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諸葛亮爲何不放權?在他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

諸葛亮爲何不放權?在他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劉禪已經登基多年,諸葛亮爲何不放權,還帶着一百侍衛上朝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其一,諸葛亮剛剛接受先主劉備託孤時,劉禪年僅17歲。

劉禪出生於公元208年,而劉備病逝於公元223年,此時的劉禪年僅17歲,按現代的標準判斷,還是一個未成年人。古代也一樣,17歲只是一個大孩子,經驗閱歷很少,必須得有輔政大臣輔佐,才能將治理國家這個重任給挑起來。諸葛亮相當於後主劉禪的老師,指導着劉禪如何治理內政,如何親賢臣,遠小人。此時,諸葛亮不能辜負劉備的託孤,不得不代替後主劉禪,掌握朝政大權。

諸葛亮爲何不放權?在他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

其二,諸葛亮爲了盡到“相父”的責任,盡心盡力輔佐劉禪。

諸葛亮出山後,全心全意輔佐劉備,爲其出謀劃策,創下蜀漢這片基業。現在,劉備爲給關羽報仇,傾國之兵伐吳,不幸戰敗,一年後病逝。劉備在病逝前,將劉禪、劉永、劉理三兄弟託付給丞相諸葛亮劉備讓劉禪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諸葛亮,尊稱其爲“相父”。諸葛亮被尊稱爲“相父”,就得對得起這一聲稱呼,他爲此盡心盡力,“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而劉禪只需要當一個甩手掌櫃,籤簽字、蓋蓋章即可。只有在祭祀等重大事項時,才需要劉禪出面。

孩子在一個父親眼裏,永遠是一個孩子,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同理,雖然劉禪已經年長,二十多歲了,已過了弱冠之年了,可是諸葛亮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不一定能夠治理好國家,一直對他溺愛着,爲他操勞國事,不惜病倒。他不放心完全放手,讓劉禪大展身手。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溺愛,現代社會,這種現象更加嚴重,不次於古代。

諸葛亮爲何不放權?在他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 第2張

其三,諸葛亮即使病逝五丈原,他也安排了兩個接班人。

在公元228年後,諸葛亮常年在前線征戰,把後方交給了劉禪治理,爲此還寫了舉世聞名的《出師表》。公元263年,諸葛亮第五次伐魏,規模僅次於第一次伐魏,聲勢浩大。可是進展不利,被曹魏司馬懿堵截在渭水兩岸。到了這年八月,諸葛亮由於操勞過度,病到了。此時,後主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到軍中問候“相父”。李福詢問道:“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諸葛亮道:“蔣琬可以委以重任,蔣琬之後,費禕可以繼任。“李福又問費禕之後,誰可接任?諸葛亮沒有回答,已經病逝了。

諸葛亮在臨終前,給劉禪推薦了蔣琬和費禕兩個能夠委以重任的大員。這兩人也不負衆望,在諸葛亮病逝後,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後來,蔣琬、董允、費禕與諸葛亮並稱爲“蜀漢四相”。從這兒看,諸葛亮在自己病重之際,還在爲劉禪考慮,精挑細選,爲其選擇了兩個可以信賴的重臣。《資治通鑑》中記載如下:

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又問其次,亮不答。

諸葛亮爲何不放權?在他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 第3張

再分析《晉書》中說的桓溫效仿諸葛亮,帶一百甲士上朝,有以下兩個解釋

第一個解釋:諸葛亮功勳卓著,被劉禪賜予的特權

古代皇帝爲表彰給國家做出過特殊貢獻的功臣,會給予一些特權,如“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三項特權,還有加九錫等等。好多權臣,如曹操迎奉漢獻帝於許昌,有功於社稷,就取得這些特權。蜀漢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也勸過諸葛亮加九錫,只是被諸葛亮拒絕了。他認爲等自己伐魏成功,恢復漢室江山,再加九錫也不遲。

同樣,“甲仗百人入殿”是一種榮耀,是一種類似於“加九錫”之類的特權,算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一種獎賞。當時劉禪封諸葛亮爲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再給個“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權,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晉書·桓衝傳》又詔衝及謝安並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書·武帝紀上》高祖領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

諸葛亮爲何不放權?在他眼裏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 第4張

第二個解釋:晉簡文帝司馬昱想讓桓溫“依諸葛亮故事”,做一個忠臣,而不是亂臣賊子。

晉簡文帝司馬昱是被權臣桓溫擁立的,是一個十足的傀儡,名爲皇帝,實際上還不如一個老百姓自由。他多次提到諸葛亮,就是因爲諸葛亮是當時公認的忠臣,掌握蜀漢大權,是一個標準的權臣,也是一個十足的忠臣。現在桓溫權傾天下,隨時可能廢了自己,自立爲帝。因此,他才擡出諸葛亮,給予桓溫和諸葛亮一樣的特權,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忠臣,而不是司馬懿那樣的權臣。

《晉書.桓溫列傳》:既逢覆敗,名實頓減,於是參軍郗超進廢立之計,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