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宋統一戰爭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起因是什麼?

北宋統一戰爭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起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統一戰爭,是宋朝建立後,對五代十國剩餘的割據政權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北漢的統一戰爭。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興國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後難、先南後北方的方針,主要包括慕容延釗、李處耘率軍平定武平周保權(963年),同時荊南高繼衝主動投降歸順;王全斌率軍平定後蜀孟昶(965年);宋太祖率軍征討北漢(968年);潘美率軍平定南漢劉鋹(970年);曹彬、潘美率軍平定南唐李煜(975年);之後,吳越錢俶、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主動投降歸順(978年);宋太宗率軍平定北漢劉繼元(979年)。

北宋並沒有完全統一古代中國,但也基本統一古代中國。二次討伐遼國失敗,幽雲十六州和遼西、遼東還在契丹手中。党項李繼遷及其後代後來控制了夏州、靈州、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夏。交州建立的交趾國,也只是成爲宋朝的藩屬國,即越南的獨立。

北宋統一戰爭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起因是什麼?

背景

中原割據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在各地的藩鎮乘機做大做強。而黃巢之亂以後的唐朝更是出現了“極目千里、無復煙火”的局面。亂事波及兩淮、江南地區,當地羣雄紛起抗敵。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普遍出現,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爲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

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其中地處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政權控制中原。從此,到960年宋朝建立的53年間,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樑、唐、晉、漢、週五個政權,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是爲五代。 這五個依次更替的中原政權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是藩鎮型的朝廷。南方和北方的山西也形成很多割據政權,其中統治時間較長的有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作爲這一時期地方割據政權的代表,稱爲十國,並與統治中原地區的五個小皇朝,連稱爲五代十國。該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時南北各地仍由五代殘餘割據政權所控制:荊南高保勖據有江漢三州;周行逢佔據湖南十四州;後蜀孟昶據有兩川、漢中四十五州;南漢劉鋹據有嶺南六十州;南唐李璟據有江南十九州;吳越錢俶佔據兩浙十三州;北漢劉鈞佔據河東十二州。此外,尚有契丹(遼)、與宋並立。分裂割據的局面,阻礙着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社會生產的發展,也使北宋王朝的安全受到威脅。

各國情況

五代十國割據時期,各國統治者都十分殘暴貪婪,政治黑暗,而且各政權之間也不時出現戰爭。

南唐雖然是南方政權裏較爲強大的,但是李璟即位後,改變父親李昪保守的政策,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皆因繼承人爭位而內亂的馬楚及閩國。李璟生活奢侈無度,政治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李璟秉性庸懦,愛好文學,比較喜歡阿諛奉承。“時時作爲歌詩,皆出入風騷”。其子李煜即位後,南唐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北宋統一戰爭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起因是什麼? 第2張

吳越錢氏一直實行封中原爲正朔的政策,在十國中,吳越國是比較安定的地區。但人性怯弱,“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錢)鏐世常重斂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雞卵榖,必家至而日取”,人不勝其苦。

後蜀利用中原動亂割據一方爲君,君臣競相奢侈。以至於所用溺器(夜壺),皆以七寶裝飾。由於身體逐漸發胖,孟昶外出時不能騎馬,而是乘坐步輦,垂以重簾,環結香囊,香聞數裏,人不能識其面。由於蜀中久安,宗室貴戚,達官子弟,宴樂成風,以至於有人長到三十歲,竟不識稻麥之苗。加以“增置軍旅,用度不足”; 又委政於不學無術和素不知兵的“世祿之子”,王昭遠、韓保正等,上下離心。

南漢的歷代統治者都十分殘暴。南漢歷代君主都好大喜功,營建的宮殿建築窮極奢華,金銀耗費數難計,即可見其產量的驚人。劉鋹在位期間,荒淫無度、統治昏庸,國力大衰,朝政糜爛不堪。劉鋹政事皆委諸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南漢賦稅之重,非常令人吃驚。各州皆有專門的收稅機構一制置務,“江湖及池潭破塘聚魚之處,皆納官錢,豬、羊、鵝、鹿、魚、果並外場鎮課利,歲收銅錢一千七十貫”。不但稅種名目繁多,各地收稅標準亦不同。南漢後期,舊將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宗室亦遭翦除殆盡,掌兵權的只有宦官而已;樓船戰艦、武器盔甲全部腐朽。

北漢地瘠民貧、國小財乏,大多數官吏貪污公款、勒索百姓,國內很少有廉潔奉公的官員。再加上北漢建立後,戰事頻繁,兵役繁重,統治者強徵十七歲以上男子爲兵;又濫徵賦稅以輸貢遼,人民被迫逃亡以避戰亂和苛斂。河東十二州在盛唐時有二十七萬九千一百餘戶,到北漢滅亡時在籍僅三萬五千二百餘戶,爲盛唐時的八分之一。

荊南(南平)最小,只佔三州,民貧國弱,“控弦之士不過三萬”,即使“年穀雖登夕民困於暴斂,其勢日不暇給。”高保勖又極恣淫,“好營造臺榭,窮土木之功,軍民鹹怨。”

由此可見,割據者的政權都已腐朽,上下離心,而中原政權已在改革中國勢日強,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所以出現了周世宗的統一活動。

北宋統一戰爭在怎樣的背景下爆發的?起因是什麼? 第3張

統一趨勢

唐末農民起義摧毀了唐王朝的統治,藩鎮們展開了兼併戰爭,導致地區性的統一,爲大統一創造了條件。其次,割據者爲了鞏固統治,在其轄區進行恢復與發展生產,因此各地的經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爲統一提供了物質條件。最後,割據者的長期兼併戰爭削弱了各自的力量,有利於統一戰爭的順利進行,加以契丹貴族的經常南下騷擾,民心思定,要求統一,故出現了統一趨勢。

五代十國後期,統一趨勢不斷加強。當時處於傳統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中原地區,已由出身低微的郭威代漢建立後周王朝。郭威及其繼承者爲了鞏固統治,接受前朝尤其是後漢用人不當實施暴政而速亡的教訓,蒐羅人才對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這些改革,既穩定了社會秩序和統治,又使社會經濟發展增強了後周的經濟實力,還提高了軍隊的素質與戰鬥力,即“士卒精強,近代無比。”

周世宗柴榮即位後,“常憤廣明(唐僖宗年號)以來中國日蹙”,“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因此,在條件成熟時,就開始統一活動。 [30] 他採取王樸在《平邊策》中提出的“先易後難”的主張,即:先攻下江南(南唐)、嶺南(南漢),再取巴蜀(後蜀),其後是遼國的燕雲之地,最後是河東(北漢),並以此制定統一大計。 後來趙匡胤“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策略與周世宗的統一策略就是一脈相承的。

周世宗顯德二年(955年),柴榮派兵西征後蜀,接連收復前朝丟失的秦(今甘肅秦安北)、階(今甘肅武都東南)、成(今甘肅成縣)、鳳(今陝西鳳縣東北)四州之地。 顯德二年(955年)至顯德五年(958年)間,三度親征南唐,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就參加過對南唐的作戰,將長江以北的淮南之地盡皆奪取,並迫使南唐臣服。至柴榮在位晚期,後周的疆域已擴展到長江沿線,統一趨勢已漸成。

起因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以“陳橋兵變”奪取帝位,建立北宋王朝。爲實現統一,太祖趙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進叛亂後,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統治。經過兩年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的準備,確定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決策,決心通過戰爭創造統一局面。遂於建隆三年(962年)九月,部署兵力守衛西、北邊境,防止遼、北漢南掠;選擇荊、湖爲突破口,揮師南下,開始了統一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