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宋爲什麼實行“守內虛外”政策?有什麼用意

北宋爲什麼實行“守內虛外”政策?有什麼用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太祖及其後繼者大多按“守內虛外”的方針進行軍事部署,將大多數禁軍駐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區,而邊境上卻只有少數禁軍駐防。當時,開封內外,兵營列峙相望。宋初統治者爲什麼要採取“守內虛外”的政策呢?

      首先,“守內虛外”是當時北宋消滅割據、抵禦外患的需要。一方面,北宋建立之初,全國還有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割據政權的存在。爲消滅這些政權,宋太祖趙匡胤及趙普等人在充分估計自身軍事、經濟實力的基礎上,經過再三權衡、深思熟慮,確定了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戰略。爲此,北宋政府便集中重兵、選派宿將,守衛北部要點。開封以北地勢遼闊、平坦,北宋政府駐重兵於京師及附近,既有利於應付北方邊境及各地之急,又可防止“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現象的出現,正如宋史“兵志”一稱:“禁兵者……皆以守京師,備征伐。”這樣,在任何情況下,皇帝隨時都可調用禁軍。另一方面,北宋定都開封,而開封地處平原,不像洛陽、西安、北京那樣有山川之險,加上此時遼國勢力蒸蒸日上,幽雲十六州的割失,更使北宋失去了抵禦契丹貴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因此,要抵禦邊患,北宋只能以兵爲險,駐重兵於京師,以成強幹枝弱之勢。

其次,“守內虛外”是當時北宋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需要。宋太祖親眼目睹五代各國的交替情況,自身也靠兵變取得政權。所以,宋太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籠絡和防備內部問題上,沒有足夠的決心來解除外患。他首先考慮的便是如何保持穩定並擴大統治基礎進而加強集權,尤其是軍權。當時,北宋的軍隊有禁軍、廂兵、鄉兵、藩兵,禁軍不僅人數衆多(佔兵額半數以上),而且還是全國各地精心挑選出來的,是當時主要的武裝力量。如果還是精兵佈滿天下,則就地稱亂的局面仍還有可能出現。因此,宋太祖要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叛亂,就必須牢牢地控制、掌握禁軍。史書雲:“太祖鑑前代之失,集精銳於京師。”由此可見,宋太祖將禁軍駐防在京師,是總結前代之失、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北宋爲什麼實行“守內虛外”政策?有什麼用意

再次,“守內虛外”是當時激烈的階級矛盾的產物。宋太祖是靠兵變取得政權的,沒有親眼目睹農民戰爭的威力,因而他不僅沒有采取措施去緩和階級矛盾,反而使矛盾不斷激化。其一,北宋通過科舉制、恩蔭制等途徑,大肆扶植地主階級,給他們種種優厚待遇,以換取他們的支持。其二,北宋不僅繼承了唐末五代以來的大部分雜稅,而且還採取“不抑兼併”和“田制不立”的政策,縱容地主階級兼併農民土地,使土地兼併空前發展,階級矛盾迅速激化。其三,由於地主階級逃避差役,北宋政府大大加重了農民的差役負擔,甚至有的地區出現“下戶半曾差作役”的狀況。其四,北宋政府還把沉重的官俸、軍費開支及後來的“歲幣”負擔轉嫁到百姓身上,大肆壓榨人民。在這種“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的情況下,北宋的階級矛盾一開始就十分尖銳,農民起義和農民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這使北宋統治者感到十分恐懼。正如宋太宗所說:“外擾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爲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歐陽修也說:“夷狄者,皮膚之患尚可治;盜賊者,腹心之疾深可憂。”可見,北宋統治者一直擔心人民的反抗鬥爭,時刻防備人民起義。所以,爲鎮壓人民,鞏固地主階級統治,駐重兵於京師以防不測,是北宋當時的形勢所需。

最後,“守內虛外”與當時北宋對遼戰爭的失敗也有密切關係。北宋初年,爲收復幽雲地區,宋太宗曾於979年和986年兩次大規模對遼用兵。但由於各自爲戰、策略失誤等原因,經過高梁河和岐溝關等戰役失敗後,北宋統治階級逐漸失去了進取決心,朝臣中也存在普遍的恐遼病,統治者因而放棄了收復失地的計劃,把政策重心重新轉向對內,對遼採取消極防禦的政策,即在雄州、莫州、霸州等邊境地區或修塘堰、開水田,或種植榆林、柳林,以防備契丹騎兵的進攻。後來的“澶淵之盟”便是“守內虛外”的產物。

北宋的“守內虛外”政策,在當時對鞏固統治、防止及鎮壓人民起義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卻成爲契丹、西夏及後來的女真貴族屢次進攻北宋的重要因素,最終導致了北宋的滅亡,這是地主階級的腐朽性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