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都說古人視自身髮膚如命 古人爲什麼還喜歡剪頭髮

都說古人視自身髮膚如命 古人爲什麼還喜歡剪頭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既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那古人爲何仍熱衷於剪頭髮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我們閱盡鉛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衆所周知,古人講究孝道,常以各種形式表達孝心,堅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視自身髮膚如命。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古人並不是終生不剪髮,就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也會時常修理頭髮,清朝人則最流行請客理髮。

都說古人視自身髮膚如命 古人爲什麼還喜歡剪頭髮

孔子畫像(局部)

事實上,古人對於孝道的講究並非我們所想象的那樣迂腐死板,唐朝時期國力強盛、萬邦來朝,人們的思想也比較包容開放,唐人甚至可以剪掉頭髮以做髮型、用假髮來接頭髮,或是剃掉眉毛代以畫眉等,這些都是唐人司空見慣之事。至於古代小孩,更不把身體髮膚當成一回事,小孩子剛出生就要剃掉胎髮,頭髮長得快也需要修建剃頭。再者,古人認爲幼童需要賤養,因此喜歡剃掉孩子頭髮,將他們打扮成“胡人”模樣以示低賤,這樣閻王爺就不會收,小孩纔會長命百歲。

不過對於成年男子而言,如果真的長髮及腰了,那還是有必要及時修剪的,否則就會被人指責無禮和邋遢。當然,古人對於理髮還是比較重視的,將其視作一件大事,必定會挑選一個黃道吉日進行修剪,而剪下來的頭髮也不像現在這樣丟棄了事,一般是由家中主事婦人收藏起來或者焚燒滅盡,以防別有用心之人拿去幹壞事或者施加詛咒。

都說古人視自身髮膚如命 古人爲什麼還喜歡剪頭髮 第2張

剃髮易服場景繪畫

滿清入關後,爲加強統治、馴服百姓,在全國範圍內向漢人頒佈“剃髮令”,強制漢人百姓剃髮束辮,並宣稱“留頭不留髮”,凡是不肯斷髮束辮之人一律處死,上千萬漢人就是因爲不願剃髮而慘遭殺頭。在許多清宮劇中,清朝男人所留髮型都是“陰陽頭”,即前半個腦袋是光的,後半個頭則留一條又粗又長的大辮子。其實這種髮型是不符合史實的,那時若有人敢這樣,多半立馬就會被官兵抓去剃頭。

都說古人視自身髮膚如命 古人爲什麼還喜歡剪頭髮 第3張

▲清代剃頭匠舊照

在清朝,人們所留的乃是一種名叫“金錢鼠尾”的滑稽髮型,基本將所有頭髮剃光,只在腦門心那裏留上一小撮長髮,梳成一條小辮子,就像是一顆白色腦袋上長出一根黑色小草,看上去十分滑稽。最初在推行這一政策時,清廷專門僱傭櫛工(即理髮匠)爲漢人免費剃髮,等到剃髮制度推行開來後,剃髮束辮就需要收費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民間逐漸出現了最早的“理髮館”——剃頭鋪,老百姓之間最爲流行的請客方式除吃飯、聽戲和洗澡外,也就多了一項剃頭。

都說古人視自身髮膚如命 古人爲什麼還喜歡剪頭髮 第4張

▲清代剃頭場景塑像

民間鄉鎮的剃頭鋪起初並不是太多,基本都是剃頭挑子——剃頭匠用箱子裝着各種理髮工具,如大小剪子、梳子、篦子、掏耳勺、毛巾、大布與豬胰子(豬胰臟做的肥皂)等,然後用扁擔挑着,四處行走吆喝,遇到需要剃髮的客人招手就停下來,把理髮工具與板凳拿出來,站着就給客人剪頭。隨着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一剪可能就是一整天。扁擔的另一頭挑的則是一個小型炭火爐,櫛工剃頭時在上面架起一個裝滿熱水的臉盆,放上一塊毛巾,用以剃頭結束給客人擦臉。由於那時剃頭匠都是男人,所以享受剪髮服務的也都是男人,女人則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被允許去剃頭匠那裏修理頭髮的。

參考文獻:

《中國民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