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宣姜一生“三次出嫁”,卻成了春秋時期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宣姜一生“三次出嫁”,卻成了春秋時期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宣姜。

一生“三次出嫁”的宣姜,是倍受後人批評和指責的女性。

《詩經》中與宣姜相關的“刺詩”竟然多達十一首。不光在數量上碾壓了”羣芳”,而且從內容上來看,更是極盡諷刺之能事。

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詩經》裏的這種輿論導向,對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不僅讓宣姜的“不貞”之名被人們口口相傳,也讓後人認定了宣姜的“不貞”之實。

可在筆者看來,是《詩經》爲宣姜貼上了“不貞”的標籤,是造謠的“始作俑者”。

宣姜一生“三次出嫁”,卻成了春秋時期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筆者認爲,《詩經》中這一系列“刺詩”的作者,對於“宣姜事件”有臆斷的成分,他們沒有經過考證就妄下了定論。因爲,在中國古代的男權社會,很多儒家擁護者會對“有美色”的女性進行批判,他們的偏見出於某種政治目的,他們的說辭是爲了鞏固封建統治。

反觀《史記》、《左傳》,它們的作者對宣姜的記敘是相對中立的,是沒有褒貶之意的。

那麼,爲什麼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宣姜究竟做了什麼?

就讓我們撥開迷霧,從史實出發,來看看宣姜所處的時代背景,並分析一下她所經歷的“悲劇”。

罪魁禍首是春秋時期的婚姻制度——烝婚制

首先,讓我們嘗試着還原一下,宣姜第一次結婚的情形:“衛宣公烝於夷姜”。即齊國本來的計劃是把女兒姜氏嫁給衛國的太子,結果被太子他爹——衛宣公,在半路截胡。

後人評價宣姜“不貞”時,首當其衝的理由就是一女侍二夫,而這二夫竟然還是父子關係,“國人疾之,而不可道也”。

筆者認爲,以這個理由而推出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理由有如下四點:

一、“宣姜事件”實際上是烝婚。奴隸社會中的烝婚,是一種合法的婚姻形式,是符合當時社會婚姻觀和價值觀的。舉行“烝婚”時,整個婚禮的過程是公開的,而且伴隨着“烝婚”,還要舉行一系列盛大而隆重的祭祀儀式。這與現代人的“結婚典禮”相類似,由此可見,這種行爲是被當時的人們所祝福和認可的。

二、“宣姜事件”不是“私通”。相對嚴謹的《史記》、《左傳》二書,它們並沒有把“烝婚”和“私通”兩個概念混爲一談。這兩本書的作者對“私通”這類“不正之事”,皆是持有批判態度的。也就是說,如果真是 “私通”事件,那這兩本書必然會對此詳細記錄,並加以評論,以此來警示後人。可在描述“宣姜事件”時,它們都用了“烝”這個詞,說明它們認爲宣姜這個事,是合理的。

三、從宣姜“烝婚”事件的結果來看,也是合理合法的。宣姜之後成爲“夫人”,其子成爲“公”,他們不僅在衛國地位崇高,而且具有合法的繼承權。在當時的人們眼裏,這種“烝婚”在貴族之間是十分常見的,其實一點也不新鮮。

宣姜一生“三次出嫁”,卻成了春秋時期婚姻制度的犧牲品 第2張

四、從中國古代婚姻史的角度看,“烝婚”是原始羣婚制的遺留。這種制度是“奢侈品”,只有貴族纔可以享有。在社會從母權制向父權制轉變的過程中,“烝婚”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它的合法性不應該以後人的道德觀念加以否定。

所以筆者認爲,在那個以男權爲主導的社會背景下,宣姜身爲女子,只不過是“被動”的進行了一場合理合法的政治婚姻。宣姜不該被指責,也不該被污衊。

可笑的道德綁架——“宜以死拒”

後世有人評價宣姜被衛宣公半路截娶的事件,說她“宜以死拒”。可在筆者看來,這樣的觀點是十分可笑的。

其實,在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之後,我們就會發現,這種“截娶”不僅是合理合法的,更是被宣姜的祖國——齊國,所認可的。而評價宣姜的行爲,說她是“忍辱負重,忠君愛國”,才更爲恰當。

因爲,春秋時期的貴族婚姻,實際上是兩個家族之間的婚姻。筆者認爲,宣姜的婚姻帶有明確的政治意味。宣姜只要對對方家族——衛國的男子,負責就可以。而這個男子無論是父親還是兒子,都是無所謂的,是可以“烝”或“報”的。畢竟,宣姜有着更爲沉重的使命,那就是,需要使兩國的婚姻關係不斷的延續,以此來保證兩個家族之間的政治利益。

試想,如果你是年輕貌美的宣姜,你的父親要把你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貴公子,你雖然不情願,但是你的心裏可能也會有一絲的期待吧:“他究竟是什麼人?”“他待我好不好?”你也會希望,在洞房花燭、蓋頭被掀起的那一刻,看到的是一個相貌堂堂、氣宇軒昂的男人。

可是命運是不公平的,一切無法如你所願。

宣姜的命運是:在出嫁半路,被一個長得像“癩蛤蟆”一樣的佝僂老翁截住,並且成爲了他的妻子,而這個老頭本來應該是宣姜未來的公公。

在前面說過,“衛宣公烝於夷姜”的做法在當時是合乎“禮”的。可如果這個時候的宣姜採取後人的建議“以死拒”,不僅不符合禮法,還會使齊國和衛國之間產生矛盾。所以,宣姜沒有意識,也沒有任何理由去“以死拒”。

實際上,宣姜是一個忠於自己國家的女子,她明白自己的婚姻有政治目的。她把個人審美和好惡拋在一邊,坦然的接受了她的命運——被衛宣公霸佔。因爲她知道,齊國的利益大於她自身的利益。

其實,不僅如此,宣姜一生“三次出嫁”。在衛宣公去世後,宣姜又被迫嫁給了衛宣公的另一個兒子昭伯。她從昭伯的母親變成了昭伯的妻子,從兩個兒子(壽、朔)的母親變成了他們的嫂子……

以今日的倫理觀念來看,自從宣姜到了衛國,她就被迫處於極端混亂的關係之中。

惡之根、悲之花,卻結出善之果

宣姜的前半生是個悲劇。但是她卻勇敢的活了下來,並且一直沒有放棄希望。

在宣姜的悉心教導下,兩個兒子都先後當上了衛國的國君,即衛戴公和衛文公,且後人對他們的評價都很高。

宣姜的兩個女兒,一位是中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另一位遠嫁宋國,在衛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竭盡全力的進行動員工作,不遺餘力的請求宋國救援衛國,是她,成功拯救了衛國。

試想,如果宣姜真的是一個“不貞”之人,怎會教導出如此優秀的兒女?

所以在筆者看來,宣姜只是一個不能隨意支配自己前半生命運的女子而已。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道德準則不斷的變化。像《史記》、《左傳》這樣嚴謹的著作,它們的作者針對“宣姜事件”的敘述都語焉不詳,是因爲他們不敢妄下定論;反觀,像《詩經》這樣東拼西湊的文學作品,它就敢把宣姜定性成“不貞”之人。

筆者認爲,《詩經》不僅脫離了春秋時期的社會現實,而且還盲目的用儒家禮教來約束、指責宣姜,這是極其不公平的。其實,宣姜是一個男權社會下的犧牲品,活生生的被儒家衛道士釘在了恥辱柱上。

讀完《詩經》的儒家衛道士評價“宣姜事件”——“這是一首大膽揭露貴族統治階級內部荒亂無恥的諷刺詩”。多麼可笑!

在筆者看來,他們說宣姜“不貞”,卻不說她爲何“不貞”;他們說詩中欲“刺荒亂無恥”,卻不說究竟是何種“荒亂無恥之事”。

看看罷!衛道士們滿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實現了自己的“階級復仇”,而他們成功了。

他們成功的把一個可哀可憫的女性,踩在了腳下。

錯並不在宣姜,錯在那個原始的時代;

惡也不在宣姜,惡在那以訛傳訛之人。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