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慎子:古代鮮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

慎子:古代鮮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先秦法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01引言

談起先秦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或許我們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韓非子,而今天,筆者爲大家介紹一位鮮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慎子。

慎子,名慎到,大約於公元前390年出生在趙國邯鄲。他是法家的創始人之一,也有人說,他並不是法家中人,而是道法家人。

因爲,慎子的思想不但有法家思想在其內,還有道家的思想在其中,甚至來說,道家思想是慎子的基礎思想。

但是,在歷史上,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爲其詩法家之人,其原因便在於,慎子“援道入法”,簡單來說,就是將道家的思想融入法家的思想當中,從而建立獨具一格的法家理論體系。

因而,慎子的思想理論我們大致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以道爲本,以法爲治”。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來講一講慎子的思想。

慎子:古代鮮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

02以道爲本

首先來說,將慎子歸於道家的最早記載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在《史記》中,司馬遷寫道:

“申子之學 ,本於黃老 ,而主刑名 ”

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慎子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天有明 ,不憂人之暗也 ;地有財 ,不憂人之貧也。”

這是記載於《慎子.威德》中的,相傳慎子著十二論,四十二篇,而目前流傳於世的只有7篇,《威德 》 、 《因循 》 、 《民雜 》 、 《知忠 》 、 《德立 》 、 《君人 》 、 《君臣 》 ,後世之人也主要是通過這七篇來了解慎子的思想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

言歸正傳,關於慎子的道家思想,其核心觀點便是認爲“天道”是客觀存在的。

正如上文記載,“天道”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觀點便是“因循自然”。

什麼意思呢?

通俗來講,就是要求人們在認識、熟悉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充分的利用自然規律。

而這一點也主要見於他的法家思想當中,我們在後文在詳談。

慎子:古代鮮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 第2張

那麼,說完慎子思想中的道家思想了,慎子又是如何援道入法,以道爲本的?

正如前文所說,慎子認爲天道是客觀存在的,那麼,天道的最大的特點便是在於“公”,在這裏,我們可以粗淺的將“公”理解爲公平公正,而天道只有做到“公”才能夠包容萬物。

那麼,問題來了,天道可以做到“公”,那麼,人道如何做到“公”呢?

慎子的方法是拋去主觀認識,建立客觀標準,而這個用來衡量一切事物的客觀標準就是“法”。

所以說,慎子的援道入法,我們簡單的理解爲以“老子之道”來說明“法”存在的合理性。

03以法爲治

通過對上文的敘述,我們所引出的便是慎子的“法”理論體系。

關於慎子的法理論體系,我們可以分爲三點來進行闡釋,分別是勢、法、術,這三者相互制約卻又相互補充共同構成慎子的法理論體系。

首先是勢。

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前文小小的提了一下,就是“因循自然”。

所謂的“因循自然”其實就是自然之勢,而慎子的勢除了自然之勢便是社會之勢了。

自然之勢我們很好理解,就是藉助自然的力量,比如舟船借用浮力可以飄在水面上,飛龍可以藉助雲彩飛向天空,這都是《慎子》中所舉的例子。

說完自然之勢,我們來講社會之勢。

社會之勢主要理解爲尊君貴勢,尊君,即將君主放在第一位,貴勢,即君主的權勢,簡單來講就是君主之勢一定要保證權威性,只有保證了君主的權威才能夠維穩社會秩序,可見,在慎子的法理思想中,肯定君主的統治地位是第一要義。

除此之外,在社會之勢中還摻雜着其他的觀點,比如,主張君主要順勢無爲。

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故事無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務爲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

這段話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臣子做好臣子該做的事情,而君王也做好君王該做的事情,這是一種秩序,一種規則,遵守了這種規則,才能治理好國家。

在後世,這一點也常常被人們當做管理學經驗來研究。

而爲了維持這種秩序,保護這種規則,就需要“法”的存在。“勢”與“法”是不可分割的。

慎子:古代鮮有人知的法家代表人物 第3張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聊法。

首先,法從何處來?

“法非從天下 ,非從地出 ,發於人間 ,合乎人心而已。 ”

慎子的觀點是,所謂的法律制度,不是天生地養的,而是因“人”而產生的。

因而,慎子的法理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自爲”的基礎上的。

慎子認爲,人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而正因如此,人與人之間會爲了物質利益而爭鬥,進而會引發社會動亂。

而爲了避免動亂的產生,就需要一個約束的東西,即法。

而明確了“法”的重要性之後,便是立法。

在立法方面,慎子的主張較多,筆者挑選一個比較重要的來講一講。

那便是,慎子認爲一個國家要有“常法”,也有有“變法”。

所謂的“常法”就是指治國的法律要有一定的穩定性以及權威性,而所謂的變法就是指一個國家的法要根據國家社會的發展不斷的進行改動和完善。即:

“故治國無其法則亂 ,守法而不變則衰。”

總的來說,慎子將“法”擡升到治國之根本手段上,他認爲,如果統治者想維護社會穩定,那麼,就一定要有法。

當然,統治者也不能隨意制定法律。

“法者, 所以齊天下之動,至公大定之制也。”

文章的最後,我們就來講一講術。

在這裏,術主要是爲馭人之術,慎子的馭人之術有兩點,我們簡單概括一下,一是,君主要熟悉自己的手下官員,瞭解他們的長處,以此方便治理國家,二就是君王要量才而用,而不是通過簡單的盡忠與否來判斷能否任用。

04總結

總結一下,筆者在這篇文章中簡單的的介紹了因循、尊君、貴勢、尚法等慎子的思想理論。其實,慎子的思想理論還有很多,但是由於筆者能力不足,就暫時介紹這些。

有人說,慎子的思想“雜而有主”,而這主便是法家思想。所以說慎子的思想以法家思想爲核心內容,不過,如果有讀者想要了解慎子的思想的話,個人建議先從其道家思想入手。

最後,以上是本人對慎子思想的簡單理解,如有不對,還望多多指正。

參考資料:《先秦學術概論》呂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