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何說解縉對於《永樂大典》的正面貢獻要低於姚廣孝?

爲何說解縉對於《永樂大典》的正面貢獻要低於姚廣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爲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爲什麼說姚廣孝對於《永樂大典》的正面貢獻要大於解縉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永樂大典》是明成祖一生最大的文治武功之一,被稱爲“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與清朝後來的《四庫全書》相比,《永樂大典》更是將各家的書籍全部收錄其中,沒有刪改和禁燬。

爲何說解縉對於《永樂大典》的正面貢獻要低於姚廣孝?

如今很多人說起《永樂大典》的偉大時,往往認爲主持纂修的解縉的正面貢獻是最大的。但鮮爲人知的是,靖難之役第一功臣、監修官姚廣孝對於《永樂大典》的正面貢獻要大於解縉。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北宋之後,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基本上被“程朱理學”把持,解縉也是尊奉“程朱理學”的讀書人。因此主持編撰的解縉將非理學的書籍排除在《永樂大典》之外,甚至迫害主動獻出藏書和著作的非理學人士。

這部理學閹割版的《永樂大典》就是永樂二年(1404年)完成的《文獻大成》,當時就引起了明成祖的警覺。於是明成祖以“所纂尚多未備”爲由命解縉重修,還特別任命姚廣孝爲《永樂大典》的監修官。

爲何說解縉對於《永樂大典》的正面貢獻要低於姚廣孝? 第2張

姚廣孝的才學在明朝初年屬於頂級行列,更重要的是,姚廣孝不是一個尊奉“程朱理學”的知識分子。正因如此,在姚廣孝的監督管理下,解縉這些讀書人再也無法將非理學的書籍排除在《永樂大典》之外。

可以說正是因爲有了姚廣孝,《永樂大典》才成爲海納百川的“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如果只靠解縉的話,《永樂大典》就變成“理學版”的《四庫全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