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演義趣聞 > 古代書坊出現於唐代:宋代印刷代替手抄方式

古代書坊出現於唐代:宋代印刷代替手抄方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圖書出版主要有三種形式,即官府刻書、私人刻書和書坊刻書。其中,官府刻書絕大部分是儒家經典著作或佛道經典;私人刻書主要是家譜、先人著作、私人著作以及私塾使用的初級讀物;與其他兩種形式不同的是,書坊刻書是以滿足市場需要爲目的進行印本書的生產和銷售。明代之後,書坊生產的圖書種類多、數量大、流傳廣泛,在當時圖書出版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成爲舊時市民文化的一個縮影。  

古代書坊出現於唐代:宋代印刷代替手抄方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古代書坊出現於唐代,這是因爲科舉制度的發展,讀書人對書的需求量逐漸增加。那時,書坊刻書內容非常豐富,有儒家經典、文集、雜記、占卜書籍等。到了宋代,圖書逐漸由印刷代替了手抄方式,圖書生產效率的提高,加速了書坊業商業化的進程,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就有一家店鋪的招牌上標着“書坊”二字。

那時出現了京城汴梁、浙江和福建3個刻書中心,誕生了很多刻書世家,其中以建安餘氏和臨安陳氏最爲著名。南宋詩人劉克莊贈友人陳起詩云:“陳侯生長繁華地,卻似芸居自沐薰。煉句豈非林處士,鬻書莫是穆參軍。雨檐兀坐忘春去,雪屋清談至夜分。何日我閒君閉肆,扁舟同泛北山雲。”此詩敘述了陳起在鬧市中開了一家書坊,賺錢的同時還能怡情養性、悠閒自得。  

古代書坊出現於唐代:宋代印刷代替手抄方式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明代,書坊繼續繁榮,那時一些市民通過經商等手段快速積累財富後,不僅需要大量奢侈品充實生活,更需要通俗文學讀物娛樂身心。當時書坊的主人們紛紛迎合這樣的社會形勢,推出了很多流傳甚廣的通俗讀物,在這些通俗讀物中,從組稿到印刷、出版無不凝聚着書坊主人們的心血。

明代文人凌濛初在其編著的話本小說集《拍案驚奇》系列的序言中介紹,他是看了同時代頗受讀者歡迎的作家馮夢龍及其《三言》系列作品後受到啓發,在“肆中人”的慫恿下“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寫了《初刻拍案驚奇》,這裏的“肆中人”當指書肆中的人,書肆即爲書坊,可以說是在書坊中人的努力下最終促成了明代經典讀物《拍案驚奇》系列的問世。《初刻拍案驚奇》出版後,效果非常好,所以書坊又有“二刻”之請,凌濛初在《二刻拍案驚奇小引》中交代:“賈人一試而效,謀再試之。”可見,當年這些通俗讀物的發行完全是書坊主人迎合市場需要來運作的。  

古代書坊出現於唐代:宋代印刷代替手抄方式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和“三言二拍”相似,清代《新刻鐘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也是從書坊中走出來的通俗小說。該書金閶載陽舒文淵梓行本“邗江李雲翔爲霖甫撰”序雲,在書坊出版前,這本書經過當時文人的整理和修訂,“餘不愧續貂,刪其荒謬,去其鄙俚,而終每回之後,或正詞,或反說,或以嘲謔之語,以寫其忠貞俠烈之品,奸邪頑鈍之態,於世道人心,不無喚醒耳。”可見,書坊對於這些經典通俗小說的傳播與繁榮功不可沒。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