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州是唐朝時期西域最繁華的地區,貞觀十四年至顯慶三年(658年)間設安西都護府於此。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州治所西州城更是唐朝中期西域最繁華的城池,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魯番盆地,城池就是現在的吐魯番市。

此地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與如今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因爲在唐朝中期,唐帝國把安西都護府設在西州城,由此讓西州城成爲唐朝在西域最重要的城市!那麼在唐朝中期西州的市場經濟和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唐朝西州的起航

1,西州之名因何誕生

公元639年(貞觀十三年),西突厥再次被乙毗咄陸重新統一,然後掉轉槍口對準唐帝國,一邊挑唆高昌國王挑戰唐朝,一邊又離間薛延陀國反唐。

於是唐太宗忍無可忍,直接向高昌國進軍,在高昌國和西突厥聯手的情況下,依然被唐軍擊潰,從而把高昌國納入唐帝國版圖。

於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九月,將高昌改爲西州,並組建安西都護府,至此西州這個地名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中。

2,西州因何發展爲西域最繁華的地區

唐朝在成立安西都護府之後,肯定要派兵駐守,但是此地與長安等大唐的核心區都非常遙遠,駐紮重兵,就需要養兵,而西州生活物資並不充足,如果全部指望長途運輸也不現實,所以唐帝國決定“屯田戍邊”。

首先,唐帝國讓戍邊的士兵在此地開荒,開出來的荒地,也並沒有全部由士兵自己種植,反而以出租的方式給當地原住民進行耕種,然後原住民只需要按朝廷規定上繳定額糧食即可。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第2張

其次,因爲唐朝前期和更早的魏晉南北朝都是戰亂不斷,導致很多中原內陸的百姓往偏遠地區逃命,逃到此地的百姓看着萬畝良田和大型牧場,而且還能直接耕種,肯定不願再繼續奔逃,所以就在此定居;

其三,是因爲唐帝國朝廷每年把諸多重刑罪犯發配至西州,讓他們成爲免費的勞動力。如此一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就讓西州地區越來越有人氣,越來越繁華。

因此,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在百姓和戍邊士卒的努力奮鬥下,西州這座邊關軍事重鎮揚帆起航,一步一步發展成唐帝國在西域的一顆明珠。

西州的互市發展狀況

1,唐朝的互市制度

唐帝國在《唐律疏議·衛禁律》明文規定,不能繞過唐朝官府設立的關卡去往國外,違者判刑2年;

若是私自與外邦人做生意,即使只賣了一塊一尺的布也要判刑1.5年,若是賣了三匹布以上再加倍判刑,若是賣了15匹布以上直接流放,至於販賣兵器的直接絞刑。

對於外國商人也一視同仁,假若外邦商人私自越境與唐朝百姓交易同等罪行。因此唐朝時期建立了嚴格的互市的制度,對於互市貿易嚴格限制,所以想要做生意,必須在唐朝官方監督下的互市地點進行商業貿易。

同時每一個官方互市貿易區都安排至少兩級官吏進行市場貿易的管理,在西州的互市貿易區有低一級的“牙郎”,這個“牙郎”必須要懂得多國語言,以便幫助貿易雙方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由此可見唐朝對於經濟發展的支持和制度化!而西州的經濟就是在唐朝嚴格要求的背景下進行互市貿易發展的。

2,西州互市貿易的表現

在唐朝嚴格的互市制度下,西州即使地處邊境,但是依然按照唐朝官府的要求在執行互市規則,正如孟子所云:“不以規矩 不能成方圓”!

因此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西州的經濟發展得特別好。

第一,根據史料記載,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因爲貿易對象複雜和商品種類繁多,所以出現了幾十種貿易商行。

例如糧食行、彩帛行、駝馬行、牛行、皮毛行、鞍轡行、飼草行、靴鞋行、布衫行、鐵行、藥行、調料行等近百種商行,這些商行之中,很多商行多銷售的商品都是產自西州本土,例如賣谷麥的商行,主要就是把西州本土種植的大麥、小麥、稻穀、青稞等糧食作物銷售出去;

包括賣棉花的商行和賣布的商行以及賣果子的商行,他們都是經營西州本土的棉花,利用本土棉花製成布匹等;總之基本上西州有的物品都是以經營西州本土爲主。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第3張

所以就能讓在西州交易之後的利潤繼續保證本土各種產品的繼續種植和生產,讓西州本土的經濟持續快速地向前發展;若是隻靠外來物品,長此以往,成本太高也沒有多少商人會願意駐留。

因此西州在唐朝“屯田戍邊”的政策支持下,在老百姓的辛勤勞動下,讓西州本土的產品種類豐富,面對西州熱鬧的互市貿易平穩持續運行。

而且根據在吐魯番出土的文物,在西州互市貿易區連銷售房子的交易點都有。

通過這個商行的數據可以看出,首先是唐朝的商品經濟的確發達,因爲種類繁多,甚至可以說應有盡有;

其次唐朝的政策支持非常到位,否則邊境西州如何能把市場經濟發展如此局面;

其三是可以看出唐朝百姓的生活非常幸福,因爲有更多的人投身商旅;

其四可以看出唐朝的國力強盛,得以讓各外邦人在西州平安的互市貿易。

由此可見唐朝雖然有着嚴格的互市制度,但是並不是阻礙市場經濟發展,反而是讓唐朝市場經濟有序地向前推進,讓唐朝的經濟走向繁榮昌盛。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第4張

在唐朝嚴格的制度下,影響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價格。唐朝的市場商品價格在唐太宗和唐高宗年間最爲穩定。

所以百姓生活安居樂業、社會發展欣欣向榮,但是在武則天時期又出現物價上漲,導致唐朝的經濟出現一時的波動,直到唐玄宗時期,也是本文所講的唐朝中期。

因爲唐玄宗上位之後開創了開元盛世,當時全國基本上可以說是物產豐富,正所謂物以稀爲貴,當不缺時,供和求差不多時,自然而然地就會讓物價趨於平穩,因此在西州也是一樣的景況。

也如前面所說的,西州的互市商品有一半是來自本土,那麼本土生產的,又大大降低運輸成本,所以西州多物價也是極爲平穩。

當然任何時候任何市場,都會有機會的商品存在。

這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正常現象,特別是西州位於唐朝邊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帶着自己本國的獨有商品來到唐朝,那麼很自然地就會賣出高價。

例如香料、例如歐洲的奇珍異寶等都是屬於唐朝很難見到的物品,同樣唐朝的瓷器、茶葉等對於外邦人同樣是屬於稀有物品,所以也能賣高價,而且上等的瓷器和茶葉在本國境內一樣是高價銷售。

其實,通過唐朝物價穩定的幾個時期可以看出,影響物價波動幅度較大的原因是社會不穩定,民心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所以社會生產力下降,自然而然社會上很多商品就會稀缺,所以物價跟着就會出現大幅度變化。

西州市場經濟和絲路貿易

所謂絲路貿易,指的是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其中西州是唐朝絲路貿易線的重鎮之一,因爲西州是中原與西域的重要連接點(如同門戶般),同時西州往東可以直接進入河西走廊;

往西北可以越過天山到北部草原地帶;往東北,可以通過蒙古高原進入大漠深處;往西南,可以經塔里木盆地到達焉耆、龜茲、姑墨、疏勒等地。

因此西州城成爲唐朝絲綢之路的關鍵城市,是唐朝與西方國家陸上貿易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路貿易中主要的商品當然是絲綢排在首位,畢竟這是一條因爲絲綢交易纔不斷髮展而成的貿易路線。

唐朝中期的西州地區爲何如此繁華?當時的絲路貿易是怎樣的? 第5張

西方國家以及中亞地區的諸多國家都是因爲渴望中國古代的絲綢,所以他們不惜萬里迢迢帶着自己本國獨有的商品來到唐朝,與唐朝百姓交易絲綢。

例如中亞地區的國家會趕着一羣上等馬匹與唐朝交易絲綢或者是瓷器、茶葉等,因爲古代中國在戰場上最缺少上等戰馬!

例如歐洲的諸多香料通過絲路貿易進入到中國,而且歐洲人特別喜愛絲綢,把絲綢作爲極其高貴的物品來對待。

因此在大唐帝國的經營下,絲路貿易不僅讓西州在唐朝中期成爲西域最繁華的城市,更是通過絲路貿易,把東羅馬、大食、印度、波斯等地的玻璃、香料、藥材、犀角、象牙、馴象、獅子、駿馬、白鸚鵡、胡椒、白豆蔻等傳入中國古代的唐朝;而唐朝的絲綢、金銀器、漆器、竹器、瓷器、茶葉,以及造紙術等傳入到西方各國。

因此,西州作爲唐朝絲路貿易的重要樞紐城市,通過絲路貿易不僅推動西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是助力整個唐帝國的經濟發展!

綜上所述,唐朝中期的西州市場經濟極爲繁榮,而且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讓西州在唐朝中期成爲西域最繁華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