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逍遙津之戰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雙方採取了哪些行動?

逍遙津之戰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雙方採取了哪些行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15年,曹魏名將張遼率領七千人迎擊東吳十萬大軍,先後兩次大破東吳,史稱逍遙津之戰,這是歷史上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戰役前期,張遼率領800名將士衝擊東吳的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吳將陳武戰死,孫權逃奔山頂。戰至中午,吳軍皆披靡潰敗、聞風喪膽。戰役後期,張遼率領追兵,以分兵毀橋的戰術,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差點活捉孫權 。孫權蹴馬趨津,跳過斷橋,才得以逃脫。一些東吳軍人被俘。

此戰化解了合肥之圍,俗稱逍遙津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合肥之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也成爲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 。《三國演義》中“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故事,就是對這場戰役的改編。

經過

合肥交鋒

第二天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張遼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在衝入東吳的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着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衝入東吳的營壘。此後,張遼繼續敢死隊向孫權主陣方向奮勇衝殺,一直衝到了孫權的主帥麾旗之下。孫權大驚,周圍的東吳諸將都不知該怎麼辦,於是便逃向一座較高的山冢,孫權的衛隊持着長戟防止曹軍衝上來。張遼在山腳下呼喊:“孫權出來!一決勝負!”孫權不敢有所舉動。東吳將士也都不知所措。

東吳諸將沒有做好準備,張遼突然進攻,使得東吳猛將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都負傷往後退,潘璋這時正好在他們後面,便馳馬上前,斬殺了後退的宋謙、徐盛兩人。原本往後退的敗軍看到這種情形,盡皆回到自己崗位戮力死戰。張遼軍總共只有八百人,規模龐大的東吳軍隊把張遼這些敢死隊圍起來,圍了數重。賀齊在中軍殺進戰局,拾到了徐盛因負傷而丟掉的長矛。(合肥交戰的3條本傳 ,共有0句撤軍,0句津北,3句合肥,並且,都被《甘寧傳》帶有“唯”字的名單排除。津北交戰的5條本傳 、1條裴注,共有6句撤軍,5句津北,1句津南。)

逍遙津之戰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雙方採取了哪些行動?

在東吳軍隊“圍遼數重”之後,張遼的軍隊分別向左向右驅逐圍兵,然後徑直向前實施“急擊”,將東吳的包圍圈打開。在戰鬥中期,張遼曾經帶領着中期破圍的幾十人突出了重圍。而“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說明此時張遼軍還有餘衆幾百人在東吳軍隊的包圍圈中。在張遼與先出的數十人殺出重圍之後,餘衆幾百人大聲呼喊:“將軍要捨棄我們嗎?”由於餘衆的人數很多,餘衆的呼喊聲很大,可以被遠處的張遼聽到。於是,張遼帶領着中期破圍的數十人,又殺入了重圍,救援餘衆數百人。終於,東吳軍皆披靡潰敗,望風而退,不敢再抵擋張遼了,也被稱爲“權衆破走”。

這次戰鬥從凌晨一直持續到中午,吳軍士氣全失,回軍修整守備,合肥守軍因爲初戰告捷 而軍心大振,李典、樂進等合肥諸將們都對張遼表示心服口服。

這次戰鬥分爲5個階段:1.張遼突擊吳軍;2.吳軍包圍張遼;3.張遼破圍而出;4.張遼復入吳軍;5.吳軍披靡敗走 。

這次戰鬥也正是在東吳統治區域出現了“張遼止啼”現象的原因。

晉朝史學家陳壽將這場發生在合肥被圍城時的戰鬥稱之爲“孫權圍合肥,張遼、李典擊破之”,晉朝史學家孫盛認爲張遼800人“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 。

此前,張遼親自提出“折其盛勢,以安衆心”的作戰方略,至此,完全實現目標。戰果描述分別是:敵方的“吳人奪氣”、己方的“衆心乃安”。 此外,《三國志》的“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魏書》的“孫權率十萬衆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魏略》的“張遼爲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衆破走”都表明張遼800人的敢死隊是在擊退東吳軍隊之後(“權人馬皆披靡”、“權衆破走”),才返回合肥城中。反觀,孫權軍隊則是被800人“大破之”,戰至中午時,“權人馬皆披靡”、“權衆破走”。

逍遙津之戰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雙方採取了哪些行動? 第2張

“權人馬皆披靡”、“權衆破走”的東吳敗兵與後續部隊匯合,繼續僵持在合肥十餘日(“權守合肥十餘日”當中的“守”字,沒有進攻的含義,但有堅持、僵持、保持的含義)。既然“守”字沒有進攻的含義,《樂進傳》又沒有記錄樂進在合肥拒擊敵人的功勳,《武帝紀》也只有出戰的張遼、李典之功而無守城的樂進之功,所以,在孫權軍隊僵持在合肥的十餘日這一時間段裏,無法確定孫權軍隊是否曾經對合肥城發起過攻城戰。但是,即使東吳軍隊發起了攻城戰,合肥城也是難以攻克的。首先,因爲以前的揚州刺史劉馥的積極建設下,合肥城的城牆高又堅固,木柱石頭等防禦器材一樣不少。其次,在張遼800將士成功以少勝多之後,合肥城內因爲軍心穩定而守則必固,反觀孫權的軍隊則喪失了鬥志與信心 。所以,在此期間,東吳諸軍無論是一直在圍城營寨中閉營自守,還是曾經離開過圍城營寨進行攀城交戰,都不會改變此次合肥之戰的結局。後來,東吳軍中發生了疫病,孫權見士氣低落、奪城無望,只好下令班師。(陳武等東吳高級將領的遺體早已被運往江南建業的東郊。 )

津北交鋒

東吳各兵團接到撤軍令,紛紛兵皆就路,各自退去了。逍遙津是南肥河上面的渡口。 孫權準備自逍遙津口渡河南撤,此時的逍遙津北岸只剩下5支東吳部隊,包括孫權的一千餘名車下虎士,以及呂蒙(東吳私兵制,呂蒙的私兵數不明)、蔣欽(東吳私兵制 ,蔣欽的私兵數不明)、淩統(淩統有私兵300人)與甘寧(東吳私兵制,甘寧的私兵數不明)。

張遼在城上瞭望吳軍的退軍情況發現東吳軍隊大多已經先行出發了,而在逍遙津以北只僅剩下少量的精兵。張遼覘望知之,率諸軍追擊,同時分兵去毀橋。

張遼步騎齊出,很快到達津北。孫權見狀,心知不妙,趕緊派人去將前面已撤退的部隊叫回,無奈那些部隊已上路一段時間,一時還趕不回來。甘寧拉弓拼命射箭,看到東吳軍戰士人人戰志消靡,鼓吹手驚怖而不能復鳴。於是,甘寧大聲責問鼓吹手爲何不吹號擂鼓,甚至拔刀欲斫之,鼓吹手便擂鼓吹號,東吳軍聽到,士氣爲之一振。

右部督淩統帶著親衛族衆三百人與曹軍展開激烈血戰,將孫權救出。孫權與甘寧蹴馬趨津,逃到逍遙津的橋邊,發現橋已被曹軍破壞,只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孫權親近的官員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由於橋樑已被拆毀,賀齊的三千兵馬只能在津南迎接孫權。

淩統看著孫權安全的到了南岸,又回身繼續再戰。身旁的左右親兵一一戰死,淩統也多處負傷。後來認爲孫權應該沒安全顧慮了,才準備離開戰場。但是橋已被曹軍破壞,各條通路也被曹軍封鎖,已經達到了“橋敗路絕”的境地。淩統只好披着戰甲以潛泳的方式遊過了逍遙津。

逍遙津之戰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雙方採取了哪些行動? 第3張

在東吳將領們逃離津北之後,依然留在津北的東吳精兵們失去了領導,而且還處在“橋敗路絕”的情況,於是,逐漸向魏軍投降。戰鬥結束,張遼率軍押解俘虜。在押解的途中,張遼詢問投降的東吳士兵:“有個紫色鬍鬚、上身長腿短、善於騎射的人是誰?”東吳降卒說:“是孫權。”等到張遼與樂進相遇,談到這事,嘆息己方沒有早點知道孫權的樣子,早知道就急追他,說不定就能抓到他了。合肥城內的曹軍將士聽說,皆大爲嘆恨。

“幾復獲權”也說明了津北吳軍的兵敗之勢,以至於他們的首領孫權險些就被活捉 。

孫權已經登上返回東吳的大船,在船上與諸將飲宴,賀齊在席間涕泣而道:“至尊(當時東吳將士如此稱孫權) 身爲人主,應當持重,今天這樣的事,差點全盤皆沒,部下們都震驚萬分,希望您能以此爲終身之誡!”孫權起身謝賀齊,說必定會謹記在心。

孫權看到淩統回來,十分驚喜,趕緊找人幫淩統更衣換藥。淩統因他的親族們沒有人活着回來,很是傷感,孫權用衣袖幫他擦淚,安慰他說:“公績(淩統的字),亡者已矣,只要你還活着,還怕會沒有人嗎?”回去之後,孫權果然給淩統以前兩倍的部隊。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