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大清官被白富美逼婚 爲行善盡然散盡家財

大清官被白富美逼婚 爲行善盡然散盡家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範字公儀,河內脩武人。出身於名門世家,他的祖父張歆爲東漢時就做過司徒,父親張延在東漢也做過太尉,世代爲官,使其家族很有些威望。作爲當時的富二代,張範則很是與衆不同。他本人聰穎好學,很有寫才氣,可能是由於家族的緣故,還很有些名氣。雖然他的性格恬靜樂道,不愛榮華、名利。一生淡薄名利的他,經常幫助窮人,對內外的窮人、孤寡都十分敬重。成爲當時很多少女仰慕的對象,其中一位“白富美”就向他拋出了紅線,利用各種關係就是要嫁給他,但他最後還是拒絕了。

大清官被白富美逼婚 爲行善盡然散盡家財

網絡配圖

整個事件還是很有些意思的。有句老話說“男追女隔層山,女追男隔層紗”,可是這個規律在張範的身上似乎毫不起作用。硬要嫁給他的乃是太傅袁隗的女兒。對於這樁婚事,郭家是一百個願意,女兒看上不說,身爲太傅的袁隗也很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個青年才俊。因爲作爲官場老手,他對這樣的潛力股的判斷,是很清晰的。但張範對白富美的倒追毫不理會,而且也毫不顧及袁隗的臉面。話說這袁隗在三國也是個人物,他的名聲似乎不是很大,但是他的兩個侄子袁術、袁紹各個都名動史冊。由此可知袁隗在當時有怎樣的威勢。很幸運,袁隗是個修爲很不錯的人,對於張範的冒犯,沒有給絲毫的懲罰,只是一笑而過。

作爲英豪百出的三國中,張範絕對是個牛人。就說其拒絕袁隗逼婚一事,就着實很牛了。可僅此一件事,就稱其爲牛人確實有些過。當然,作爲牛人的他,怎會僅此一次牛事呢?

張範兄弟幾人可能因爲家庭的原因,其弟弟張昭、張承都是當時的名士,名氣稍不及張範。董卓作亂時,張承準備聚合親信揭竿起來討伐董卓。張範的三弟張昭當時在朝中時任議郎,恰從長安回來,見張承有此種準備,就對張承說:“現在想討伐董卓,寡不敵衆,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計謀和百姓。士子沒有安撫,兵士沒有訓練,難以成功。董卓即使能夠抵擋住天下的討伐,也不會得到道義上的支持,那麼即使他獲得了天下,統治也無法不穩固、長久。爲今之計,我們不如先呆在一個地方等待時機行動,然後才能實現志向。”兩兄長見弟弟張昭的分析甚是有理,便準備按弟弟的意思辦。於是兄弟三人,便從小路回到家鄉,一同在隱居在了揚州。

當時各軍閥首領都在四方收羅名士,雖然張範曾因袁術堂妹的事與袁家有些過節,但袁術還是準備了厚禮來招請他們。對於袁術的邀請,張範假稱有病不去,又放了袁術一次鴿子,着實牛人是也。可能是由於情理的緣故,他讓他的二弟張承去見了見袁術。

大清官被白富美逼婚 爲行善盡然散盡家財 第2張

網絡配圖

作爲一時名流的張承也着實不是泛泛之輩。一見面,袁術便直接問道“往昔周朝衰落,於是有了稱霸的桓、文二帝;秦國喪失法度,漢朝把天下接管過來而以法度治理。現在我擁有廣闊的土地.衆多的人口,想效法漢高祖主事,稱霸天下,你有何意見?”見袁術要稱霸,張承很平靜,慢條斯理的回答說:“稱霸之資在於道義而不在強大。假如以道義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個人的力量,而成就王業,不足爲難。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時而行,爲人民所棄,誰能使他興旺發達起來?”聽此話袁術心中很是不爽。恰其實,曹操正要進軍冀州,袁術便有問:“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萬大兵,真可謂不自量力,你認爲結果會是怎樣呢?”張承知曹操足智多謀,也知各方的底細,依然很平靜的說道:“漢朝雖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沒有改變,而今曹操挾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萬之衆也可以了。”袁術聽過此話很是生氣,臉色極不好看,但沒有對張承下手,也沒有留他,張承便又回到了揚州。

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李,他一個人便前往山東,去向那些強盜要回自己的兒子和侄子。史書上雖沒有提到張範的口才,但我們必須相信他的口才一定非常的出衆。經過他的一番遊說,那些響馬竟然離奇的同意歸還他的兒子。此公這種勸說本領,就是當今的談判專家,也很難有此能力。

大清官被白富美逼婚 爲行善盡然散盡家財 第3張

網絡配圖

他兒子張陵被放出來了,可這時他的侄子,二弟張承的兒子張戩還在響馬手中。情急中,張範冷靜的對響馬們說:“諸君能把兒子相還,確實已經十分厚道了。但是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但按着人之常情,雖然我愛憐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卻可憐幼小的張戩,能不能用我的兒子張陵來換回我的小侄子張戩。”他這個甘願犧牲自己兒子的俠義行爲,一下子便感動了所有的強盜,將兩個都還給了張範。

張範不僅是個牛人,還是一個真正的好人。我想響馬能將兩個孩子都還給他,他一向爲善的名聲可能有很大的幫助。生性善良的他經常救濟窮困人家,家中一般不會留下多餘的資財,遠近孤寡都歸附到他那裏。別人對他的贈遺他從不反對,但也不用。等到別人走的時候,他在全數還回。建安十七年,張範去世。

爲官半生,未嘗貪過半分。除此外,由於其本人樂善好施,家中的祖上的積蓄也被其散卻好多,家中一般都不會有餘才。就是如此美玉般的品行,讓他在甚是動亂的三國甚是光輝。也因高尚的品德,留馨史冊。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