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乾隆登基之後,他的治國理念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乾隆登基之後,他的治國理念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乾隆帝時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利時間最長、也時最長壽的皇帝,在位時間六十年。這是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高宗乾隆皇帝是比較有名的一位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一百多歲的南越武帝趙佗後期向漢朝臣服,南越國成爲漢朝的藩屬國,故不算皇帝),還是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加上太上皇時期長達六十四年,也是所謂“康乾盛世”的終結者。

乾隆登基之後,他的治國理念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因爲有着父親雍正皇帝給他存下來的大量家底,口袋裏資本充足,所以生活過得奢侈無比,曾多次耗費大量國資下江南遊玩,還留下了許多民間傳說,現在的很多清宮劇都是以他爲主角,乾隆皇帝在屏幕中的出鏡概率高居各位清朝皇帝榜首。

乾隆皇帝一生有一個榜樣,就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爲此,乾隆在登基時許下願望,他做皇帝的時間不得超過祖父康熙皇帝,乾隆六十年時長壽的他也如實履行了這個願望,在當了六十年皇帝后退位做了太上皇。乾隆既然崇拜康熙,那麼在行爲和執政理念上也曾儘量模仿康熙。

乾隆剛繼位時,就學着康熙的以寬仁治國的理念,一改父親雍正的嚴苛作風,給不少雍正時期獲罪的官員和皇族平反,對各級官員的監察和對百姓的撫卹也都是以寬爲本,並且廣開言路,試圖樹立起自己仁君和明君的形象,使上下擁戴,萬民歡悅,他曾欣慰地表示:

大小臣工,受朕寬宥之恩,未嘗不感激歡欣,俯仰舒暢。

乾隆想做個仁君,實際達到的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從乾隆六年開始,他被迫一改繼位初期的寬仁作風,執政行爲逐漸趨於嚴厲,乾隆繼位時已經二十五歲,在思想和行爲上都已經是很成熟了,他在初期行使的寬仁理念一定是深思熟慮後的行爲,可爲何在短短几年後就推翻了自己理念?筆者從史料中找出部分根據略作分析。

第一:官僚集團誤以爲乾隆性寬,所以要求他多向臣子放權

雍正執政時期,將清朝的皇權專制行爲上升到極端,雍正是個勤快的皇帝,大事小事都要插手,還通過設立軍機處高度集權,當時的官僚集團在雍正的強大壓迫下苦不堪言,稍有不滿就會被雍正斥責或者嚴懲,他們早就對雍正的治理手段不滿。

乾隆繼位後,改變了雍正的嚴厲之法,還廣開言路讓官員們給皇帝提意見,試圖緩和官僚集團和皇權之間的矛盾,但乾隆的這種行爲讓部分官員誤判,他們以爲乾隆想做仁君就會向官僚集團的利益妥協,於是有官員開始大着膽子要求乾隆多多放權。

雍正時期獲罪的清流派官員、前浙江道監察御史謝濟世在乾隆繼位後被平反,乾隆將他從服刑地放出來繼續爲官,可他在獲得赦免後公開斥責乾隆他爹雍正是搞“漢唐雜霸之治”,要求乾隆寬仁之下再寬仁一點,徹底放鬆對官員的控制。御史李賢經更是直接上書:

嗣後在內部院,在外各直省所辦一切瑣屑細務,不必盡煩睿覽,其無異於治道,或有傷於政體者,請內會九卿、外傷督撫,公同酌議。如果事關重大,方請斷之上裁。

這種公開的要求皇帝放權的行爲讓乾隆很難堪,乾隆實行寬仁之治是希望官僚集團能在他的大度下對他感激涕零,從而輔佐他治國,可不是爲了讓官僚集團來跟他爭奪治理權力的,乾隆對要求放權的官員大加斥責,並表示放權給他們“斷乎其不可”。

第二:因爲乾隆執政初期的放縱,官僚集團開始大着膽子結黨營私

乾隆執政數年後,官僚集團中的結黨行爲開始嚴重顯現,這裏面主要的代表是兩位老臣,鄂爾泰和張廷玉,這兩位到乾隆繼位時都已經是三朝老臣,位高權重,還都被雍正承諾過有“配享太廟”的資格。他們在官場經營數十年,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對乾隆的執政形成了一定的掣肘,當時的情況是:

乾隆登基之後,他的治國理念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第2張

滿洲則思依附鄂爾泰,漢人則思依附張廷玉,不獨微末之員,即侍郎,尚書亦所不免。

乾隆四年鄂爾泰六十大壽,其時“百官皆欲制屏稱觴”。而張廷玉家族中爲官者將近二十餘人,他的門生裏面有許多都成爲了二品以上的高官,很多政事兩人幾乎可以一言而決,鄂爾泰和張廷玉不但附黨,兩派之間還互相爭鬥,逐漸影響到國家大事的正常運行:

上之初年,鄂、張二相國秉政,嗜好不齊,門下士互相推奉,漸至分朋引類,陰爲角鬥。

出現的上述情形讓乾隆皇帝開始高度警惕,乾隆學習康熙的寬仁,目的只是爲了讓臣子認同他,不等於願意做傀儡皇帝,而且康熙執政時期也沒有允許臣子結黨,當初的明珠、索額圖就是爲此被康熙嚴厲整治,乾隆發現了臣子結黨的苗頭當然也會用高壓打下去。

鄂爾泰在乾隆十年病死,沒來得及整治他,僅僅在生前遭受到乾隆的申斥,張廷玉卻在乾隆提拔的納親、傅恆、劉統勳等親信官員逐漸掌控朝堂後,被乾隆找機會給罷了官,晚景悽慘。鄂爾泰和張廷玉一系的官員也都被乾隆親自提拔的官員替換。

第三:雍正時期在高壓下官員們做事認真,到乾隆初期卻出現廢弛狀態,影響到國事

乾隆的父親雍正是個工作狂,他自己勤快,也要求臣子們勤快,而且雍正用嚴密的監察制度督促官員們不可懈怠,比如密摺制度的發揚光大,誰不認真做事?別說雍正派出的密探,就是同僚之間都會互相舉報,因此,雍正時期的官員不管願不願意,都得實心辦事,當天事當天解決。可到了乾隆初期,因爲皇帝的所謂寬仁,官員們的作風就變成了:

不過早入衙署,辦理稿案,歸至家中,閉戶不見一客,至於對大清國長治久安之計,則漠不動心。

以此荒廢之心,苟且偷安,國家政事哪能處理的好?哪能處理的及時?很多省份積累的未破獲的案件時間長達十年,比如安徽巡撫就曾上奏乾隆說該省從乾隆元年到乾隆十一年,有一百多件盜案拖延未結,乾隆對此深惡痛絕,除嚴厲申斥不作爲官員外,也開始思考寬仁之政是否錯誤。

第四:雍正時期嚴厲打擊和遏制的官員腐敗,到乾隆初期有大量恢復的苗頭

雍正時期,即使官員和官員的屬員之間互相贈送一、二件土物特產都是嚴厲禁止的,在雍正的嚴密監察和打壓下,官員浪費國資,貪污腐敗之風達到了清朝歷史上的最低點。到乾隆執政初期,各種貪腐案件又層出不窮。

乾隆元年到乾隆十年,江南廬風道吳應風冒銷兵米價款案,福建巡撫王士任納賄婪賬案,九門提督鄂善受賄案,浙江巡撫盧焯營私受賄案,山西布政使夢贓不法、學政喀爾欽賣官案等大案要案逐漸暴露,因爲官員的貪腐讓國庫的虧空日益增多。這些不斷出現的貪腐案件對乾隆的觸動極大:

我皇考整飭風俗,澄清吏治,十有餘年,始提丕變,今不數年間,而即有蕩檢踰閒之事,既不知感激朕恩,並不知凜遵國法,將使我皇考旋乾轉坤之苦衷,由此而廢弛,言念及此,朕實爲寒心。

乾隆登基之後,他的治國理念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第3張

乾隆寒心了,仁君自然就做不成了,從九門提督鄂善起,乾隆也開始殺人了,爲了警告臣僚,在審案官員裁定鄂善絞監候時,乾隆發脾氣堅持將鄂善處死,他對官員的態度開始從寬仁變爲嚴苛:“寬縱至此,何以御臣工而昭國憲?”

綜上所述,由於乾隆執政初期採取的寬仁舉措,導致官僚集團在相對於雍正執政時期寬鬆到極點的環境下急劇膨脹,結黨營私,貪腐成風,最重要的是他們有步驟地向乾隆爭權,這些都讓乾隆對自己的寬仁行爲進行了反思,並且做了一定的檢討,他曾表示“當御極之初,如從寬好名之習,不能去諸懷”。

反思過後,乾隆逐漸收回寬仁待下的作風,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最敬愛的結髮妻子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病逝,這位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打擊相當大,心情也變得惡劣起來,從此時起,乾隆對於官員的管理急趨嚴苛,對於各地涉及到官員案件的態度也變成了“姑息從事,將養奸釀患,無所底止。”,要求審理官員不要害怕“株連人衆”,乾隆執政開始進入到讓官員們極度恐懼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