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蘭亭序字帖真跡 蘭亭序書法賞析

蘭亭序字帖真跡 蘭亭序書法賞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是東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文集序。

作品簡介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爲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蘭亭序字帖真跡 蘭亭序書法賞析

  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爲是最接近原本的複製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創作背景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因王羲之曾任右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衆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書《蘭亭集序》等。是東晉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爲“書聖”,與兒子王獻之合稱“二王”。

蘭亭序字帖真跡 蘭亭序書法賞析 第2張

  王羲之畫像

影響

作爲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爲是經典傑作,有“行書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王書真跡據傳已被唐太宗作爲殉葬品,宋朝陸游在古詩《跋馮氏蘭亭》中因此感慨道:“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此本得其骨,殊勝蘭亭面。”

唐太宗得到真跡時,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臨摹翻刻,分賜皇子、近臣,世稱“唐人摹本”。今存的摹本以“神龍本”最爲著名,該帖共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頗得原本神韻,被認爲是最好的摹本。石刻則首推“定武本”,傳唐歐陽詢據右軍真跡臨摹上石,北宋亡,石亦散失不傳,僅有宋拓本及翻刻本傳世,由於宋初收藏者曾在原石上將“湍、流、帶、左、右”五字刻損一二筆暗記真僞,拓本便有損本和不損本之分,定武蘭亭真本(柯九思舊藏本)以及獨孤本屬損本,吳炳藏本屬不損本,損本反爲真本,然而獨孤本後遭火災,唯存三小片,因此定武蘭亭真本是目前僅存完整的原石拓本。

 後人評價

《永樂大典》的主編解縉在《春雨雜述》中稱蘭亭序:“右軍之敘蘭亭,字既盡美,尤善佈置,所謂增一分太長,虧一分太短。”

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稱:“右軍《蘭亭敘》,章法爲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如,皆入法則,所以爲神品也。”

五大摹本

蘭亭八柱第一:蘭亭集序天曆本(唐,虞世南)

蘭亭八柱第二:蘭亭集序米芾詩題本(唐,褚遂良)

蘭亭八柱第三:蘭亭集序神龍本(唐,馮承素)

蘭亭領字從山:黃絹本蘭亭(唐,褚遂良)

蘭亭石刻拓本:定武蘭亭真本(唐,歐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