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所在地沒有產竹子 古人是如何獲得弓箭的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所在地沒有產竹子 古人是如何獲得弓箭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北方不產竹子,以騎射爲主的遊牧民族,是如何獲得弓箭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弓箭是古代威力最大的遠程兵器,它能夠遠距離殺傷敵人,在缺乏有效防護的情況下,一支精良的弓兵,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所以在中國古代,弓兵歷來屬於高技術兵種,而且鑑於弓箭強大的殺傷力,歷朝歷代都禁止民間擁有弓箭。

在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作戰中我們會發現,匈奴等北方的遊牧民族,弓箭使用的頻率非常高,遊牧民族的騎射戰術,在當時幾乎是無解的存在。那麼,古代北方是用什麼做弓箭的呢?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所在地沒有產竹子 古人是如何獲得弓箭的

古代北方氣候的變遷

首先,用今天的地理氣候知識來斷定北方沒有竹子是錯誤的。古代的北方,並不像今天這樣寒冷乾燥。

在中國古代的漢字中,河南被稱爲“豫”。大象只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叢林中,也只有這些地方,才能爲他們提供海量的食物,才適合他們的生理特性。乾旱少雨、嚴寒乾燥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怎麼會有大象呢?

然而根本考古學和生物學的挖掘研究,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出土了大量的象的骨骼、象牙的化石,在一些文獻、壁畫中也有大量關於象的描述。

另外一個可以佐證的是大熊貓的存在,大熊貓曾經存在於包括秦嶺在內的北方地區,如果沒有溫暖溫潤條件下大量的竹子等植物,大熊貓豈不是要餓死?

北方的天氣,由於大氣候的變化,由溫暖溼潤變得乾燥寒冷,導致了竹子等植物無法在北方大面積生長,一些動物也逐漸南遷,所以給人的印象是“北方不產竹子”。

此外,古地質學和生物學的研究也證明,黃河中下游地區乃至長城外的廣大區域,曾經是氣候溫暖溼潤的地方,曾經生活着大量今天南方所特有的動物、生長着大量包括竹子在內的植物。

在許多詩詞中也能夠看到關於竹子的描寫,再一次佐證了中國北方曾經是產竹子的,至少在秦漢乃唐朝數百年的時間裏,關中一直生長着大量的竹子,所以說北方沒有竹子是錯誤的。

竹子並不是做弓的最佳材料

從製作的簡易性來講,竹子是最適合作弓箭的。而且製作過程非常簡單,竹子通體筆直,只要削成竹片就是極好的弓體材料,把竹片一彎,用藤條、獸筋或者麻線等繫住兩邊,就變成了一張簡單的弓。

別看這種弓簡單,配上箭的話還是有相當的殺傷力的。筆者小時候就做過這樣的弓箭,曾經射過鄰居家的雞鴨什麼的!

可以說,通體筆直、製作簡易的竹子,是最簡單的、技術要求最低的弓箭的材料。只要有竹子,就能夠大批量的生產,在古代缺乏制弓技術和材料的時候,用竹子制弓也是尋常事。

然而,以竹子做弓,固然成本低、技術難度低,但是這種弓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殺傷力嚴重不足,主要是竹子本身彈性不足、竹片厚度有限、竹子纖維材質較疏鬆、竹子的質地不穩定,很容易受潮乾裂。不僅性能不佳、使用壽命也不長。

以竹子做成的弓,距離稍微遠一點,或者是穿厚一點,射出的箭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威力了。所以初速低、殺傷力弱的竹弓,只有在沒有其它材質的情況下才會選擇用竹子。事實上,在中原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漫長的戰爭史上,用竹弓的極爲罕見的事情。

古代的武器研究人員,圍繞着如何提高弓箭的殺傷力,在選材上經歷了無數次選擇、試驗、淘汰,終於發現了制弓的最佳原料“柘木”。

“柘木”又名桑柘木,是桑科植物的一種,其木材生長緩慢、油性大、材質穩定、質地厚重,纖維分佈緻密均勻,具有良好的彈性,是製作弓的最佳材質。

柘木弓優良的性能、出色的彈性,令人髮指的穩定性,讓它成爲古代軍人的最愛。一張上好的柘木弓,製作週期長達數年,且柘木開片有極高的廢品率,製作工藝又極爲複雜,所以一張好弓的價值不菲,一般士兵還真用不起。

除了柘木之外,桑木、柞木、檍木以及荊木,都是較好的制弓的材料,雖然沒有柘木性能那麼優良,但也比竹子要強出太多了,而且材料也比較容易尋找。

古代的北方多山,山中並不缺少各種各樣的木材,所以古代北方多出良弓,反倒是南方更加缺乏制弓材料。因此,在封建王朝時代,就有了專門種植弓料的職業,開始成批量種植適於作弓的植物。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所在地沒有產竹子 古人是如何獲得弓箭的 第2張

遊牧民族的角弓

當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走上了一條形態完全不同的農業發展道路時,他們就必然依託現有的條件解決生存問題。

無論是守衛畜牧、射殺野獸、發動戰爭,遊牧民族都需要大量的弓箭,那麼,按照“生態閉環”的邏輯,遊牧民族必須通過畜牲解決這個問題,至少是解決大部分問題。於是,在這個思路之下,角弓誕生了。

遊牧民族最不缺少的就是動物的骨、角、皮、筋。這些東西爲他們提供了製作弓的材料,在經歷了無數次試驗和失敗之後,遊牧民族終於研製出了威力足夠,能夠用於在戰爭中殺傷敵人的角弓。

所謂角弓,就是以畜牲的角,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製作成一定的形狀,作爲弓的主體制作成的弓,上面還會有強韌的獸筋、絲繩纏繞以增加弓體的強度。

製作這種弓最佳的當屬於犀牛角,可惜犀牛數量少,而且很快就滅絕了,便以牛、羊角替代,在能夠製作弓的材料中,以水牛角爲佳。水牛的角,質地堅韌、彈性極好、內含油脂、不易乾裂,但北方是沒有水牛的,所以中原王朝把水牛角作爲戰略物資嚴加控制。

這樣一來,導致遊牧民族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弓的質量不如中原王朝,然而,遊牧民族較“軟”的弓,配上機動性極強的騎兵,反而變成了異常恐怖的遊騎兵,他們能夠在飛奔的馬背上射箭,對敵方進行襲擾、攻擊、牽制。

而到了唐朝後期,北方的遊牧民族則實現了雙弓,也就是一軟一硬的配置,在馬上騎射時,用相對較軟的弓,此外還備有一張硬弓,用於下馬之後,在身體穩固的狀態下遠距離殺傷敵人。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所在地沒有產竹子 古人是如何獲得弓箭的 第3張

結語:弓的製作,是一個國家整體軍工實力的體現,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弓體的製作,無論是柘木、桑木、荊木,生長到可以作爲弓材的程度,少則十年、多則十幾年,沒有持續性的投入和專人的種植管護,是難以得到批量的弓材的。

而弓體的製作,無論是木質還是角質,都需要相當高超的加工工藝、立體幾何學知識,還要有嫺熟的手工、豐富的經驗,而一個工匠的培養,至少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再比如弓弦,要想把動物的筋製作成弓弦,從動物的宰殺、筋腱的採集、初步處理、去除油脂、鞣製陰乾、形態固化,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要依靠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經驗。

再比如用於粘貼弓片的魚膠的熬製、用於弓體和筋腱保養的油脂等,用於防腐的漆、 箭體的校直、箭頭的打製精磨,這就又要涉及到採礦、冶煉、鍛打等相關工藝。

而要養活這麼多不從事農業生產的工匠,又要有完備的農業、水利、畜牧、紡織、醫藥等保障,至少需要20個農民才能夠養活一個工匠。

所以,像弓箭這樣古代的武器,看起來簡單,背後卻需要國家強盛的經濟實力的支撐,它不僅是一門行當,更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在很早就能夠製造出威力強大的弓,但是弓兵的培養卻異常困難,除了身體素質出色之外,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經驗的積累、心理素質的培養等等。

此外,在影視劇中,一個弓箭手動不動就連發數箭、數十箭,這是極不符合史實的,古代的單體弓,達到一定磅數之後,每射一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要在保持一定威力的情況下,連發三箭,這弓兵基本上就喪失戰鬥力了。怎麼可能會出現連射數十箭的情況?

再比如,我們看到古代在行軍時,弓兵是把弓上了弦背在身後的,這也是不符合史實的。弓體和弓弦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是會“失力”的,也就是失去彈性、威力下降,無法達到有效的射程從而殺傷敵人。實際上在行軍時,還沒有進入戰鬥狀態下的時候,弓是不上弦的。

不要以爲弓不上弦會導致來不及作戰,古代從發現敵人到接陣,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足夠你把弓上了弦還能吃頓飯!

此外,弓箭的防潮也異常重要,用動物筋製作成的弓弦,在受潮時也會導致威力大降,那種在雨中揹着弓行軍的情況,只會出現在影視劇中,在真正的專家眼中,是要貽笑大方的。

鑑於弓弩的強大威力,在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只要發揮弓箭的優勢,在缺少抗生素的古代,基本上就決定了一場戰鬥的勝負。所以在漫長的數千年的戰爭中,弓箭一直穩居冷兵器一哥的位置。直到殺傷力更強、發射更簡單、威力更大的火藥武器的出現,弓箭才退出了戰場。

而另外一個有意思現象就是,與中原文明打了兩千多年、始終活蹦亂跳的北方遊牧民族,爲何到了近代就銷聲匿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