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元朝如此強大,爲何中期卻頻繁更換皇帝呢?

元朝如此強大,爲何中期卻頻繁更換皇帝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朝曾經建立起人類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但是他們只懂得打天下不懂的守天下,因此元朝國運不過百年就被推翻了。

對中國歷史有過研究的人都知道,元朝敗亡的真正原因在於其政治上的無能、腐敗以及對異族人的歧視。統治集團內部紛爭不斷,皇帝坐在皇位上卻不理朝政,不造福天下的黎民百姓,只圖享受眼前的榮華富貴。而手下的大臣更是不思進取,欺上瞞下。這樣一來,本來就不怎麼穩定的元朝政權更加的搖搖欲墜了。各地的民衆不斷起義,矛頭直指元朝政權。

元朝中期更換皇帝的次數令人咋舌,僅僅在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至1333年(元統元年)二十五年中就有三十六個人在帝位上坐過。他們這些人在位時間都非常短,表面上是個皇帝,實際上暗地裏都任由手下的權臣擺佈。皇帝成爲了實實在在的木偶,不能決策國家大事,這樣也造成了宮廷內的紛爭不斷,爾虞我詐的現象屢見不鮮。國家的經濟情況也是江河日下,廣大的貧苦百姓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其嚴重程度已經到達了不能忍受的地步了。一場醞釀了很久的民憤終於在中原大地爆發,農民揭竿起義,目的就是要驅除胡虜,讓漢人重新領導天下。

元朝如此強大,爲何中期卻頻繁更換皇帝呢?

而元朝在戰略上也沒有組織起強勢的反擊,長時間的停滯使得整個軍隊都變得戰鬥力不足。當中原地區的農民已經組織起來進行起義的時候,他們朝廷內部還在互相殘殺。所以說,元軍最後的戰敗,並非完全是軍隊能力的問題。朝廷沒有及時穩定經濟和沒有在政治上進行有效的改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反之,朝廷內部將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內部鬥爭上,對待他們真正的敵人卻不是那麼上心。兩耳不聞外界的動亂,更沒想到起義軍最終真的葬送了整個元朝。各路起義軍在地方上稱王稱帝的時候,朝廷也是束手無策,沒有采取戰略措施來進行打壓。充其量也只能是裝出威風的樣子發幾道詔書譴責一下罷了,再有就是動用雜牌的地方軍鎮壓一下而已,別無他法。各地的元軍因爲彼此之間的爭執也都是各自爲戰,各自佔據着自己的地盤互相之間沒有聯合抗擊起義軍,最終的結果就是被起義的農民軍隊各個擊破。

元朝如此強大,爲何中期卻頻繁更換皇帝呢? 第2張

這些在外受封的元朝將領不僅沒有爲國效力的決心和勇氣,相反地,他們一個個都只是守衛自己的領地,還存着趁着戰亂奪掉帝位的野心。這就足以證明元朝的氣數將近,朝廷覆滅已經爲時不遠了。

元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妥歡帖睦爾的在位時間算是他們這個王朝中時間較長的一位了。他前前後後一共在位三十五年的時間,正是整個國家處在風雨飄搖的階段,農民起義軍造反的浪潮在這一時期也達到了頂峯。國家正是需要有個大有作爲的皇帝出來力挽狂瀾的時候,偏偏卻是他這個無能懦弱的皇帝坐在帝位上任由手下的權臣擺佈,不懂得如何發號施令,往往是出爾反爾。已經公之於衆的命令卻時常要收回去,這樣一來各個地方上的元軍都不聽他的號令,不派遣軍隊出戰,都謀劃着將他從皇位上趕下去然後另立新君。

從古至今,無論是哪朝哪代,被別的政權替代之前自己內部總是會產生腐敗和爭權奪利這類的問題,這也可以說是國家滅亡的一種先兆。

皇帝和他背後的權臣的無能,直接導致了各地起義形勢從剛開始的低潮迅速轉入高潮期。他們沒有抓住攻擊的要點,僅僅是在那些無關痛癢的地方耗費大量的兵力和起義軍作戰,而在各個重要的關隘卻沒有精兵把守,使得起義軍隨隨便便就能掌握一個地方的樞紐。再有就是朝廷不斷換將,使得作戰方法毫無規矩可言,一個將領和一個將領帶兵打仗的方法不同,如此頻繁的換將只能將原有的作戰方案打亂重新再來,既消耗了自己軍隊的兵力,也給了起義軍喘息的機會

總的來說,元朝滅亡速度極快的原因就是由於朝廷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方法來制止起義軍的迅猛發展,相反還在自己的內部不斷搞分裂,給了起義軍足夠的時間壯大自身力量。再有就是元朝拒絕學習漢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經驗,沒有和漢族在文化、制度等方面進行合作。最後一點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朝廷裏上上下下都存在的貪污腐敗問題,“千里之提,毀於蟻穴”,怕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