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晉獻公之制”是什麼?對晉國有哪些影響?

“晉獻公之制”是什麼?對晉國有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獻公之制”是什麼?對晉國有哪些影響?“晉獻公之制”是由晉獻公創立的國內不養羣公子而盡逐母舅之國的公族政策,施行擇官以賢不以親的制度,消除了公族對君權的威脅,使得晉國煥發生機,一躍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

這一制度沉重的打擊了宗法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晉國曆史的發展, 但也由於此制度自身的弊端導致了晉國最終走向了分裂的道路,那麼這項制度因何形成的呢?

晉國是姬姓諸侯國,首任國君叔虞乃是周成王的弟弟,毫無疑問晉國也是施行的宗法分封制。國君按照親親尊尊的原則將土地在各級宗親貴族間進行分配,即公族佔有了晉國絕大多數的土地。 這種宗法制度確實一定程度上在團結宗族成員,統治轄內國民,抵抗外族入侵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能按照既定的規則來做事,那麼任何制度都能完美的運行,但總會有一些人來跳出來打破平衡。 隨着公族貪慾的極速膨脹,晉國公族開始覬覦國君之位,並因此引發了長達六十七年的奪位戰爭。經過五次的失敗,終於在第六次 “曲沃武公” 率兵攻入晉國的都城翼城,推翻了晉侯緡,奪得了晉國正統地位,史稱 “曲沃代翼” 。小宗滅了大宗,建立了一個庶子強宗政權。

晉獻公在代翼之後的第二年即位爲君,他清醒的認識到,要振興晉國,爭霸圖強,就必須先鞏固建立起來的新政權。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爲消除公室宗族內部對於晉君的威脅,扭轉公族逼君的局面,防止類似 “曲沃代翼” 事件的發生,他開始大肆屠殺晉國公族,使得晉公族被斬殺殆盡,再也無法與王室分庭抗禮。晉獻公末年,又發生了 “驪姬之亂” ,太子申生自殺,重耳、夷吾出逃,使得晉宗族大減。

“晉獻公之制”是什麼?對晉國有哪些影響?

詛無畜羣公子,自是晉無公族——《左傳》

自此之後,確定了歷代晉君不可改變的這項制度,除了繼承人之外,晉君子弟不再被賜封公族,不再參與國家政事,廢除公族大夫官職,重用異性貴族。

二、“晉獻公之制”對晉國的多重影響

晉獻公訂立此制度的初衷就是爲了加強中央君主集權,打擊宗法制度,消除公室宗族對於君權的威脅。 晉獻公充分的利用這項制度的優勢,任人唯賢,充分發揮晉人驍勇善戰之長處,不斷對外用兵,在取得巨大戰果的同時,也爲之後的文公稱霸奠定了基礎。 事 分 兩面性,由於該制度本身的一些侷限性,其對晉國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 個人認爲“晉獻公之制”對晉國的影響主要在以下幾點:

沉重的打擊和削弱了宗法分封制,以賢、以才、不以親的人才政策使得晉國變得活力四射; 宗法制的核心就是按照親親原則,施行嫡長子繼承製,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關係,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利益,任用官員,以維持政治穩定。晉制的實施,首先體現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庶子即位,兄終弟及,叔父即侄子位。宗族公子遠走他國,不得在國內蓄留,晉公子不再被分封,將宗法分封制徹底摧毀。 政治權利中心空餘出來的位置,國君在異性卿大夫之間擇優選擇,任人唯賢,憑藉真才實學獲得權利與爵位。一時間,在晉國形成了君賢臣明,知人善任,選賢舉能的良好社會風氣。 “晉獻公之制”的施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晉國的法制建設; 宗法制的崩塌伴隨着異性卿族勢力的崛起,晉國社會內部的關係進一步的複雜化。晉君、公族舊支、異性卿大夫等勢力彼此之間盤根錯節,讓本就“禮”節觀念淡化的晉人更加難以管理。 爲維護社會秩序,約束晉民行爲,晉國開始推行法治,立法活動在諸侯國之間出現的最早,旗幟鮮明的提倡法治,摒棄禮治,促使晉國整體奮發向上,爲文公爭霸奠定了基礎。

“晉獻公之制”是什麼?對晉國有哪些影響? 第2張

3. “晉獻公之制”並未使晉國形成中央集權,反而使得衆卿做大; 晉獻公推行此制度的目的無非就這兩個: (1) 掃除宗族內部對於君權的威脅,杜絕“曲沃代翼”事件的再次發生;(2)廢除晉國公子參與政權的權利,避免君主決策受制於公族,即在晉國國內形成中央集權; 隨着制度的推行,早期確實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公族勢力微乎其微,君權受到的內部威脅悉數掃除,諸姬之現、異姓之能悉數用於晉國之建設,呈現一片良好勢頭。 隨着獻公的東征西討,晉國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一批有能力的公族舊支與異性大夫涌現出來,爲晉國的強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豐厚的賞賜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權利。 異姓卿大夫在登上晉國的政治舞臺之後,隨着權利越來越大,他們的胃口也就越來越大,佔有土地的慾望也就越來越大。

還有一點就是晉獻公僅僅廢除了公室的同宗分封,卿大夫分封卻未曾停止。此消彼長之下,晉君土地越來越小,卿族土地越分越多,勢力也就越來越大。隨着隨着諸卿的勢力的增強,晉君對於諸卿的統治力在慢慢減弱,晉國分裂已成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