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建立政權,有哪些緣由呢?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建立政權,有哪些緣由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遊牧民族,即以遊牧爲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在中國的歷史上佔據着極爲重要的地位,其所創造的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形成中華古代文明的兩大支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歷史上的遊牧民族有很多,各個民族和部落的名稱都曾在歷史的大舞臺上一一閃過,比如:匈奴、氐族、羌族、鮮卑、柔然、吐谷渾、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許多部落,這些遊牧民族錯綜複雜,或許有的已被遺忘,而難以盡數。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北方遊牧民族和中原以先進農耕的漢族存在着不少的紛爭。

早在夏商周時期,漢族統治的地區就與周邊的異族展開了持續的較量。而此後,強大的漢王朝舉全國上下之力,給北方的匈奴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建立政權,有哪些緣由呢?

儘管匈奴不在了,但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又先後效仿着匈奴的步伐。在經歷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割據混戰,各個異族逐漸佔領了北方各地,學習漢族,建立自己的王朝。

據《晉書》記載,塞外內附有三十萬人,入塞匈奴有數十萬人,羯族和其他進入中原大地的十九族有一百多萬人。

那麼,北方遊牧民族要建立像中原的漢王朝那樣的政權,又有哪些緣由呢?

首先,中國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領土是高原,且長城以北處於較高緯度,氣溫低,降水稀少,草原面積廣,天然適宜遊牧業的發展。

據當代學者考察,氣候變化與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有着很大的關係。溫暖期,氣溫較高,降水豐沛,有利於農業生產,整個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政治穩定,北方遊牧民族沒有大規模南下的必要。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建立政權,有哪些緣由呢? 第2張

而在氣候寒冷期,氣溫要比溫暖期低20℃~30℃,降水明顯減少,溫帶草原要向南移動200千米左右,北方遊牧民族爲了生存,必然隨草原的南移而大規模南下。

當中原的統治階級橫徵暴斂,百姓民不聊生之時,漢族內部戰亂烽起,大大降低了抗禦遊牧民族南下的能力,而此之前遊牧民族一直在養精蓄銳。

在這個時候早已蓄足精力,於是,一批又一批的北方遊牧民族陸續戰勝中原的王朝,進而向內地進行大規模的遷徙。

其次,由於漢民族文明發達,農業生產,定居生活,文明進步,對遊牧生活、文化落後的少數民族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所以,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碰撞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想要建立政權,有哪些緣由呢? 第3張

遊牧生活養成了馬背上的民族不斷進取的精神。他們的組織性強,軍事能力高,相對於農業文明對安定環境的渴求和維護,遊牧民族求新求變,勇於探索。

隨着北方遊牧民族多次南下中原,建立統一王朝。而南下的遊牧民族極少有重新北遷的。他們往往被中原相對先進的文化和更優越的自然條件所“征服”,先後進行漢化。

因此,少數民族王朝要想鞏固對整個王朝的統治,必須尊重占人口主體的漢族的歷史與文化,實行促進民族融合的政策。

雖然戰爭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但是少數民族帶來不同的民族文化,豐富了漢民族的文化,加速了中國的民族大融合。

同時,北方人民躲避戰亂,而導致大量人口南遷,又給當時還算荒蕪的南方帶來了衆多的人口以及先進的生產力,對南方的生產活動帶來了持續不斷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