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抗日戰爭 > 日軍的誤讀:日軍步兵操典沒有寫拼刺刀前退子彈

日軍的誤讀:日軍步兵操典沒有寫拼刺刀前退子彈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除了中國軍隊外,日軍是二戰期間爲數不多的仍特別重視與大量應用白刃戰的軍隊,這種重視不僅是戰術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因此日軍單兵的拼刺技術相對較高。

日軍的誤讀:日軍步兵操典沒有寫拼刺刀前退子彈

在國內長期以來一直流傳着一種說法,認爲日軍在進行白刃格鬥前,會先將槍內的子彈全部退出,以防止在格鬥中走火誤傷,同時彰顯武士道精神和拼死一搏的決心,甚至把退子彈的要求寫進了《步兵操典》。

裝備刺刀的日本軍隊

很多影視及文學作品中都沿用了這一說法,如國內早期拍攝的《血戰臺兒莊》、近期的《太行山上》,都有日軍在拼刺前退子彈的鏡頭。實際上,這完全是誤傳。

首先,日軍的主要步兵武器:30式、38式以及後期的99式步槍,都有完善的保險機構,通常的磕擊不至於造成走火,而且格鬥時右手握持的部位是槍托頸部,一般不會碰觸扳機。

其次,日製各式步槍都是採用旋轉後拉槍機的手動步槍,如果要將彈倉內5發子彈全部退出,就要重複5次推拉槍栓的過程,這一時間足夠對方衝到自己面前,而且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各種戰鬥狀態的轉換非常迅速和突然,如果退光了子彈卻又不需再進行白刃戰,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撿起子彈並重新裝填,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第三,各種版本的《步兵操典》中都見不到相關的規定,而如果這一做法真實存在的話,以日本人的嚴謹和對拼刺的重視程度,是不會不寫入操典中的。實際上,在明治版本的《操典》上,反而明文規定在發起“白兵突擊”之前要先進行一輪齊射,也就是要儘量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至少也要打亂敵人隊形,以便在肉搏中佔據先機,這時槍膛中留有空彈殼,更是避免了任何走火的可能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傳說,是因爲手動步槍的保險一般都在槍機上,站在一定距離外對手的角度上看,各種對槍機的操作的確是很容易混淆的,很有可能把關閉保險的動作當成了退子彈。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