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印象 > 歷史劇 >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在看這個《大名風華》的時候小編也知道里面肯定有掃地僧,哈哈,現在很多人電視劇裏面都是這樣的,這部劇也不例外,那麼這個《大明風華》中的姚廣孝是不是和歷史上真實的姚廣孝一個樣呢?其實也不見得一個樣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真實的姚廣孝是什麼樣的吧!

姚廣孝有官不做,既有“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意圖,又有懺悔和救贖之舉。他盡力在僧人與仕途之間尋找某種平衡,所以會有二次出世。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下面老陳將帶大家從姚廣孝的生平出發,具體分析其二次出世的原因:

姚廣孝(1335-1418),幼名天禧。至正九年(1349)出家,更名道衍,字斯道,晚號逃虛老人,又號獨庵。江蘇長洲(今蘇州)人。(順帶說一句,姚廣孝還是鄭和的師傅。對,就是那個三寶太監)

姚廣孝一生,既輔佐明成祖成就帝業,又德樹叢林,故世人常方之以劉秉忠。然而,姚廣孝的人生經歷和人格面向,遠比劉秉忠複雜。明人陳鰓典即說:

“秉忠之後與秉忠相彷彿者,明之姚廣孝。然秉忠受室拜官後,不以野服終;而廣孝雖封國公,賜宮人,終不近,沒身不改釋氏衣冠,其終始與秉忠亦不同也。”

姚廣孝二次出世

姚廣孝平生經歷了兩次出世:一次是在至正八年(1348),一次是永樂二年(1404)。這兩次出仕,所處個人境遇、時代背景皆異,所顯示的心境亦大爲不同。

至正八年的出世,姚廣孝尚在少年,一介“凡夫”而已。關於他奉佛的原因,文獻所載不一。

姚廣孝常自父曰:“某不樂醫,願仕以顯父母。”父母不從,一日入城,見僧官駱從之盛,嘆曰:‘僧亦富貴如此耶!’決欲出家,遂入裏之妙智庵,改名道衍。郎瑛《七修類稿》所載

此說未必可信。因爲姚廣孝一生並不耽於富貴,他曾於永樂二年將朱棣所賜錢財散全都散予百姓,且他一生亦與貧道結交,並不貪財疾貧。不過,當時他的家境確實貧寒。他自己曾說:

“姚氏之先,沛樑人,世爲人民,家寒微,無風望顯達者,.....無寸田尺土,生計甚疏。” 《逃虛類稿》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第2張

姚廣孝生於元末,是時政局動盪,戰火頻頻,科舉時廢時行。南方士人的仕進之路,愈加艱難。

“國家開鄉選法已三十餘年,而破選之荒者僅史朋孫氏、程端學氏,而來者無繼焉,豈其人好隱逃浮屠而去者不少耶?”。楊維禎《東維子集》

當然,很多人遁入空門,也有棲身餬口的目的。因爲此時的寺院在元蒙統治者的護持下,地位尊崇,生活優裕,堪稱一方“樂土”。

“東南兵革體息垂六十年,而國家崇尚佛學,與之土田,鐲其搖役,使其徒坦坦施施而無所憂虞。” 危素《說學齋稿》

所以元末逃禪之風極盛,儘管其中良蕎不齊,魚龍混雜,但這種風氣顯然影響了姚廣孝棄醫奉佛的人生選擇。他就曾說:“然世事佛,積善卿之人皆敬焉”。可見,流俗確實也影響到了姚廣孝的人生選擇。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第3張

但是,姚廣孝的出家,卻不同於那些僅爲衣食而奉佛的俗僧,而是有着自己獨特的人生志趣。姚廣孝的家族世代行醫,子承父業,是一般家族的傳統,但他的人生志趣似乎並不在於此。他嘗對父親說:

“某不樂於醫,但欲讀書,爲學有成,則仕於王朝,顯榮父母,不就則從佛,爲方外之樂。” 《逃虛子集補遺》

可見,他的人生志向首先是做官,其次是奉佛。這兩種極爲矛盾、難以調和的人生取向,頗爲奇妙地融合在姚廣孝身上。事實上,從姚廣孝的人生看,這兩種志向他都基本實現了。

姚廣孝自雲:“至正,年十四,即從佛,父不奪吾志,遂出家於裏之妙智庵。”父親“未奪其志”,還有另一原因。姚廣孝還有一個兄長,“曰恆,字伯遠,續祖父箕裘之業”。看來,“子承父業”的責任落在兄長身上。所以姚廣孝能比較順利地出家。

姚廣孝第二次出世,是在永樂二年(1404),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出世。但就其心境而言,倒是完全符合僧人身份。

《明書》中載姚廣孝嚮明成祖請辭道:

“臣本一江南浮屠,叨賴陛下聖神文武,得成大業。臣何功之有?況殊恩已蒙,不勝感激,若又受辱爵,實非臣子自處之義。伏願聖慈,給遷原碟,放臣復爲僧人,則死無憾矣。”

這段話可以看出,姚廣孝出世之心十分堅決。但若與前次的出世相比,增加了不少塵世的紛繁。

《明史本傳》中則載道:

“永樂二年四月,姚廣孝以七十歲高齡被朱棣封爲資善大夫,太子少師,並恢復其俗姓,賜名廣孝。命畜發,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

顯然,此時的姚廣孝過的是“亦僧亦俗”、“非僧非俗”的生活,一面古佛青燈,緇衣素餐;一面又冠帶而朝,牽盼俗世,內心頗爲矛盾。

究竟是何種原因使他作出了此種人生選擇呢?

首先,明成祖的親睞。“靖南之變”後,姚廣孝成爲明成祖最信任的“臂膀”。

“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第4張

姚廣孝七十歲生日時,明成祖寫了《賜太子少師姚廣孝七十壽詩》兩首雲:

壽介逃虛子,耆年尚未央。功名躋輔弼,聲譽籍文章。晝靜槐陰合,秋清桂子香。國恩期必報,化日正舒長。

玉露滋芳席,奎魁照碧空。斯文逢盛世,學古振儒風。未可還山隱,當存報國忠。百齡有餘慶,寫此壽仙翁。

這兩首詩,除一般的祝壽詩應有之意外,明成祖還表達了兩點意願:一是歌讚了姚廣孝的功名和才能;二是希望姚廣孝繼續輔佐他治理、化育國家,所謂“未可還山隱,當存報國忠”。

事實上,爲挽留姚廣孝,明成祖也想了很多辦法。永樂二年五月,派他去松江、嘉興、蘇州、湖州賑災。這些地區不僅是姚廣孝家鄉和早年的禪遊地,而且是當時反對明成祖最爲激烈的地區。明成祖派姚廣孝去賑災,表明了對他的充分信賴。

更能體現朱棣挽留姚廣孝的良苦用心的是讓他重修《文獻大成》。大學士解給編修《文獻大成》,書成而朱棣不中意,又特命廣孝領銜重修。

“詞臣纂修者及太學儒生數千人,緒祕庫書數百萬卷,浩無端倪。少師姚廣孝等數人,發凡起例,區分句考,秩然有法。” 《明史》

最後,書“四歷寒暑而成”。成祖朱棣大爲讚賞,定名爲《永樂大典》,並命姚廣孝作序。可見,朱棣對他的重視與欣賞非同小可。因此,姚廣孝不得不“心存白雲外,跡混紅塵中”。

其次,姚廣孝對於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的殺戮,一方面心含愧疚,另一方面也頗爲失望。尤其方孝孺一案,更使他頗爲寒心。

“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爲託,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領之。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愉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碟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絕命詞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鳴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時年四十有六。《明史》

對於姚廣孝來說,明成祖一手炮製的這樁慘案,不僅違背了佛教慈悲憫衆的教義,而且還背信棄義。

此外,還有一事對姚廣孝觸動極大。

“廣孝初爲僧,其姊戒之曰:‘汝爲和尚,當發慈悲心。”但當其姐知其預謀“靖難之役”,嘆曰:“和尚慈悲當如是邪?”後來,廣孝販災回家,往見姊,姊拒之曰:“貴人何用至貧家。”廣孝乃易僧服而往,姊堅不出,家人勸之,姊不得已,出立中堂,姚廣孝連下拜,姊曰:“安用爾拜許多耶?曾見做和尚,不了底,是甚好人。”言畢,其姐遂不復再見。

《逃虛子詩集補遺》

姚廣孝的姐姐、好友王賓等人,都拒絕與其交往,親友的態度,不僅代表着輿論時議,更使姚廣孝有“衆叛親離”之感,內心不能不受到極大震懾。

因此,姚廣孝需要佛禪來安頓之心靈,救贖往昔的罪惡。

永樂十六年(1414),姚廣孝病甚,成祖問其所欲,廣孝曰:“僧溥洽系久,願赦之”。

“溥洽,即建文帝主錄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爲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坐系十餘年。” 《明史》

成祖同意後,“廣孝頓首謝”。姚廣孝臨終遺願是嚮明成祖乞赦溥洽,這表明他至死都在爲“靖難之役”的殺戮流血而懺悔。

最後,姚廣孝是極聰明之人,“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之類道理,不會不懂。他之所以要再次出世,實際也透顯出他明哲保身的想法。

早在洪武二年(1369,他作《奉題聽雨樓》雲:“勝國之季,兵變之餘,前輩翰墨存者無幾”。這是基於親歷之事而發出的慨嘆。其友高啓於洪武七年因《上梁文》而腰斬於市;楊基遭人誣陷,死於勞役;宋鐮因胡惟庸案而被滴茂州,半途死於三峽……。這些對他都是一種警醒。

因此,他不禁感嘆:

“世人知險是風波,那識人心險更多。人心對面九疑山,一笑殺人俄頃間。貧賤安居良不惡,名剎奔馳有何樂?”

可以說,身披襲裝,歸隱禪寺是他最好的求生選擇,即“處陰乃榮茂,近陽則枯稿”。

《大明風華》姚廣孝爲什麼有官不做?姚廣孝兩次出世是爲了什麼? 第5張

結語:

總之,姚廣孝人生中的兩次出世,心態和勢態均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如果說第一次出世是爲了實現人生抱負的話,那麼復出世的人生選擇既是“功成身退”,也更是懺悔和救贖之舉。對於一個兼通內外典的僧人而言,莊禪的處世之道,使姚廣孝深明自然與宇宙萬物之“機”;而儒家聖賢之學,又使他能夠建立勳業。

所以,他能夠徘徊於世間與出世間,左右逢源。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