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抗日戰爭 > 淞滬會戰中哪一戰役慘烈悲壯被稱爲血肉磨坊?

淞滬會戰中哪一戰役慘烈悲壯被稱爲血肉磨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日戰爭規模最大最慘之淞滬會戰:碎日本速勝迷夢》

“八一三”淞滬會戰,90天頑強抗擊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淞滬會戰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軍以日租界和黃浦江上的軍艦爲基地,向閘北一帶進行炮擊,我軍奮起還擊開始,至11月12日我軍西撤結束。

戰役概況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在侵佔北平、天津以後,日本準備對上海發動大規模進攻。8月9日,日軍蓄意製造事端,派遣士兵乘軍車闖入虹橋中國軍用飛機場,開槍打死1名機場衛兵。中國軍隊自衛,擊斃日軍官兵2名。日本遂以虹橋事件爲藉口,向上海大舉進攻。

淞滬會戰爆發後,日軍以鬆井石根大將爲總司令,先後投入陸、海、空軍與特種兵部隊近30萬人,動用艦船130餘艘、飛機400餘架、戰車300餘輛,狂妄地宣稱1個月內佔領上海。我國先由馮玉祥、後由蔣中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下設左翼軍(總司令陳誠)、中央軍(總司令張治中、朱紹良)、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先後調集中央部隊,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部隊和稅警總團,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以及部份省市保安總隊,總計兵力約70餘師,奮勇迎戰。

淞滬會戰中哪一戰役慘烈悲壯被稱爲血肉磨坊?

戰爭一開始,我軍採取進攻態勢,猛烈攻擊日軍在滬據點,壓迫敵軍滯於黃浦江左岸狹隘地區,予敵重創。8月下旬,日軍大批援軍在吳淞、川沙登陸,我軍在寶山、月浦、羅店、瀏河等地與日軍反覆爭奪陣地。至9月17日,我軍退守北站、江灣、廟行、羅店、雙草墩一線,堅持防禦,直至11月5日,日軍在杭州灣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陸,封我上海陣地的側背進行遠後方的迂迴,我軍才被迫於11月9日開始從上海周圍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島”外,全部淪陷。

羅店爭奪戰“血肉磨坊”不忍卒睹

暮春的午後,寶山臨江公園內。樹陰下,幾位老人悠閒地下棋。他們爲自己的妙招得意,爲臭棋懊惱。不遠處,頭髮花白的奶奶牽着蹣跚學步的孫輩在公園裏玩耍。風輕雲高,一切都是那麼安靜平和。

可是78年前,一場惡戰就發生在這裏。中國軍隊以劣勢的裝備對抗日本最爲精銳的部隊和陸海空立體化大兵團進攻。與對方抗爭的惟有不屈的精神、空前的鬥志。此次會戰,規模之巨大、作戰之持久、傷亡之慘重、戰鬥之激烈、影響之廣泛,不僅在中國抗戰史上絕無僅有,就是在中外戰爭史上也極爲罕見。

寶山是淞滬抗戰的主戰場。慘烈無比的羅店爭奪戰、 藻浜兩岸的陣地戰都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在淞滬會戰第一階段作戰中,中國軍隊在楊樹浦、寶山、吳淞、劉行、羅店、瀏河多處與日軍展開血戰。其中打得最有名也最慘烈的當屬羅店爭奪戰。

8月25日凌晨,第67師201旅在旅長蔡炳炎帶領下奉命向陸家宅之日軍第11師團一部3000餘人發動攻擊。日軍是重炮、飛機開路,步兵緊隨其後衝鋒,我軍官兵殊死相拒。激戰中,蔡炳炎旅長向全旅官兵立下軍令:“本旅將士,誓與陣地共存亡,前進者生,後退者死,其各凌遵!”

戰至午後,全旅傷亡殆盡,402團團長李維藩及多數營、連、排長陣亡,蔡炳炎情急之下率領惟一的特務排和1個營殺入敵陣,正當此時,一發子彈飛來貫穿蔡旅長的胸部,當即倒下,犧牲之前兀自揚手高呼:“前進!前進!”

多年後,蔡炳炎兒子蔡浙生在回憶父親的文章中說,父親率全旅官兵於8月20日抵達常州洪廟待命。父親深知此去意味着什麼。8月21日、22日他連續疾書四封家書,兩致妻子趙志學,一致長女慕蘭,一致次女惠蘭。在給妻子的信中,他寫道“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後關頭。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他詳細安排了身後事,包括家裏日常用度的管理,甚至連大女兒的婚姻、小兒子的撫育都做了考慮。可謂兒女情長,丈夫氣概。

8月27日,戰況更趨慘烈。當夜,羅卓英調集部隊由月浦、新鎮、羅店、蒲家廟之線繼續向登陸日軍衝擊,日軍主力第11師團以大炮、飛機、坦克應戰,小小的羅店再度被炮聲、殺聲淹沒,雙方來回拉鋸,反覆衝殺。

我軍主力彭善的第11師和李樹森的第67師,攜手作戰,輪番上陣,堅守5晝夜之久,無數次打退日軍進攻。在給敵以重創的同時,兩個師的官兵承受巨大的傷亡,數字達到令人驚駭的地步。相繼陣亡1個旅長、2個團長,營、連、排一級的軍官戰死更是數不勝數,第67師師長李樹森負重傷後,無法繼續指揮,黃維被從德國緊急應召歸國指揮戰鬥。

淞滬會戰中哪一戰役慘烈悲壯被稱爲血肉磨坊? 第2張

日軍在後繼部隊到來之後發動更猛烈的攻勢。28日,堅守羅店的中國軍隊與敵連日激戰後,因傷亡過大,陣地被敵突破。29日,黃維率第67師重新奪回,受到敵人強大火力轟擊,尚未站穩又被迫撤出,羅店終告陷落敵手。

後來有軍事專家評價,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是一架“絞肉機”,淞滬會戰中的羅店則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血肉磨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整個城鎮片瓦無存,惟餘焦土,慘酷之狀,不忍卒睹。

臨江公園至今還保留着幾處戰場遺蹟。1937年淞滬會戰時,任第18軍98師292旅583團第三營副營長的姚子青率部在此戰鬥,堅守城垣。全營600多名官兵最後全部壯烈殉國。犧牲時,姚子青年僅29歲。臨江公園的陳化成紀念館西南側的草坪上豎立着“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石刻紀念碑。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坐落於臨江公園裏。目前,淞滬抗戰紀念館的新展館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今年8月13日,新館將正式開放。目前正在向社會各界徵集文物,已徵集到3000多件。

中國空軍首次出動

  擊落日機6架擊傷1架

1937年,日本有海軍航空隊、陸軍航空隊的各種飛機800多架,而當時國民政府空軍能作戰的飛機約有300架。日本擁有飛機生產工業,國民政府的空軍裝備卻完全依賴進口或外援,日本空軍不但在數量、質量上佔優勢,還擁有戰時消耗後自行得到補充的絕對優勢。但即使如此,當時的中國空軍仍然頑強應戰,血拼到底。

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首次參戰。第一次戰鬥就取得擊落日機6架、擊傷1架,而我方零傷亡的輝煌戰果。日軍梅津航空隊隊長爲此憤而剖腹自殺。當時的國民政府爲紀念首次空戰的勝利,也爲了進一步激勵前線士氣,鼓舞人民鬥志,將這一天定爲“空軍節”。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淞滬抗戰史料叢書》收錄了民國時期有關上海抗戰的通訊、紀實、回憶錄及報告文學等鮮爲人知的孤本、藏本。責任編輯張樹介紹,其中收錄的《空中抗戰紀略》和《遠東第一次空中大戰記》是首次發現的關於空中抗戰的通訊、紀實。在《空中抗戰紀略》中有記載“八月十四日下午,敵機十一架由臺北出發,往浙江海面飛向杭州廣德襲擊,十七時五十分左右,敵機出現於錢塘江上空,我機即起飛迎擊,敵機不支,隊形瓦解。此役計被我擊落七架,餘機狼狽飛逃。”而《遠東第一次空中大戰記》中收錄的《空軍的處女戰》中一文中寫出了天空中出現自己的飛機時,國人欣喜的心情。“八月十四日,中國空軍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戰爭中第一次顯示了英勇的姿態,上海三百萬民衆懷着同樣的又驚又喜的心情,仰着頭,親眼看見了她的英勇的戰鬥的姿態,這驚喜將立即隨着捷報擴大到全中國,慰撫着四萬萬顆跳躍不已的心!”

鄭振鐸在《我空軍炸敵目擊記》中則寫道:“‘我空軍出動了!’這是今晨,最可紀念的‘九一八’以來的一個早晨,所聽到的雷似的歡聲。‘我空軍出動了。’含垢忍辱已久的吾軍,自今晨以後是改取攻勢了!是要以蓄養已久的空軍的威力,來轟炸敵人在上海的根據地與他們的進入中國海的艦隊了!……上午,我在法租界的西區辦公,聽見陸陸續續的炮彈的炸聲。‘這是高射炮!’一位同事說。另一位同事剛從外面走進,歡容滿面地說:‘我空軍出動了!’立刻,全辦公室裏的人都交流着喜意,久鬱的憤悶彷彿爲之一舒。”

死守四行倉庫

  “八百壯士”奮戰4晝夜

西藏路橋,光復路。夕陽下,人來人往,熱鬧平和。今天看來普普通通的西藏路橋,過去曾是租界和華界的分界點。1937年,在大橋北堍的四行倉庫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激戰。

“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一定強,中國一定強,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歌中的謝團長就是謝晉元。“八一三”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帶領400餘人,號稱“八百壯士”,據守四行倉庫。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日本軍隊,“八百壯士”孤軍奮戰4晝夜,從10月26日戰至30日,斃敵240餘人,直至接到撤退命令後,才衝出重圍,退入英租界。

“晉元決心殉國,誓不輕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計……餘一槍一彈,亦必與敵周旋到底。”這是激戰中謝晉元留下的文字。在八百壯士英勇行爲鼓舞下,上海人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各界人士捐贈了大批食品、藥品……女童子軍楊惠敏冒着生命危險,設法送入國旗一面。後因國旗太小,父親打電話,由市商會派人送去特大國旗一面,長竹竿兩根和旗繩……當代表國家尊嚴的國旗壓倒周圍的太陽旗在晴空中飄揚時,租界觀戰的民衆紛紛脫帽敬禮,歡聲雷動。”

現在的四行倉庫正在緊鑼密鼓地改造之中。未來四行倉庫紀念地將由“一個廣場、一堵牆、一個雕塑、一個展示館”組成。

1937年11月5日,日軍在杭州灣北岸的金公亭、金山嘴等地登陸,我軍11月9日開始從上海周圍撤退。至12日,上海除租界“孤島”外,全部淪陷。

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聲明:“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爲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中國軍隊以60%的精銳部隊損失慘重的代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話語,淞滬會戰落下帷幕。

李宗仁曾這樣評價:“淞滬會戰,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上海戰事爆發後,在中共推動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根據國共兩黨協議,在西北的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彭德懷爲正副總指揮。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