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番吾之戰中李牧採取的戰略是怎樣的?

番吾之戰中李牧採取的戰略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番吾之戰李牧採取的戰略是: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破敵。

番吾之戰時,秦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南向北攻擊,從鄴城北上,渡過漳水攻打邯鄲,另一路從北向南,秦軍從太原取道陽曲然後向東進番吾(今河北省平山縣),再南下攻打邯鄲。

兩路秦軍來勢洶洶,如果趙軍分兵迎敵,難以擊敗秦軍,秦軍在野外的戰鬥力強於趙軍,而且綜合實力也強於趙軍,趙軍分兵更是不如秦軍,所以李牧沒有分兵,而是在南線採取守勢,在北線採取攻勢,採用先北後南的戰術。

秦趙番吾之戰

李牧讓副將司馬尚守在邯鄲南線,以漳水和趙國長城爲天險抗擊秦軍,秦軍在野外作戰戰鬥力超強,但如果是攻城戰的話,秦軍沒有太多優勢,所以南線爲守。

李牧則親自率領趙軍主力北上迎擊秦軍,在番吾附近兩軍相遇,李牧集中優勢兵力憑藉實力打敗這一路秦軍,雖然趙軍總體實力不如秦軍,但是秦軍主力實力明顯強於一支秦軍的實力,這和田忌賽馬的原理有點類似,趙軍就是靠實力取勝的。

北路秦軍被打敗後,李牧則率軍快速回到南路,準備迎擊南路秦軍,南路秦軍聽聞北路秦軍已經戰敗退走,無心戀戰,稍一接戰就退走,秦軍軍心已經渙散,無力再戰。

番吾之戰的戰術與明朝發動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如出一轍,努爾哈赤借鑑了李牧的戰術,明朝顯然兵分五路攻打後金,但是後金就是不分兵,採取集中兵力對付明軍的任何一路,逐之個擊破,強大的明軍自然就失敗了,同樣的道理,強大的秦軍也失敗了。

番吾之戰中李牧採取的戰略是怎樣的?

趙國第一名將李牧

從這兩戰中可以看出李牧是一個精於謀略的將領,能夠正確分析戰場形勢,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合理的戰略戰術,要麼不打,要打就要徹底打敗敵人,這就是李牧的戰略思想,從他對付匈奴人的戰略也能看出來。

李牧打匈奴的戰略是:長期麻痹並示弱敵人,製造並等待敵人大舉進攻的機會,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敵人。

李牧在守衛邊境時,經常向匈奴人示弱,匈奴人是遊牧民族,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且總是搶掠邊境的財物和人員,打了就跑,打得過就搶,打不過就跑,對於這樣的敵人是很頭疼的,後來的漢朝與匈奴打了幾百年才徹底解決這個隱患。

李牧長期麻痹匈奴人,匈奴人來搶東西,李牧就讓趙軍退入營壘避讓,不要與敵人交戰,長時間如此,讓匈奴人萌生了輕敵的思想,李牧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並且他不想對付小股匈奴人,而想趁此機會爭取最大的誘餌,讓匈奴主力出動是最好,李牧就是一直在暗中練兵,並且善待士兵。

番吾之戰中李牧採取的戰略是怎樣的? 第2張

李牧善於用謀略

這樣的機會終於讓李牧等來了,也許李牧等了好幾年甚至十餘年,李牧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匈奴單于率領十餘萬騎兵進入邊境搶掠,被李牧早就準備好的精兵團團包圍,李牧動用了1300輛戰車、13000匹戰馬、精兵5萬人、弓箭手10萬人,一舉圍殲了匈奴主力十餘萬人,匈奴人經此一戰,再也不敢來挑戰李牧,就是這一戰消除了匈奴十餘年的隱患。

李牧要麼不戰,要戰就要徹底圍殲敵人,這就是李牧對付匈奴的戰略思想,也是李牧的謀略,李牧就是像韓信一樣的謀戰派將領,打仗靠的謀略,而且李牧善於隱忍,能夠捕捉機會,並且絕對不會浪費任何一個機會,這是李牧對戰秦軍保持不敗的理由。

在同時代的秦軍將領中,只有王翦的謀略能與李牧相當,有李牧率領趙軍,王翦無法攻破,不是說王翦不如李牧,只是說兩人才能相當,誰也無法奈何誰,只是李牧的背後是將要滅亡的趙國,王翦的背後是蒸蒸日上的秦國,相對來說,李牧的能力還是稍遜一籌。

王翦打敗李牧用的是離間計

對於李牧這樣一個謀略百出的人,在戰場上是很難戰勝他的,即使是韓信再世,也不能戰勝李牧,只想通過其他的辦法打敗李牧,比如反間計,讓昏庸的趙王遷來懷疑李牧,就能離間趙國君臣之間的關係,王翦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在對峙一年之後,只能用離間計殺死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