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子貴母死”製冷血又殘忍,爲什麼會在北魏沿襲成勢?

“子貴母死”製冷血又殘忍,爲什麼會在北魏沿襲成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公羊傳》中有“母以子貴”,意思是母親可以憑藉兒子的尊貴而得以顯貴。這原本是一種母親享福的美好,但在北魏時期卻出現了“子貴母死”的殘忍制度,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子貴母死制,又稱立子殺母,即皇子一定被立爲儲君,其生母必須被賜死。最早實行立子殺母的是漢武帝,但形成制度的卻是北魏拓跋氏。當時漢武帝劉徹爲了防止外戚當權,以天下爲重,在立皇子劉弗陵爲太子時,下令賜死太子母親鉤弋夫人,“立子殺母”在西漢僅此一例,但到了北魏卻沿襲成勢。

“子貴母死”製冷血又殘忍,爲什麼會在北魏沿襲成勢?

將子貴母死制度化的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他這麼做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爲了限制後權。

據《魏書·序記》記載,鮮卑族在北魏建立前仍處於一個氏族社會,過着遊牧生活。部落之間既爲聯盟,又世代爲婚,母后及母族的強大在君位傳承中有就輕重的力量,鮮卑族婦女擁有較高的地位,在社會生產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女性對於拓跋鮮卑政權的影響很大,此時北魏的婦女不像中原婦女那樣受到“三綱五常”等倫理和禮教的約束,因此她們想要把控朝政很容易也很常見,甚至連拓跋鮮卑的皇帝都能被皇后所殺。作爲北魏的統治者,道武帝拓跋珪不能眼睜睜看着後宮肆意把權力的觸手伸進自己皇權的領域,從而不得不對其加以限制。

“子貴母死”製冷血又殘忍,爲什麼會在北魏沿襲成勢? 第2張

另一方面,與后妃緊密相連的外戚諸部落對皇權也具有很大威脅。

對於拓跋珪而言,他的繼位有賴於母后及舅族的干預和支持,但這一傳統會成爲北魏由部落聯盟向帝國轉化的負擔,母族的力量不可忽視,但同時也會對他自己和北魏政權會造成巨大威脅。爲了改變這種局面,拓跋珪不得不採取措施,他先通過戰爭強制離散母族、妻族、祖母族等大部落,後來又逼死自己的母親賀蘭太后、賜死太子生母劉皇后。有道武帝開“子貴母死”的先河,之後的北魏帝王都學習和繼承了前面君主的經驗,這一殘忍冷血的制度就這樣沿襲七代,歷經百年,見證了拓跋鮮卑的興衰。直到北魏宣武帝元恪當皇帝時,才被徹底廢除。

拓跋珪希望通過子貴母死制度,達到散離外戚部落、防止皇權旁落、鞏固皇族統治的目的,雖說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沒從根本上解決婦女干政問題,反而會造成父子反目,其次就是矯枉過正,讓喪母儲君的乳母登上政治舞臺,從而造成另一種形式的母權干政,即乳母專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