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傳統文化 > 基諾族怎麼舉辦葬禮?基諾族的葬禮習俗

基諾族怎麼舉辦葬禮?基諾族的葬禮習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喪葬方面,基諾族每個村寨都有一個公共墓地。這個墓地是固定的,不分等級,墳墓的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死者的腳一定要正對着傑卓山那方,意爲讓死者爬起來就可往祖先住過的地方去。從墓地通往正路上的一段,基諾族從不刈草修路。說路好走死的人就會更多。

在基諾族中,一般死了人,除老人外,均爲當天埋葬。基諾山的各村寨辦理喪事時也跳喪葬舞。目的均是幫死者與鬼打鬥,好讓死者順利地去祖先所在的地方。蓋土後在上面搭一草棚,象徵死者的居室。

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基諾族漢文獻記載史於清代。據考,因基諾山盛產普洱茶,明未清初有漢族商人進入,推廣種茶製茶技術,對基諾族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在基諾山司土寨設攸樂同知,築磚城,帶“馬步兵丁五百名”駐守。但六年之後,因瘴氣厲害而裁撤,委任基諾族頭目爲攸樂土目,管理基諾山區。在清代以前,傣族土司對基諾山已實施統治,傳說傣族召片領曾拜認過司土寨的基諾族長老爲乾爹,還娶過一個基諾族美女爲妻,並生一子,後來此子當了召片領。

基諾族怎麼舉辦葬禮?基諾族的葬禮習俗

傣族土司在基諾族村寨任命了叭、鮓、先級基層頭人,而且還以前、後半山爲單位,任命兩個金傘大叭,各賜以金傘一把,鋩鑼一對,鎖鏈一條。每年這兩個大叭都要在金傘的張蓋下,在手持鐵鏈、大刀和鳴鑼開道的隨從簇擁下,巡遊各基諾族村落,以宣揚傣族召片領的統治權威。民國時期,地方政府在基諾山委任保甲長,保甲長與傣族土司任命的基諾頭人相結合,主要職責是爲地方政府催繳貢賦。1941年11月至1943年4月,基諾族在操腰的領導下,聯合瑤、哈尼、布朗、漢等民族進行反抗,最終迫使雲南省地方政府把車裏縣長撤職查辦,3年內未在基諾山徵稅。

基諾族怎麼舉辦葬禮?基諾族的葬禮習俗 第2張

在1949年以前,基諾族社會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階級階段渡階段,由父系氏族製取代母系氏族制,大約也只有300餘年歷史,21世紀初日常生活中母系氏族公社的遺俗還相當多。如在隆重的“上新房”儀式中,第一個手持火把登樓點燃火塘的是氏族內最年長的女性;在成語和古老的祭詞中有“母親是家長”的古訓;只有母親纔有權爲生病的子女殺雞“招魂”;村社長老雖已是男性,但至今人們仍沿用母系氏族公社時代的稱號“左米尤卡”,即村寨的老奶奶。

由父系公社取代母系公社,大約有300餘年的歷史。個別村寨在20世紀40年代尚有百餘人共居的大竹樓,這個父系大家庭公社雖然共居一處,但分居各房間的小家庭卻又是個體經濟,單獨生產和消費,呈現了父系大家庭公社末期的過渡狀態。這些原始社會古老遺蹟可謂基諾村社的特點之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