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講述隋唐歷史的小說中,最爲有名的,最有影響力的有兩本:《說唐》、《隋唐演義》。

看小說令人最爲興奮的,當然是書中所描述的英雄好漢們的“光榮”事蹟,尤其是英雄們戰場上“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的颯爽英姿,更是令人着迷。

有了英雄,也就有了排名。

文藝向性質的《隋唐演義》不愛這調調,沒有對各位英雄的排名做硬性規定,任由着讀者們自己去選擇排位;娛樂性十足的《說唐》卻生冷不忌,本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心理,肆無忌憚地直接甩出了十八條好漢的排名。

雖然說是十八條好漢,《說唐》裏卻是沒有講全的,前前後後白紙黑字寫明的排了位的好漢人數也就只有十三位,而且還搞出了令人凌亂的可以稱之爲“離奇雙子星座”的烏龍事件。

閒話休題,言歸正傳,且讓我們來看看這十八條好漢的正確打開方式。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十八條好漢:單雄信。

按書中所說,單雄信是聚賢莊的二莊主,綠林好漢的領袖人物,江湖名頭很響,秦瓊落魄時也多虧了他接濟,因爲哥哥聚賢莊的大莊主誤死於李淵之手,與李唐結下了化不開的血仇。

單雄信在瓦崗寨地位不低,深得衆人信服,投靠王世充後,表現也不錯,還做了王世充的附馬。

因爲以往那段過結,單雄信沒有像他的結義兄弟般投向李唐,反而成爲反唐的積極分子,李世民差點就完結在他手中,最終單人匹馬獨踹唐營被俘爲尉遲恭所殺。

歷史上,單雄信確有其人,武力值挺高,使用一把馬槊,縱橫戰場,少有人敵,擁有“飛將”的頭銜。

單雄信與大唐名臣徐世勣關係很好,兩人起初在瓦崗老大翟讓手下打工,換了新領導李密後繼續在瓦崗混日子。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後,兩人開始分開發展,單雄信歸附到了王世充旗下,徐世勣轉向了李唐。

武德三年(620年)五月,王世充徹底玩完在李世民手下,李老大授意下,單雄信做爲戰敗犯被處死。

第十七條好漢

書中未提及,空缺。

第十六條好漢:秦瓊。

書中的秦瓊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雖然排名不高,憑藉着主角光環,即使碰上了比他厲害的狠角色,每每能夠化險爲夷。

他原先只是一個小馬快,因緣巧合之下,救了李淵及其家人,從而成爲李唐的恩人。後來在楊林的提拔下,成了楊林下屬的十三太保成員。

這個差事沒做多久,秦瓊就反了水,加入了“革命組織”瓦崗軍,後因看不慣李密,在王世充手下混跡過一段時間,又覺得王世充不靠譜投了李唐。

因爲跟李唐那段淵源,本身又很賣力,成爲李世民身前的大紅人,玄武門之變他是積極地參與者,雙鐗打死了李元吉。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2張

史實上的秦瓊,絕對是個狠角色,武力值應該還要上升幾個檔位。

《舊唐書》上說,秦瓊跟着李世民出征,敵軍陣營中有炫耀武力的武將,李世民就會派秦瓊出馬。秦瓊單槍匹馬入萬軍之中必取敵將首級,竟然還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人馬辟易”(史書語)的地步。

秦瓊的職業經歷很是豐富,先是在隋將來護兒手下幹活,後又跟隨過張須陀、裴仁基、李密、王世充,直到唐武德二年(619年)才投靠的李世民。

在李世民與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的征戰中,常常衝鋒在前,因表現突出,深受李世民賞識。玄武門之變,秦瓊也是參與了的,卻沒有小說中那般殺死了李元吉。

因爲戰場上拼搏過度,屢屢受傷,秦瓊經常性生病,於貞觀十二年(638年)病死。後被李世民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十五條好漢

書中未提及,空缺。

第十四條好漢

書中未提及,空缺。

 第十三條好漢

書中未提及,空缺。

 第十二條好漢

書中未提及,空缺。

 第十一條好漢

書中未提及,空缺。

 第十條好漢:新文禮、尚師徒。

歷史版秦瓊更牛A,達到了人馬辟易的恐怖境界

如今的電影節雙黃蛋遍地開花,《說唐》裏著者一不留神就泡製出了兩個第十。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3張

先前還白紙黑字地說尚師徒是隋朝第十位好漢,轉眼間,新登場的新文禮又是白紙黑字地說是隋朝第十條好漢,敢情兩人是“雙子星座。”

書中尚師徒是臨潼關總兵,新文禮是紅泥關總兵,先前伍雲召造反,韓擒虎還徵調過兩人。後來瓦崗軍打臨潼,就跟尚師徒交上了手。

尚師徒雖然英勇,腦子卻沒有瓦崗那幫“活土匪”好使,三下五下忽悠下,身上的頂級配置武器和馬全都成了秦瓊的私家裝備。

孤掌難鳴下,尚師徒只得請來新文禮幫忙。新文禮貌似牛逼哄哄,也只能是欺負下排名比他低的人,恰巧碰上了裴元慶,只有受傷落跑的份。

養好傷的新文禮,聽取尚師徒的計謀,將裴元慶引誘到埋好火雷的山窟中,以致使裴元慶早早地去閻王那報了到。

原則上講,裴元慶的死,新文禮只是從犯,尚師徒纔是主謀。

瓦崗好漢們可不管這些,圍着新文禮就是一頓狠揍,猛虎終究敵不過羣狼,在衆人連番攻擊下,新文禮體力不支,手下一軟,就被秦瓊一鐗打倒在地上,衆人一哄而上把他給剁成了肉醬。

尚師徒聽聞新文禮被圍困,連忙去救,自己被圍了起來,連關卡也被攻佔,眼見大勢已去,尚師徒無奈之中拔劍自刎而死。

歷史上的新文禮和尚師徒,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以上情節,均爲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第九條好漢:魏文通。

魏文通是潼關的守將,因爲長得像關公,號稱賽關爺,出場次數不多,表現不可圈也不可點,身影的閃現也只是爲了襯托男主秦瓊。

秦瓊反水離開楊林,就是從潼關走的,魏文通不知情,不僅放他出關,還熱情款待了他。等到知曉內情,追拿秦瓊他是最爲積極的一個。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4張

魏文通雖然排名第九,然並卵,面對排名第十六的秦瓊竟然大費周章,倒是成就了秦瓊“潼關外九戰魏文通”的天下威名,臨了,還被開了掛的未上排行榜的王伯當的神射技能給嚇跑了。

魏文通再次出現是奉了大皇帝隋煬帝的旨意,討伐瓦崗寨。

與他交手的還是秦瓊,畢竟實力擺在那呢,秦瓊漸漸有些抵擋不住,“天生剋星”王伯當又來幫忙,神射技能又一次逆天,魏文通不幸被射殺,所謂的“好漢”出師未捷身先死,成了大大的笑柄。

非常不遺憾,魏文通這樣的大醬油,歷史上“查無此人”!

第八條好漢:楊林。

書中的楊林,是大隋朝的靠山王,憑藉一對水火囚龍棒征戰沙場,爲隋王朝的建立擴張立下不小的功勞。

楊林對秦瓊很是看好,收了做乾兒子,照顧有加,歷史潮流終究不可逆轉,隋朝末落最終是要楊氏家族買單,楊林不可避免成爲一個悲劇英雄。

在攔截各路反王途中,楊林碰上了排位比他高的羅成,英雄光環展現出無窮大,羅成絕技回馬槍精妙施展下楊林成了槍下亡魂,算是慷慨“爲國捐軀”了,“因公殉職”的好典範。

歷史上並沒有楊林這個人,與他身份地位有些相似的,倒有一個,隋文帝楊堅的異母弟楊爽。

同樣是軍中一把手,同樣是隋朝建立的大功臣,只是死得比較早,二十五歲就病逝,與書中的年齡上有着很大的差距。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5張

 第七條好漢:羅成。

經過多次的無上限拔高,羅成的民間形象差不多等同於《三國演義》中的趙雲,與趙帥哥的超高武力值不可撼動有所不同,令人大跌眼鏡的,羅成的好漢排名與他的民間聲望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

當然,比起第一男主角秦瓊的排位來說,羅成粉們應該是感到慶幸的。

羅成人生的職業生涯,和秦瓊頗有點類似,先前在瓦崗混跡過,也在王世充手下討生活,後來歸附了李唐。

因爲跟李世民走得近,羅成深受李建成、李元吉兩大反派的迫害,最終也是在兩人的連連施壓下,中了敵方的計謀,陷入淤泥河中,被亂箭射死。

歷史上,羅藝的兒子,並沒有留下可供記載的事蹟,即使是名字也沒有相關記錄。

如果想要給羅成找個原型,再也適合不過的是羅士信。

羅士信擅長用槍,曾經是張須陀的部將,後來參加過瓦崗軍鬧革命,也加入過王世充陣營,最終投靠了李世民。更爲相似的,羅士信死時很年輕,也是死在了劉黑闥的手中,只是羅士信沒有羅成那般的顯赫出身,和秦瓊更是沒有什麼親戚關係。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6張

第六條好漢:伍天錫。

伍天錫是書中沱羅寨的扛霸子,能耐不小,與雄闊海交手不落下風,面對宇文成都還上演了一出“三英戰呂布”的戲碼,還是朝廷欽點的“武考”反王的人選。

非常倒黴的,伍天錫因爲是做掉了李元霸的小弟樑師泰,而被李元霸活活地撕裂。

歷史上是找尋不到伍天錫這個人的,即使是原型也欠奉。

第五條好漢:伍雲召。

伍雲召是南陽關守將,伍天錫的族兄,因爲老爹及家人被楊廣與朝中奸臣所害,索性就造了反。

隋朝廷派出大軍鎮壓,伍雲召不是對手,城破後跑路到河北,做了李子通手下的兵馬元帥。

伍雲召武力不低,各項指標全面,南陽鏖戰時,還一箭射中了宇文成都的手,衆王會盟四明山時,聯合伍天錫上演“三英”戲碼的就有他,只是他的最後結局讓人看得尷尬症發作。

演武場上,各路反王爭奪狀元時,伍雲召交戰高麗國大將左雄,竟然被左雄跨下的馬“沒尾駒”甩出的尾巴掃死。

一世英雄,竟然是被一匹畜牲劈腿玩死,汗,大汗。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7張

歷史上,伍雲召和伍天錫一樣並不存在,只是虛構的“小說家言”。

第四條好漢:雄闊海。

雄闊海是太行山中的山大王、土匪頭子,伍雲召的結拜義弟。

雄闊海真正露臉的機會不多,倒是很出彩。剛出場,幾拳就打死了兩隻老虎,因爲誤會和伍天錫大打了一場,三傑大戰宇文成都的就是伍天錫、伍雲召和他,雄闊海的人生最終終結在他最爲輝煌的時刻。

本來各路反王爭狀元就是楊林設的一個局,目的是讓各地反叛軍自相殘殺,然後一網打盡。

雄闊海來的遲了,沒能夠跟各路英雄交手,正好趕上城門口千斤閘落下,雄闊海義無反顧托起千斤閘,讓各路英雄順利從城中逃脫。

書上說,雄闊海兩臂自有萬斤力氣,千斤閘當然不在話下,只是雄闊海跑了一天一夜才趕到,肚子又餓,身體又累,休都沒休息就舉起了閘,體力透支過度,一個支持不住,手一鬆,就被閘壓死了。

與其他排行榜上只知道殺戮的英雄相比,雄闊海的“見義勇爲”行爲是非常少見的,存全了衆人,犧牲了個人,昇華了自身。

同樣的,與其他兩傑一樣,雄闊海這個人物也是被虛構出來的,沒有對號入座的人選。

第三條好漢:裴元慶。

裴元慶是跟着奉了隋煬帝旨意的老爹山馬關總兵裴仁基一起去征討瓦崗寨的。

朝中大佬宇文化及對他的評價很高:“這元慶雖只十二歲,他用的兩柄錘,卻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從未遇過敵手。”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8張

瓦崗寨的綠林好漢本來也沒把這小孩當回事,等到交手了,才發現整個寨子竟無一人是裴元慶的敵手。

幸好的,神一樣的對手裴元慶有着一個豬一樣的隊友以妒賢嫉能爲能事的全軍主帥張大賓,將裴元慶給逼得發了飆,一時怒起,捉了張大賓,帶着老爹哥哥軍隊全投了瓦崗寨。

以高手較量,裴元慶也不怎麼吃虧,衆王會盟四明山,宇文成都戰罷三傑遇上撿便宜的裴元慶被打得逃回去後暈死了過去,李元霸奉旨前來勤王救駕,裴元慶就是不信邪,不願插不會捱打的小黃旗,愣是與李元霸面對面碰了三錘,倒是讓李元霸起了憐惜之情,放了他一條生路。

裴元慶的結局,先前已經說過,因爲中了尚師徒的計謀,被新文禮引入山中,死在了火雷陣中,武力再高,也是躲不了暗箭難防。

歷史上裴仁基較爲出名的兒子有兩個,裴行儼與裴行儉,後者是唐初名將,深得唐高宗的賞識,前者經歷很大程度上與裴元慶無限接近,可以看做是裴元慶的歷史原型。

《隋書》書上說,裴行儼在戰場上,“所當皆披靡,”,被稱做是萬人敵;《資治通鑑》更說他“驍勇善戰”,是隋末的猛將。

裴行儼和老爹裴仁基奉命去打瓦崗寨,因爲和監軍蕭懷靜矛盾太深,殺了監軍,投了李密。李密和王世充打仗吃了敗仗,裴行儼和他老爹都成了俘虜。

王世充待父子倆不錯,還把侄女嫁給了裴行儼,但是裴行儼威名太盛,王世充對裴氏父子頗有顧忌。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9張

裴仁基對王世充的警惕也有所感,暗地裏密謀反叛,事情辦得不夠嚴密,被王世充發現,裴氏父子被殺,還被滅了三族。

政治鬥爭從來沒有對與錯,從來不分正與邪,只有勝利者與失敗者。

勝利者高高在上,失敗者跌落塵埃。

 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的兒子,書上說他“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金面長鬚,虎目濃眉,使一柄鳳翅鎦金钂,重三百二十斤”,是個力量型外加技巧型的全能型武將。

宇文成都幾乎找不到對手,伍雲召在他手上過不了幾招,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三人聯手也不是他對手,裴元慶也是乘着他體力不支,打了他個措手不及,只是很可惜的,只要有神一樣的存在李元霸在,他只能永遠是千年老二。

宇文化及縊死隋煬帝之後,宇文家族成爲衆矢之的,受到各路反王的“熱烈”征討,也正是這時候,宇文成碰上了命中剋星李元霸,也只是一回合的事,宇文成都就被李元霸給撕裂了。

歷史上宇文化及有兩個兒子留下了名字,宇文承基、宇文承趾。

兩人的經歷與宇文成都沒有多少共通點,但也有不少少認爲,宇文承基就是宇文成都的歷史原型。

宇文承基的人生經歷是跟老爹宇文化及掛鉤的,深厚的家庭背景,讓他得以久居高位。宇文化及稱許國皇帝后,還立了宇文承基爲太子,父子倆後來都被竇建德斬殺。至於個人武力,宇文承基根本上不了檯面。

第一條好漢:李元霸。

李元霸是書中真正意義上的打遍天下無敵手,長得不怎麼樣,“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氣很大,年僅十二歲的他,手中雙錘卻是重達八百斤。

李元霸的武力已經超越了地球人範疇,排位第三的裴元慶只能接他三錘,排位第二的宇文成都在他面前像個木偶任他隨意揉捏,排行榜上的其他英雄連一招都走不了。

四明山上,各路反王的軍隊,就好似綿羊般任由他肆意宰割,僅憑一人之爲,就讓各路反王獻上了降表。

這樣的“蓋世英雄”,誰也殺不死,最終還是死於宿命。

盤點:隋唐時期隋唐十八位好漢的獨特的死法揭祕 第10張

先前師父紫陽真人就關照過李元霸,遇到用流金鏜的,不能殺害,李元霸殺得性起忘了,直接咔嚓了用流金鏜的宇文成都。

回去路上,恰逢大雨,雷電交加,雷聲只是在李元霸頭上響起。李元霸被惹火,指着天空大罵,把錘往空中扔,大錘墜落下來,打在李元霸臉上,一代巨無霸,就此隕落。

李元霸的歷史原型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兄弟,李玄霸。

李玄霸十六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沒有什麼赫赫武功,也沒有什麼突出功績,史實與小說的差距本來就不是一點兩點。

是驢還是馬,牽出來溜溜才知道;是英雄還是狗熊,戰場上見真章。

隋唐好漢們以各自特色在風雲大潮中佔有着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們是個性豐富的小說形象,更是人們印象中難以抹去的記憶。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