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南宋有沒有延用北宋的“守內虛外”策略?

南宋有沒有延用北宋的“守內虛外”策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有沒有延用北宋的“守內虛外”策略?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守內虛外是北宋立國到滅亡以來一直執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守內虛外簡單來說,就是將關注重點更多地放在內部,防止將領擁兵自重,同時放鬆對外的防備力度。

宋經過唐破滅後的五代十國,即“樑唐晉漢周”五個中央朝代和北漢等十多個小國家。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有兵權的人就可以自立爲帝。

後晉、後漢、後唐的建立者,無一不是前代的統兵大將。甚至宋的建立者趙匡胤也是擁有了後周的兵權,才建立了宋朝。

爲了防止宋朝重蹈後轍,趙匡胤採用“杯酒解兵權”的方式解除將領兵權,又採用“守內虛外”的國策防止他們重新拿回兵權。

那麼北宋滅亡後,南宋是否也執行了這個國策呢?按現在史學界的普遍看法,南宋繼承並實行“守內虛外”政策直到南宋滅亡,但實際上,南宋並沒有完全按照北宋那樣來執行。

這一點從南宋扛住金、蒙古的壓力並堅持了一百五十餘年就可以知道。南宋的實力不如北宋強大,面對的敵人卻遠比北宋兇惡。

南宋有沒有延用北宋的“守內虛外”策略?

如果真的照搬北宋的“守內虛外”政策,放鬆對外防禦,怎麼能保持與北宋幾乎相等的國祚呢?

一、守內虛外的內容

既然要探討南宋是否承襲了北宋的“守內虛外”國策,就必須要了解守內虛外的具體內容。

如果不能知道“守內虛外”是什麼,自然也就不能分析北宋南宋爲什麼要執行該政策,以及雙方所面臨的情況與執行程度上的不同。

1、什麼是守內虛外

“守內虛外”是北宋王朝的基本國策,它對北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由於五代的建立者都是前代的統兵將領領兵起義,包括北宋建立者趙匡胤本人也是如此,北宋便認爲外部敵人和內部叛亂相比危害性更小,因此將精力更多地放在國內。

南宋有沒有延用北宋的“守內虛外”策略? 第2張

北宋的冗官雜官極多,一個職務往往要拆分成許多的職位來負責。可以一個人做成的事情也往往要分給幾個人去做。

這樣分權的目的就達到了,政治上分權的舉措,好處很明顯,就是防止某些人大權獨攬,產生異心。

2.守內虛外帶來的危害

壞處同樣明顯,建立多套班子,所需的俸祿支出成倍增長不說,有利益時每個人都要爭着分一杯羹,出現問題則互相推諉扯皮。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普通職位尚且如此,武官就更甚。前面的冗官分權尚不必說,北宋的將領隔一段時間就要換一支部隊統帥。

力求做到“將不知兵,兵不擁將”,同時還要派出宦官作爲監軍,分走將領一部分的權力用以制衡。

每當大軍征伐,必有來自宮內的宦官前往作爲監軍。將領只有戰時指揮權,且基本沒有“臨機設變”的權力,怎麼打都是中央說了算。

我們經常詬病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但在將領和兵士不一心,不相知,又有不懂兵法的宦官們對將領指手畫腳、旁牽掣肘的情況下,北宋軍隊的戰鬥力自然沒法提高了。

邊境的守兵,爲防叛亂往往佈置的人數雖然不少,但分散了許多。例如宋仁宗時,河北的守軍大概有四十萬人,但分成了近三百支。

經濟上,北宋將經濟權全部收回中央,斷絕地方叛亂的經濟基礎,使封疆大吏聽命於中央,聽命於皇帝。

政治軍事經濟三管齊下,“一兵之籍,一財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爲之也。”

二、南宋不徹底實行“守內虛外”政策的原因

“守內虛外”作爲北宋的基本國策,在南宋也當然實行。畢竟當時的人根本不會覺得有“北宋南宋”的區別。

無非是皇帝被俘虜後新皇帝在江南繼續統治而已。但我們之前已經下過結論,南宋並沒有像北宋那樣執行守內虛外政策。

1、國家形勢不同

北宋承繼五代,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因此不得不說,南宋建立,距離北宋開國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禮儀教化已經普及得差不多。

人們也早已將大宋王朝認作正統,不會再有人會生出“皇帝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的想法。

再加上分權、監軍等政策一直在施行,國家沒有那種需要忌憚的將領,因此在內部形勢上,南宋無須着急、嚴苛地推行守內虛外政策,再有就是外部形勢。

北宋時,宋朝佔有中原大地,燕雲雖然一直沒有收復,在對遼、金中處於守勢,但所能調動的資源非常龐大。

而且北宋面對的主要敵人遼、金、西夏,壓力都不算很大。南宋就不一樣了,徽欽二帝北狩後。

南宋丟失了河北、關中等膏腴之地,稅收減少,加上對付的是蒙古這樣的敵手,南宋不得不將戰略重心由內轉移到外。

無法再把大量的資金用於對內監視。因此,守內虛外的政策也不能推行。可以說,是蒙古的強大逼迫南宋不能着力於守內虛外。

2、軍事力量的經營

爲了對抗金國和蒙古,守住自己的統治,南宋必須培養有強大戰鬥力的部隊。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將領正是一支軍隊的主心骨,歷史上沒有哪支驍勇彪悍百戰百勝的軍隊,有一個草包一樣的指揮官。

而如果繼續遵從之前的政策,將不知兵,兵不附將,是沒有辦法做出一支凝聚力強、戰鬥力高的部隊的。

因此,南宋放鬆了對軍隊的管控,以將領名字命名的軍隊越來越多,最著名的就是岳飛創建的“岳家軍”。

岳飛與岳家軍的強悍筆者無須贅述,而這也是南宋在守內虛外方面妥協的結果。

在與金的相持中,荊襄、川蜀和兩淮戰場最爲重要。尤其是兩淮之處,正對金國南下之地。

故在這裏南宋佈置了大量精銳部隊,史載“國之精銳,盡在兩淮”乾道年間,南宋在此地的駐軍超過十萬人。

荊襄、川蜀雖然稍次於兩淮,駐守的兵力同樣超過五萬。“蜀——荊——淮”這一道防線之中,部署了大量兵力。第二道重要的防線就是長江天塹,宋朝訓練了大量水軍。

《宋史》上說“水軍之制大加於前者(北宋),蓋以南渡之後,江、湖、淮皆爲邊境故也。”

與陸軍相比,南宋的水軍不僅數量多,戰鬥力也較高,在與金國乃至後來的蒙古作戰之中,都成功地遏制、擊退了對方。

直到張弘範在長江上擊敗文天祥後,南宋已經基本宣佈滅亡,因爲國都建康已經擺在對方面前,而南宋是守不住的。南宋對軍事力量的經營,是南宋部分放棄“守內虛外”政策的佐證。

3、南宋對邊防的重視程度

南宋出於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將大量軍隊駐守在北方邊境,因此也要花費大量的經費。

宋高宗曾說“天下財賦,十分之八耗於養兵”。在留正給皇帝的上疏中也提到“國家財賦用於養兵者,十之有八也。”

北宋由於“守內虛外”的國策,在國都汴京的禁軍不僅在質量上超過邊防軍,甚至在數量上超過全國各地邊防軍的總和。這也導致北宋明明國力不弱,卻在對外戰爭中頻頻失利。

到了南宋,朝廷不得不將精銳部隊大量部署在北方邊境。《宋史》載:“乾道三年。

國中兵三十二萬三千三百一人,建康、禁中守備者五萬一百七十四人。”南宋的主要軍事壓力來自外部,故將大量軍隊用來對付外敵。

對於南宋來說,內部叛亂不過是“疥癬之疾耳”。北方少數民族纔是“腹心大患”,在這樣的局勢下。

兵力、錢糧都優先供給對外戰爭,北宋的“守內虛外”政策,又怎麼能在南宋實行得好呢?

這時的守內虛外,多半已經是一個空殼,實質上已經是可以拋棄的東西了。因爲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加上南宋皇帝在對統兵將領的控制所需之下才得以保留。

事實上,明朝也有派宦官監軍的傳統,對於南宋來說,“守內虛外”着實不是一件要緊事了。

總結:

自北宋開始實行的基本國策“守內虛外”,意圖在於減小其他官員的權力,集中權力到皇帝手中。防止地方叛亂,從而降低地方將領對兵衆的管控能力。

到了南宋時,“守內虛外”政策只是部分施行,其執行程度不能與北宋相比。原因在於形勢的不同。

北宋剛剛經歷五代亂世,人們道德觀念淺薄,國家面臨的內部威脅比外部威脅大,因此守內虛外政策得以不遺餘力地推行。

到了南宋,一方面人民已經教化,宋作爲正統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另一方面由於資源匱乏和外部壓力,使得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成爲頭等大事。

因此南宋必須建立強大的軍隊,對將領的管控勢必要放鬆。這也是南宋不能像北宋那樣執行守內虛外政策的原因。

在南宋時,守內虛外雖然存在,但也只剩下一個空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