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牧野之戰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牧野之戰的戰鬥經過,《逸周書·克殷解》有簡單的描寫:

周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帝辛(即紂)從。武王使尚父(即呂尚)與伯夫(即百夫長)致師(謂單車挑戰)。王既誓(宣誓,即《書尚·牧誓》),以虎賁、戎車馳商師,商師大崩。商辛奔內,登於鹿臺之上,屏遮而自於火。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這裏說,作戰前,先使呂尚和百夫長“致師”。“致師”是單車馳近敵方“致其必戰之志”,這在春秋時還很流行,可能起源很早。這裏又說,開戰時,只是“以虎賁、戎車馳商師”,該是事實。這時武王統率到牧野的軍隊,主力就是戎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韓非子·初見秦》和《戰國策·秦策一》都說:“武王將素甲三千(《戰國策)“三千”下有“領”字),戰一日,破紂之國,禽其身,據其地而有其民.”“素甲三千”就是“虎賁三千人”,“戰一日”就是甲子日從早到晚打了一天。當然,在這場大戰中,除了“戎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作爲主力以外,也還有西方八國之師,看來數量也是不多的。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第2張

《史記·周本紀》說周的方面諸侯來會的有車四千乘,而商的方面發兵七十萬抵拒,都不免是誇大之辭。《韓非子·初見秦》和《戰國策·秦策一》說紂“將率天下甲兵百萬”,“以與周武王爲難”,同樣是誇張的說法。商在牧野的軍隊人數,確是大大超過周的軍隊。《詩經·大雅·大明》說:“殷商之旅,其會(“會”通“於”,旌旗)如林,矢於牧野。”但是不可能多到幾十萬到百萬,這是戰國時人用當時戰爭情況附會的產物。

殷之所以兵多而不堪一擊,首先是由於殷貴族生活奢侈腐化,沉迷酒色,政治腐敗,重用所謂“暴德”、“逸德”的人,對人民十分暴虐,國內矛盾十分尖銳,以致軍隊在戰場上倒戈而擁戴周武王。《國語·周語上》記祭公謀父說:“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墨子·明鬼下》也說,牧野之戰,殷人“衆畔皆走(“皆”原誤作“百”,從王引之改正),武王逐奔人宮”。這時殷的軍隊早已喪失鬥志,確是如武王《太誓》所說“紂有億兆夷人,亦有離德”(《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引)。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第3張

其次是由於殷朝長期對四方夷戎部族的掠奪,和四方夷戎部族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不僅這時西方八國隨從武王伐商,參與牧野之戰;而且西北戎狄早已進據中原,東方夷族也早已“分遷淮岱,漸居中土”《後漢書·東夷傳》),使得殷的統治地盤縮小很多,只有黃河以北的京畿和黃河以南的“南國”,因而軍事力量大爲削弱。特別是和強大的東夷連年戰爭,力量消耗很大。所以春秋時人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左傳·昭公十一年》叔向語),“紂之百克而卒無後”(《左傳·宣公十二年》記欒武子語)。

同時,殷和周圍方國之間也存在嚴重矛盾。殷不僅成爲不少方國有罪的貴族逃避之所,還成爲逃亡奴隸的會集之地。因此這些方國的國君都要討伐殷王紂。春秋時楚國芋尹(官名)無宇就指出:“昔武王數紂之罪,以告諸侯曰:‘紂爲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杜注:“人慾致死討紂”)。”周就是利用這個矛盾,號召諸侯聯合討殷的。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第4張

同時,殷和周圍方國之間也存在嚴重矛盾。殷不僅成爲不少方國有罪的貴族逃避之所,還成爲逃亡奴隸的會集之地。因此這些方國的國君都要討伐殷王紂。春秋時楚國芋尹(官名)無宇就指出:“昔武王數紂之罪,以告諸侯曰:‘紂爲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杜注:“人慾致死討紂”)。”周就是利用這個矛盾,號召諸侯聯合討殷的。

牧野之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史書中又是怎麼記載的 第5張

《孟子·滕文公下》說:“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所謂“伐奄三年討其君”,是周公東征的事。所謂“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是武王的事。這個飛廉,就是《秦本紀》所說善走的蜚廉,“蜚”、“飛”古聲同通用。當是飛廉向東撤退,周師乘勝追擊,直追到海邊才殺死的。可以想見,殺死有力的惡來和善走的飛廉,是經過激烈戰鬥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