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後勤戰:有多少陰謀詭計是圍繞糧食進行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民以食爲天,食以糧爲本。不吃飯會餓死,是最爲簡單明確的一條真理。

在戰爭中,大部分人把注意力放在兩軍交戰的戰場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場戰爭真正決勝的地方,往往在戰場之外。用孫子的話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這些可以不戰破敵的辦法中,“斷敵糧道,餓敵待殲”的辦法一直備受軍事家的重視。

古代戰爭中,斷敵糧道是最陰險的計謀,很多大軍並不是在戰場上失敗的,而是被飢餓打敗的。但是要在戰場上成功做到這一點,可絕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俗話說得好,兵車未動,糧草先行。一支大軍的行動,必然伴隨着大量的糧草,如果糧草不足,這支軍隊的失敗會是件概率極大的事情。據統計,一支軍隊如果一天無糧,戰鬥力減半。如果兩天無糧,戰鬥力耗盡。如果三天無糧,崩潰近在咫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古代軍隊裏的運糧車。來源/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截圖

孫子兵法》記載:“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另一部兵書《草廬經略》則強調,圍城時要用三招,即築牆圍困,奪其糧草,斷其糧道。野戰時也要三招,即“深入奪糧”“斷絕糧道”“餓敵必擊”。可見在古代,軍事家對糧草問題的重視度是極高的。

古代因缺糧而導致失敗的最著名戰例,是戰國後期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當時趙軍主力40萬人被秦軍團團圍困46天,《史記》載:“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爲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也就是說,趙軍斷糧46天,餓到了自相殘殺、互吃的地步。最後進攻時反覆進攻秦軍陣地依然無法突破,最後這些飢寒交迫、筋疲力盡的趙軍被秦軍盡數殲滅。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既然如此,軍隊出征前應準備好足夠的糧草。糧食的儲存、運輸、分配、煮熟都是重要的軍事課題。

首先,我們要對古代的生產和運輸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好多人受到了電視劇影響,以爲古代運輸軍糧不過是用大馬車拉糧食袋子,馬伕們一路高歌向前線進發。事實上,古代的道路條件和運輸工具哪有我們想得這麼好。另外,運輸過程中的糧食保管也很不可靠。古代糧食運輸效率之低,消耗之嚴重,是現代人根本難以想象的。

以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宋軍的後勤條件十分艱苦,運輸糧食的方式十分原始,主要依靠的還是民夫的揹負。按照他的記錄,宋軍出征時,一個士兵身上可以帶五天干糧,一個隨軍民夫則揹負六鬥米。以一個民夫支持一個士兵來計算,一波次的民夫可以支持一支同等數量的軍隊十八天的軍事行動。如果計算回程,這支軍隊只有九天的時間。如果有兩個民夫支援一個士兵,則可以支持軍隊十六天的來回行動。但如果是三個民夫支持一個士兵,這已經到了軍隊的組織極限。也就是說,如果朝廷要出動十萬大軍出征,基本需要有三十萬民夫支持大軍的後勤行動。以正常行軍速度——即一支步兵爲主的部隊——每日40公里的行軍計算,這支十萬大軍的行動極限是640公里,除非沿途有其他支持,否則很難超過這個距離。

麻煩的還不只是糧食運輸,糧食損耗更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按照《舊唐書》記載,在著名的李靖徵突厥時,支持他們的後勤隊伍從山東運糧到河套地區,單程行程需要近兩個月的時間,途中糧食損耗高達百分之九十,損耗最大的部分是民夫自己的伙食,畢竟民夫吃不飽,根本無法揹負沉重的糧食前進。另外,途中降雨導致的糧食腐爛、路途中被麻雀老鼠吃掉等等,都會造成糧食在運輸途中的大量損耗。

古代的生產力有限,土地上出產的糧食,能剩餘的部分是很有限的。據統計,春秋時期,中國平均畝產的糧食約爲50多公斤。到漢朝時達到60多公斤,到魏晉時期則達到90公斤左右。到唐、宋、明、清四個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畝產的糧食情況如下——唐朝時期畝產138公斤;宋朝時期畝產225公斤;明朝時期畝產333公斤;清朝時期畝產470公斤。

可見越往古代,單位畝產糧食越低,原本糧食就十分有限,再趕上天災人禍又要大量減產,可以積攢的糧食實在不多。所以,古代的一次大規模出征,差不多要消耗全國一半的存糧。

當時有“夫運糧百里,無一年之食,二百里無二年之食,三百里無三年之食”之說,通俗一點說,從100裏外向軍隊運糧,國家少一年的存糧,200裏,少兩年的存糧,300裏,少三年,可見古代戰爭對社會財富的消耗是驚人的。

“因糧於敵”?實際很難

運糧的巨大成本,讓很多人產生了“因糧於敵”的想法,實際上這也很難。《孫子兵法》中提到了“取用於國,因糧於敵”之策。按照孫子的理論,吃敵國的一份糧食,相當於從國內運輸三十份糧食。克勞塞維茨在他的《戰爭論》裏也主張,軍隊行軍應沿村鎮多的地區行軍,因爲可以方便獲得糧食。一般一個千人左右的村莊,儲存的糧食足夠五萬人吃上三天。但是,這僅僅是權宜之計,畢竟敵國不可能老老實實把自己寶貴的糧食給你吃的。一旦打起來,敵人很可能堅壁清野。

在古代農業社會,往往是秋收後纔開始打仗,因爲此時糧食已經收割完畢,可以徵召農民入伍。但有一個悖論,秋收完了去打人家,人家也秋收完了,所以,被入侵的一方立刻堅壁清野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爲操作很簡單,運走一切可以運走的糧食,運不走的一起燒掉。1812年,拿破崙攻打沙俄時,就是吃了這個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第2張

在古代農業社會,往往是在秋收後纔開始打仗。來源/紀錄片《血戰長平》截圖

很多人以爲拿破崙遠征沙俄忽略了後勤問題,實際上恰恰相反,拿破崙在戰爭之前特別重視後勤。拿破崙和將軍、參謀們徹夜計算征討沙俄需要的物資數量。按照精密的計算,法國統帥部門算出的數字是,法軍至少需要帶上60天的糧食物資才能到達莫斯科。可實際上,由於俄軍一路抵抗以及堅壁清野行動,法軍足足走了82天才抵達莫斯科。更糟糕的是,沿途法軍並沒有獲得太多糧食,雖然此時已經是沙俄豐收的季節,但糧食不是被燒掉,就是被運走。另外,法國騎兵部隊亂燒房子和農田的行爲讓本來可以獲得的糧食被付之一炬。最後,在糧食不足和天氣惡劣的打擊下,拿破崙的60萬大軍一路上損失巨大。

在莫斯科前的博羅季諾戰役中,拿破崙只有17萬人可以調遣,這一戰讓法國人又損失了不少兵力。等他們到了已變成空城的莫斯科後,雖然在城內及附近鄉下找到了一些糧食,但拿破崙的大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最終,法國大軍在撤退途中又遭遇嚴寒和暴風雪,大量裝載食物的馬車被遺棄在暴風雪中。飢餓讓法軍士氣低落,加上俄軍的不停追擊,法軍一路損兵折將,60萬大軍回到巴黎的不足3萬。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第3張

博羅季諾戰役。來源/電影《戰爭與和平》截圖

軍事家和史學家一致認爲,拿破崙發動對沙俄的戰爭是一次超越了自己時代的超級遠征。因爲,在火車和內燃機發明之前,人類的軍隊移送速度和後勤能力,跟古羅馬或漢代並無本質區別。

斷敵糧道,經常失敗

既然後勤補給如此重要,又如此艱難。那麼,切斷敵方的糧草不是最佳戰法麼?

實際上,斷敵糧道挺難的。在行軍作戰時,步兵部隊的日行軍速度很難超過40公里,後勤部隊的速度同樣也差不多。但分兵保衛後勤隊伍的人數大約佔總兵力的三分之一。計算一下可以知道,一支10萬人部隊,大約有3萬人被劃出來保護自己的糧食運輸和其他輜重。

在古代的行軍打仗中,糧食輜重一般被放在隊伍的中間靠後位置,這裏方便各部隊在紮營時直接取用,也可以處在相對安全地方供士兵保護。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想以偷襲的方式摧毀敵人的糧食輜重,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三國演義》裏經常出現的某某大將率輕騎兵突襲焚燬對方糧庫的事情,在現實中極少發生。

當然,攻擊對方的後勤部隊也有成功的例子,這自然是要大書特書的勝利。比如官渡之戰,是古代戰爭中經典的突襲糧草、扭轉戰局的案例。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地區展開戰略決戰。起初,戰事對曹操不利,袁紹的部隊人多勢衆、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初戰,曹操失利,退守官渡地區,雙方僵持許久,關鍵時刻,曹操派兵突襲袁紹囤積糧食的重鎮烏巢,一舉燒燬糧食。得知軍糧被毀,袁紹立刻軍心大亂。隨後曹操趁勢猛攻,袁紹僅帶800騎兵逃出生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第4張

影視劇中的火燒烏巢。來源/電視劇新《三國》截圖

當然,偷襲不成的案例更多。唐太宗攻打高句麗時,唐軍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率水軍押送糧草前進時,被高句麗軍突襲。當時唐軍一片混亂,但唐軍官兵見張亮“據坐胡牀”“紋絲不動”,大家認爲主將胸有成竹臨危不亂,於是衆將士奮勇反擊殺敵,將前來偷襲的敵軍殺得大敗。等衆將士回營報功時才發現,原來這位仁兄早被嚇暈了……可見,偷襲對方的糧草部隊不是件容易的事。

耗盡糧食,大軍崩壞

一般情況下,想要斷敵糧道、一舉取勝是很難的。在歷史上,大部分因缺少糧食而失敗的情況是在被圍階段、後方糧食運不上去導致的。這方面最典型的戰例之一是安史之亂中的張巡守睢陽。

在長達十餘月的圍城戰中,叛軍始終無法攻下城市,只能斷了城市的運糧道,徹底斷絕城內糧食供應。最後城內守軍不足400人,連老鼠都吃光後,城池才被攻破。與此類似的戰例很多,如蒙古大軍圍困釣魚城,清軍圍困安慶、蘇州、南京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代後勤戰中有多少是圍繞糧食開始的 第5張

釣魚城。來源/紀錄片《釣魚城:天神折鞭之地》截圖

可能會有人疑惑,如果糧食運輸這麼困難,爲什麼軍隊不攜帶大量牛羊行軍呢?古代遊牧民族的軍隊確實是這樣行動的。這或許是一種解決方案,但侷限性很大。一方面,蒙古大軍的崛起有深刻的歷史背景,很難複製個例經驗。另一方面,攜帶牲畜行軍一樣要消耗大量的糧草,一旦牲畜中疫病流行,“軍糧”將迅速斷絕。戰爭中,這種可靠性太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當年,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時,還真用過這招,即攜帶了大量隨軍牲畜出征,但面對曠日持久的高句麗地區圍城戰,最終還是因糧食耗盡而被迫退兵。可見古代戰爭中,糧食的運輸是多麼要命的一件事。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之一,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屢戰屢勝,但面對吃喝拉撒的問題,天可汗也只能乾瞪眼。歸根到底,讓士兵填飽肚子才能打勝仗,否則,即使攻克再多的城池要塞,取得了再多的勝利,一旦出現了糧食問題,一樣要乖乖退兵。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打仗打的就是國力。只要是底子厚的一方,總能在長期戰爭中保持優勢。如何在戰爭中摧毀敵人的糧食供應,是所有軍事家關注的話題。攻守雙方的博弈持續了幾千年,無論看上去多麼強大的軍隊,如果吃不上飯,距離失敗也不過是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