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解密明朝的馬政:爲何成爲大規模動亂的導火索

解密明朝的馬政:爲何成爲大規模動亂的導火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前看《西遊記》,玉皇大帝讓孫悟空做一個餵馬的弼馬溫,很替猴子生氣。人家那麼大能耐,讓人家去當飼養員,擱誰心裏能舒服?但如果你瞭解歷史就會發現,弼馬溫雖然地位不高,但養馬卻是一等一的大事。《西遊記》成書的明朝時代,甚至全民總動員,一些地區家家戶戶都要爲政府養馬,一時間萬人矚目,議論紛紛。養馬是主流話語的一部分,關注養馬,就是向主流話語靠攏。

朱元璋登基後設立了很多規矩,搞了好多新舉措。比如,他認爲馬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匹的多少決定着國力的大小。應該說,這種判斷有一定道理。明朝建立三十多年後,全國的馬匹存量才兩萬三千七百多匹,數量之稀少,難以想象。

明朝以前,政府的馬主要靠官府自養。朱元璋開始,百姓養馬就像納稅一樣,成爲重要義務。其飼養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官府交給你一匹母馬(騍馬),明年你必須交一匹小馬。母馬不死你就得年年交幼崽。但誰能保證母馬年年懷孕,且必須生產呢?官府不管那一套,你交不上,就得賠償。這就相當於官府存款在你這裏,年年收取旱澇保收的利息。又比如,官府把良馬寄養在你的家中,有了差池,原價賠償。但誰能保證馬匹沒個頭疼腦熱,生老病死呢?官府不管那一套,馬匹比你祖宗還金貴,後果自負。

解密明朝的馬政:爲何成爲大規模動亂的導火索

百姓養馬基本沒什麼回報,而馬匹又很貴,動輒二三十兩甚至五六十兩,相當於一般中等家庭全年的收入。爲了減少老百姓的負擔,官府採取“輪養”政策,一家養不起,左鄰右舍湊一塊,十來戶養一匹馬。怎麼樣,皇帝多體貼百姓,這樣你們就可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羣策羣力,取長補短。但鄉民可沒皇帝想象的那麼善良,實際操作中,誰的弟兄多,勢力大,誰就不用出錢出力了;誰家裏窮,孤兒寡母誰就多幹活兒,不服來戰!這樣一搞反而增加了窮苦人的負擔。朱元璋知道後很生氣,指示嚴查,並下了一道命令,說自己本意是好的,被底下人搞歪了,鄉民們良心大大壞了,“有傷風化”,如果孤老病殘孤兒寡母被逼養馬,有權將爲首作惡的人綁縛京城,將其全家發配邊疆。說來挺嚇人,但貧弱者本來就被欺負,誰還有膽量有能力把惡人綁縛京城?所以最後沒有一個惡人被綁縛京城。

百姓義務養馬不算完,還得送到管理馬政的機構太僕寺進行驗收。動輒幾十裏地幾百裏地,人困馬乏精疲力盡,人吃馬嚼費用不少,到了目的地,太僕寺的老爺們要嚴格查驗啊,查完告訴你不合格,怎麼來的怎麼回去。據說當時的退貨率達到百分之四五十。白養一年不說,還得賠上人家一匹馬。爲減少損失,他們只好湊錢賄賂查驗官,放自己一馬(“放人一馬”合着是從這兒來的)。收了錢,查驗官心裏舒服了,老百姓交來的馬也就合格了。你算一算,裏裏外外老百姓得付出多少代價。

太僕寺這麼幹,地方官不高興了。地方官負責向老百姓收稅,老百姓忙着養馬耽誤了種地,交不上公糧怪誰?地方官要求百姓專心種地,太僕寺要百姓專心養馬,上頭本想一魚多吃,但廚師爲爭奪原材料打起來了,一個要紅燒,一個要清蒸。中國的官員自古就是有利的事都搶着管,無利的事爭先恐後地推,百姓這塊肥肉誰都不肯放。雙方互相告狀,官司一直打到最高層。皇上也沒辦法只好和稀泥。和來和去,最後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田賦勞役本是老百姓已經習慣了的負擔,朱元璋創造性地搞出“馬政”,併疊牀架屋地設置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管理機構,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這些官老爺要吃要喝要領工資還要剋扣勒索,個個都是養不肥的吸血鬼,老百姓忍無可忍,有的消極反對,有的揭竿而起,社會矛盾越來越激烈,終明一朝遺患多多。吳承恩在《西遊記》中設計弼馬溫這個情境,或許是有言外之意的:你再叫我養馬,我就大鬧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