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姚廣孝是如何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

姚廣孝是如何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姚廣孝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本站小編一起看下去。

明朝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成祖繼位後廢建文年號,改爲洪武三十二年到三十五年),鎮守北平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成功的奪得了大明的統治權。朱棣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和尚,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他算是朱棣起兵前後最依仗的謀臣,沒有之一,本文就聊聊這位大和尚在“靖難之役”中的作用。

姚廣孝是怎麼跟朱棣勾搭上的呢?根據《明史》的記載,是高僧宗泐和朱元璋聯手送給朱棣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髮妻馬皇后去世,回京奔喪的藩王兒子們請求挑選高僧隨同回封地,以便爲馬皇后祈福,宗泐受命挑選僧人:“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爲誦經薦福。宗泐時爲左善世,舉道衍”,然後朱元璋認可:“太祖親選衍住持北平之慶壽寺”。

這一對搭檔算是認識了,但在洪武十五年的這個時候,他們估計還沒有幹大事的心,不僅僅是皇太子朱標還健在,此時的朱棣暫時也只是個無權無勢的藩王,當時,朱棣的岳父徐達都還活着(洪武十八年病故),北方的軍事也輪不到他插手,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左右,朱棣才慢慢獲得朱元璋逐漸授予的“統兵大將、地方軍隊乃至地方官員皆受其節制”的權力。

姚廣孝是如何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

洪武二十三年時,朱棣因親率潁國公傅友德等出塞征戰,在對蒙古的戰鬥中獲得勝利,而和他一樣擔負重任的兄長秦王和晉王卻沒有他那麼拉風,因此朱棣不但獲得了北平周邊的軍事、民事指揮權,還獲得了收編蒙古降軍的許可,實力強了,野心也就跟着來了,其時,太子朱標尚在,朱棣是否是這個時候開始有奪位野心的也無從考證,佐證倒是有兩條。

一個是《明史》中記載的姚廣孝推薦的算命先生袁珙入燕王府忽悠朱棣:“龍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須過臍,即登大寶矣”,當時朱棣30歲,他是在42歲時登基,還算是比較準。另一個是《朝鮮世宗實錄》中記載的朝鮮使臣趙浚,他從國內去南京朝賀,路過北平時在和朱棣的交流中發現其:“有大志,其殆不在外藩乎!”。

如果史書記載無誤,那麼至少從那個時候起,姚廣孝已經通過算命先生袁珙開始慫恿朱棣爭位了,這也是和當時朱棣的實力在朱元璋的默許下“冠絕諸王”相輔相成,沒實力,也造不成反。不過,朱棣和姚廣孝即使有這個心思,也需要看運氣,好在,也沒等多久,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故,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被殺,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

不到十年時間,朱標、藍玉、朱元璋這幾個有能力壓住朱棣的人物先後去世和被殺,比朱棣年長的秦王和晉王也都去世,算是讓朱棣和姚廣孝鬆了一口氣,緊接着,藉口也來了,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在文官集團的建議下強勢削藩,連續囚禁和逼死藩王多人,並剝奪藩王中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所擁有的一切軍事、民事指揮權,只給他留下王府護衛八百人,準備對朱棣動手。

朱棣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根據《明史·姚廣孝傳》中的記載,此時,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朱棣偷偷開始練兵“陰選將校,勾軍卒,收材勇異能之士,道衍練兵後苑中,穴地作重屋,繚以厚垣,密甃瓴甋瓶缶,日夜鑄軍器,蓄鵝鴨亂其聲”。建文元年七月,在建文帝密令北平都司指揮使張信(朱棣舊部,轉頭向朱棣舉報,靖難之役後受封隆平侯)逮捕朱棣的情況下,朱棣舉兵“靖難”。

做出造反的決定後,姚廣孝是幫助朱棣練兵,開始造反後,姚廣孝還幫助朱棣鼓舞士氣,他是和尚,在當時可以代表着諸天神佛說話,《明史》中記載:“適大風雨至,檐瓦墮地”, 朱棣“色變”。姚廣孝則表示:“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墮,將易黃也”。兩句話打消了朱棣的擔心,也給了準備出征的將士們信心,有老天爺幫助,還有什麼大事辦不成?

姚廣孝是如何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 第2張

靖難之役的四年裏,姚廣孝雖然受命參與戰略決策,但本人一直待在北平,協助燕王世子朱高熾守備老巢:“每出師,命侍世子居守,嚴固備禦,撫綏兵民,與贊謀策”,李景隆率領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時,正好朱棣跑關外借兵去了,朱高熾在姚廣孝的建議下死守待援,決不出戰,終於守到朱棣回師:“內外合擊,斬首無算”。

朱棣雖然個人能力超級強,但畢竟是以一城敵一國,如果不是他和建文帝之間的奪權戰爭算是明朝的內鬥,大部分藩王和省份沒有參與進來,估計早就失敗了。而在朱棣走向勝利的道路上,姚廣孝關鍵時刻的建言起了重大作用,“靖難之役”打了三年後,基於實力的不足,朱棣僅僅佔有包括北平在內的河北三府,再這麼打下去,自己估計要先垮掉。

這時,因爲不少在南京的太監跑出來投奔朱棣,這些太監大多是朱棣收買後在皇宮中監視建文帝的,建文帝爲防止內外勾結,在皇宮中搞大清洗,他們不得不逃出來,並且給姚廣孝和朱棣提供了一條很重要的情報,即南京城防空虛,軍隊全調出來打朱棣了。姚廣孝馬上建議朱棣:“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

在當時,朱棣和建文帝互毆,其餘非接觸省份和藩王們觀望的情況下,輕師突襲南京是相當可行的,朱棣瞬間就採納了這條建議,其實不採納也不行,他也打不下去了,雙方的整體實力差太遠。朱棣迅速親率精銳繞過山東,直接殺奔南京,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殺到南京城下,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內的谷王朱橞和曹國公李景隆開城投降,建文朝滅亡。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看到,姚廣孝在朱棣奪位的前後是很關鍵性的人物,在朱棣萌生野心的時候,姚廣孝利用算命先生袁珙堅定他的信心,建文帝削藩時,又是姚廣孝幫助朱棣隱藏練兵,戰爭發起後,在守衛北平和最後的戰略進攻中,也是姚廣孝關鍵性的建議才取得成功,所以,說他是“靖難第一功臣”是毫不爲過的。

姚廣孝是如何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 第3張

姚廣孝一個大和尚爲什麼熱衷於鼓動朱棣造反?歷史上並無相關記載,野史倒是有很多種說法,但大多都不可信。小編猜測,大概是漂泊了半生的姚廣孝本來準備在南京養老,結果朱元璋在他47歲的時候把他送到了北平,讓他再次奔波,估計讓他不爽了。當然,還有可能是他對朱元璋執行的國策不以爲然,更欣賞攻擊性強的朱棣。

不管怎麼說,姚廣孝是在明朝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濃濃的一筆,朱棣成爲明成祖之後,還委託他教導皇太子和皇太孫兩位繼承人,對他的看重始終如一。公元1418年,明永樂十六年,造反和尚、“黑衣宰相”姚廣孝去世,朱棣把生前就準備授予他的尊號還是給了他,追贈姚廣孝爲“推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榮國公”,諡號“恭靖”,並親制神道碑誌,明仁宗時,被加贈少師並配享太廟(嘉靖皇帝在位時被撤),明宣宗時再立神道碑祭奠,其喪祭按照頂級文臣標準辦理,他這一生也算是值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