽相照”之意。

5、轉轉酒。布依族世代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是十幾戶或幾十戶爲一寨,也有上百戶至幾百戶的。轉轉酒是同一村寨,以家爲單位輪流邀請外來客人喝酒的習俗。布依族有“一家來客全寨親”的說法,所以這種轉轉酒在布依族村寨尤爲盛行,誰家來了客人,這家的親戚、鄰居以及全寨各家都要輪流轉到,否則視爲不合羣。這樣的禮俗體現了布依人熱情好客的傳統美德。

6、討八字酒。討八字酒盛行於黔西南布依族婚俗中。主要是指布依族男女青年經過戀愛、說媒後,雙方父母已無異議,就要擇出婚期。在定婚期前,男方家的媒人要到姑娘家來討姑娘八字,女方家要在堂屋中的神案前擺上八碗便當酒(音“Biangdang”即家釀米酒),並將姑娘的年庚生辰八字寫在一張紙上,壓在其中一碗酒的下面,這時,主持人就請媒人去揭姑娘八字,媒人只能憑直覺去找,當揭起一碗若沒有姑娘的八字時,媒人就將酒一飲而盡,然後再揭,直至揭出八字爲止,才能帶回與男方八字合在一起,由陰陽先生推算出良辰吉日作爲選定的婚期。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第5張

7、祭祀酒。布依族的葬儀活動少不了酒,辦喪事時,死者的親朋好友會帶着酒水等一些禮品去喪家家裏爲死者弔唁,弔喪儀式過後,喪家就會置辦酒席,哭誦祭文,而後,到了半夜之時,喪家還要請當地的巫師作法,讓死者好昇天,摩師在死者的棺材前悼念這經咒,同時後輩們時不時的給摩師酒杯裏面續酒,直到摩師喝夠爲止,他就會將剩餘的賞錢給後輩們,摩師會一晚上唸咒,直到第二天出殯時候才停止,然後由家中的孝子提着酒碗和酒瓶,爲擡着靈柩的鄰居們斟酒,以表示對他們的犒勞,喝完酒之後,纔將靈柩擡出去。

安葬好逝者之後,孝子還要在墓地旁邊守着,擺一桌豐盛的小酒席獻給死者,並且孝子還要給死者敬酒,吃完酒後方可離開。

(二)布依族的酒歌

1、迎客歌。迎客酒就是娶嫁迎親或逢年過節,客人來到時,主人要在大門口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放酒壺和碗,客人一到,主人便在碗裏斟酒,雙手端起,唱迎客歌爲客人獻酒,如:“鳳凰飛落刺笆林,鯉魚到淺水灘,今天貴客到我家,不成招待太簡慢,獻上一碗淡淡水,只望客人多包涵”。客人若是能者,就以歌答道:“畫眉飛上悟桐樹,小蝦游到大海里,今天來到富貴府,主人殷勤真好客,只因我的口福薄,這碗仙酒不敢訣。”如此對答幾個回合以後,雙方不分勝負,最後客人飲一口酒,就進到堂屋裏。若是客人不會唱歌,主人每唱一首,客人就要喝一口酒,一直要唱七首或九首,客人也就要喝七口或九口酒以後才能罷休。

2、敬酒歌。唱敬酒歌的方式是,先由主人端起一碗酒,向客人們邊敬邊唱。開場歌的內容大都是些客氣詞句。比如主人家的酒肉明明是擺了滿桌,主人卻謙遜地唱道“昨晚燈花爆,今早喜鵲叫,都說要有客,貴客真來到……本想殺頭豬,豬崽瘦殼殼;田裏去捉鴨,鴨被鷹叼啄;棚裏去捉雞,雞被野貓拖;溏裏去撈魚,魚被水獺捉……貴客到我家,實在簡慢多。唱完,敬每個客人喝一口酒。客人們也一一舉起斟滿米酒的碗來唱歌答謝,內容多爲感謝主人家的殷勤,祝寨鄰平安、莊稼豐收、牛馬成羣等,如“喝酒唱酒歌,你唱我來和;祝願主人家,歲歲好生活……祝願寨鄰里,和睦享安樂;祝願牛馬壯,祝願羊滿坡……主人真殷勤,讓我坐上座,敬我豬腰肝,敬我雞腦殼……多謝呀多謝,主人麻煩多,我們轉回去,定把美名說”。一人唱一首,唱完後,大家各飲一口酒,要是誰不會唱,就“罰”飲三杯。

布依族酒文化  布依族的米酒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第6張

3、婚慶歌。布依族婚慶儀式中的酒歌分爲4部分,它們分別是《開朝門歌》、《安桌歌》、《板凳歌》、《筷子歌》、《解壺歌》、《斟酒歌》、《敬酒歌》、《讚美歌》、《做客歌》、《栽花歌》、《盤花歌》、《答謝歌》、《留新媳婦歌》等等。

4、節慶歌。在布依族傳統的宴客節慶之日,山寨中的家家戶戶都會興高采烈地參加各種聚會活動,活動中不僅要推舉出最好的男女歌手來唱賀豐年、祝福村寨,還要與前來祝賀的親友們擺擂賽歌。這些酒歌以即興編唱見長,歌手們根據所見景物,根據自己平常積累的對歌詞,即興編出唱詞。既能夠體現對客人的歡迎與尊敬,又能展示村寨人們歡樂祥和的生活氛圍。

5、喪禮酒歌。布依族喪葬禮儀,多以歌唱的形式展開。布依族的喪葬歌謠有比較完備的記述,還有非常嚴格的程序和儀式,要遵循特定的風俗習慣:老人故去後,主人家(含本家)須忌葷三至五日,忌葷期滿,請摩公唱過《開葷調》後,方能吃葷。人棺唱《人棺調》,立蟠唱《立播調》,女婿獻羊唱《獻羊調》,後輩敬獻齋飯要唱《獻齋飯》,致哀要唱《哭訴調》、《追敘調》,發喪前要唱《開路歌》,下葬要唱《下葬調》。葬後第一個清明節要祭墳地,唱《祭墳調》。布依族喪葬的每一過程,都要舉行相應的儀式,都要遵循一定的習俗,都配合有相應的喪葬歌謠,成爲我們瞭解布依族喪葬文化、乃至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