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個時辰到底有多長?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個時辰到底有多長?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日三餐”這個俗語其實出現的時間並不長,我們現在覺得一天三頓飯天經地義,不過古人的習慣卻並非如此,這和古代天干地支紀時法和時辰概念有密切的關聯。

首先我們談一下古人是如何紀年、紀時的。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個時辰到底有多長?

網絡配圖

春秋戰國時代的歷法比較混亂,復歷、殷歷、周曆並存,但是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規定用復歷建亥之月的十月作爲一年的開頭!

所以秦始皇時期,一年的開頭並不是一月,而是十月。這種狀況直到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時,改用太陽歷。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個時辰到底有多長? 第2張

網絡配圖

漢武帝改太陽曆,即以一年建寅之月爲開頭,也就是正月。王莽篡漢之後,一度改用殷歷,武則天和唐肅宗則採用了周曆……這的是很亂啊,不過後面兩人最終還是將正月定爲一年之初。

以上就是古人記月法,古人記時則用十二地支,一晝夜下來有十二個時辰。因此一個時辰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兩小時。

其中,十二地支中“巳時”(食時),“哺時”就是古人吃飯的時間。所以古人一般一日兩餐,“巳時”一餐,日出以後,日中之前。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一個時辰到底有多長? 第3張

網絡配圖

“哺時”一餐,下去太陽即將落山前,大概是“申時”。

干支紀年、紀時法和現代陽曆相比,比較笨拙,但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象徵意義要遠遠比現代歷豐富多彩,是中華先祖智慧的結晶。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