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出家做和尚也不容易 在宋朝比考公務員還難

古代出家做和尚也不容易 在宋朝比考公務員還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現在拍攝的一些影視劇中,經常看到有些人爲情所困或者殺人等原因,遁入空門,看起來出家似乎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事實上,古代出家當和尚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而且條件高得嚇人。

大家都看過《水滸傳》,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然後遭到通緝,亡命天涯,後遇到趙員外,力勸魯達剃度出家,以逃避官府緝捕。其中就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就是趙員外爲魯智深準備好了一張度牒。爲什麼說古代出家並非易事,其實就體現在這張度牒上。

度牒,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當和尚的執照,政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這東西非常難搞,而且很值錢的。

古代出家做和尚也不容易 在宋朝比考公務員還難

網絡配圖

當和尚要度牒源於唐朝。佛教在印度原本沒有僧籍、寺籍和度牒制度,傳入中國後,由於僧尼出家可以免除賦稅和徭役,僧尼的人數多了勢必減少納稅人的數目,從而影響國家財政收入。所以,政府要想辦法控制僧尼人數。

由於這份度牒有免稅的特權,牽涉到利益成分,當時市面上度牒炒作成風,於是政府幹脆出售度牒,作爲開闢國家財政收入的新來源。這一做法沿續到宋朝,而且越演越烈,度牒被越炒越熱。

史料記載,唐肅宗時期,一張度牒要價百緡,一緡是一貫錢,也就是一千文,當時物價一文錢可以買一個燒餅,想想看,今天我們買個燒餅大約一元錢,那就是說當時度牒的價格相當於人民幣十萬元一張!

到了宋朝,一張度牒價格不知漲了多少倍。不僅有法定的價格,而且它的價格還隨使用範圍的擴大而與日俱增。元豐七年(1084)著令度牒每道爲錢百三十千,夔州路至三百千,以次減爲百九十千,元佑間定價爲三百千。南宋紹熙三年(1192)定價爲八百千。元豐至紹熙,百年間度牒價格增至六倍以上。

史料記載,宋高宗趙構就曾下令財政支付二百道度牒給岳飛。讓人不禁納悶:難道岳家軍有那麼多人看破紅塵要出家?當然不是,二百道度牒,官方牌價就是兩個億,沒錢給政策,至於怎麼兌換成錢,就是岳家軍的事情了,這些就是軍餉和修築防禦工事的開支。

古代出家做和尚也不容易 在宋朝比考公務員還難 第2張

網絡配圖

由於唐朝的度牒用綾素鈿軸,製作考究,造假很難,北宋度牒有些偷工減料,是用紙做的,一時間假度牒氾濫,曾經讓政府很苦惱,

直到南宋纔得到改觀,因爲他們決定再次改用絹制,質地和官誥(相當於現代官員的委任狀、任命書)相似。由於製作工藝複雜,假度牒從此不再出現,成本自然又漲價了。

因爲當和尚好處很多,包括犯罪之人皈依佛門則既往不咎,宋朝的度僧限制極其嚴格的,規定在擁有一百個僧衆的地區方可剃度一人,比今天考大學、考公務員的錄取比例還要低。

度牒上詳細記述了僧尼的原籍、俗名、年齡、所隸屬的寺院、師傅名字師承關係以及官府有關職掌宗教事務人員(相當於現在的民族宗教局官員)的信息。僧尼死後或者中途還俗,度牒必須上繳。

既然當和尚這麼難,有沒有其他辦法?當然有,就是當臨時工,先到寺院裏去當“行者”,擔負寺院裏的各項雜役,如種地、舂米還有前文所述的報曉等工作。同樣出自《水滸傳》,武松沒有度牒,估計也沒有那麼多錢購買,只好去當了行者。

古代出家做和尚也不容易 在宋朝比考公務員還難 第3張

網絡配圖

時至明代,僧尼依然給牒,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詔天下編賦役黃冊規定“僧道給度牒,有田者編冊如民科,無田者亦爲畸零”。

清朝順治八年(1651)免納銀給牒。其後又將田賦(土地稅)和丁稅(人頭稅)歸併爲“地丁”一種賦稅。以地歸丁,不須報牒免役。但爲了限制僧尼的數量,依然嚴行發給度牒的制度。

所以說,在古代出家當和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當非法的野和尚。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