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嘉靖帝二十七年不上朝,爲什麼明朝還能照常運轉?

嘉靖帝二十七年不上朝,爲什麼明朝還能照常運轉?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厚熜,即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四十五年,年號嘉靖。他是明憲宗第四子興獻王朱祐杬次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朝皇帝幾乎個個都是有故事的人,每個人都很傳奇,而嘉靖則是其中最奇葩的一個。他的奇葩在於他跟萬曆一樣,二十七年不上朝,然而大明朝不僅照樣運轉,而且還出現了嘉靖中興。

嘉靖十五歲即位,他的皇位完全源於一場意外,明武宗駕崩,他沒有子嗣,武宗近支皇室,也就是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即位。這個15歲的孩子剛踏進皇城,給了那幫重臣一個下馬威,朱厚熜要求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爲興獻帝,生母爲興國皇太后,當時朝政和話語權在楊廷和手裏,他當然不能坐視不理,讓一個孩子做出這麼無視祖宗禮法的事情。

朱厚熜圍繞“宗法意義上的父親”跟羣臣展開舌辯,羣臣發現,他們加起來也說不過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朱厚熜不卑不亢,有理有據,言辭犀利,舌戰羣儒,比當年的諸葛亮威風多了,最終成功壓制羣臣,穩固了自己的地位,這個歷史事件被稱“大禮議之爭”。

嘉靖帝二十七年不上朝,爲什麼明朝還能照常運轉?

這場辯論最重要的意義似乎更爲深遠,打擊了以楊廷和爲首的文官實力,加強了皇權。朱元璋剛上位時就削弱了相權,目的就是加強皇權,後來文官和宦官權力漸大,威脅到皇權,三權角逐導致政令不暢,互相掣肘。朱

厚熜還沒坐上龍椅,就狠狠地打了文官的臉,坐上龍椅後,開始削弱太監的實權。當時司禮監是管奏摺批閱的,他們“票擬”處理意見,再拿給皇帝看,說實話這個皇帝有沒有都一樣,反正太監把方案都寫好了。此外還有各地鎮守的太監,裏呼外應,造成宦官掌握一定權柄,這種狀況是嘉靖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召回了在外鎮守的太監,又架空司禮太監的權力,讓他們成爲一種擺設。內閣首輔楊廷和是明朝呼風喚雨的人物,嘉靖的即位就是他的提議,倒黴的楊廷和沒活過三集,就讓嘉靖聯合張璁扳倒了。

借力打力,是嘉靖帝王之術第一個方法。嘉靖是明朝皇帝中帝王之術運用得最好的。朱元璋雖然也有帝王詐術,但他親歷親爲,也不是一等的聰明人。嘉靖是最精明的皇帝,他手下養了一大堆聰明人,一堆“腦子”,嘉靖讓腦子制衡腦子,聰明人牽制聰明人,一邊施展帝王恩惠,一邊讓他們互相爭鬥,他精明到可以看透每個人的小心思,然後利用他們的貪慾,來爲手中的皇權服務。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這些都是一流的聰明人,但他們不管是忠是奸,都心甘情願爲嘉靖辦事,爲帝國效忠,而且都願意全力以赴,這就是嘉靖的本事了。

一個領導者最大的能力,不在於他個人的能力,而在於他的情商,他究竟有多大能量能讓手下聰明人,都像蠢人一樣爲他賣命?這纔是他真正的能力。明朝的內閣很牛,權力很大,可以自己看奏摺自己批閱,小事直接給辦了,不麻煩皇帝,大事把奏摺“彙總”一下,拿給皇帝看。實際上皇帝看到的是真相呢?還是內閣希望皇帝看到的“真相”呢?在這樣的政治體制下,嘉靖依然能將大部分權力抓在手中,他不斷玩弄帝王權謀,在內閣官僚中製造矛盾,時而給他們出個謎語,讓他們疲於奔命,揣測生意,時而讓他們彼此誣告,互相拆臺,他在後面玩得很高興。可以說嘉靖一朝,皇權達到了頂峯。

嘉靖帝二十七年不上朝,爲什麼明朝還能照常運轉? 第2張

那麼嘉靖不上朝的27年,是如何控制朝政的,有內閣,有那些聰明的內閣官僚還有司禮監,沒有嘉靖上朝,明朝機器照樣運轉。比較詭異的一點是,嘉靖其實有參與朝政的,而且是以一種更爲奇葩的方式——猜謎語。這點嚴嵩最有發言權,因爲他被害得最慘。嚴世蕃是嚴嵩的兒子,嚴嵩一開始對這個作品並不滿意,他不僅胖而且矮,還”眇一目“,科舉也沒考上,靠父親的關係當官混口飯吃。但這個人有個絕招,猜謎語,他能猜出皇帝的任何謎語,而且能巧妙作答,每次都讓嘉靖帝眉開眼笑。

不僅如此,嚴世蕃過目不忘,嘉靖就夠聰明的,他從下博覽羣書過目不忘,嚴世蕃比他還聰明,嘉靖遇到生澀的問題就會寫紙條問內閣羣臣,羣臣不知道啊,羣臣哪知道,他們只背了考試的部分,嘉靖老出超綱題。但嚴世蕃都知道,他專門背了超綱的,考試他背不過,不考的他全能背過。嚴世蕃在紙條寫上答案在某頁某捲上,結果果然是這樣,嘉靖對他越發器重。聰明的嘉靖可以靠情商統治聰明人,將皇權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但遇到更聰明的,他就是那個被看透、被利用、被操控的人。

嚴世蕃是嘉靖帝最大的Bug,也是明朝最大的蛀蟲。嚴世蕃知道皇帝喜怒哀樂,洞悉了皇帝的人性,他想升水的官就升水的官,想殺誰,只要激怒嘉靖帝就可以辦到。在嘉靖帝聰明用盡的後半生歲月裏,他其實已經變成自己聰明的傀儡,而朝政卻是掌握在嚴嵩和嚴世蕃手裏的。這纔是嘉靖帝真正的悲哀,聰明一世,卻以愚蠢而作爲一生的詮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