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德國之聲歷史 德國之聲歷史百科

德國之聲歷史 德國之聲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德國之聲,德國的對外廣播電臺之一,外文名德語叫做Deutsche Welle,簡稱DW,成立時間是在1953年5月3日,電臺地址設在科隆。它的主要職責是“向外國聽衆全面介紹聯邦德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在重大問題上表明聯邦德國的立場”。

概況

德國之聲從1953年5月3日開始廣播節目,至2003年主要的駐地在萊茵河畔的科隆。2003年值德國之聲成立50週年之際,德國之聲的廣播部和網絡部搬遷到德國舊都波恩以前的政府區。德國之聲的電視節目在柏林製作。

資金出處

總體來說,德國之聲的資金來自於納稅人,每年德國之聲從德國聯邦政府得到撥款。也就是說,德國之聲的經費並非來自廣播電視用戶的收費。在有限的範圍內德國之聲可以提供一定的廣告時間。

2003年,德國之聲的經費大約爲2.77億歐元。經費支出的具體詳情記載於每年的年度報告之中。德國之聲的目標和計劃也在中期計劃報告中詳細說明。自1999年以來,聯邦政府不斷縮減開支,德國之聲也受到影響,不得不採取裁員,縮減短波廣播語種等一些節約措施。但是,德國之聲也看到因特網發展的前途,並逐漸擴充德國之聲網站的內容和語種,並開發除新聞之外其他的因特網服務項目。

歷史

德國之聲歷史 德國之聲歷史百科

  波恩的德國之聲播報中心(背景大樓是德國郵政大樓)

德國之聲歷史 德國之聲歷史百科 第2張

  德國之聲女播報員在德累斯頓

德國之聲歷史 德國之聲歷史百科 第3張

早在1924年就出現了“德國之聲有限公司”,這是一個德國所有地區的廣播聯合機構,座落在柏林。但是這和1953成立的“德國之聲”毫無干系。德國之聲於1953年5月3日首次以短波播出德語節目。當年的德國聯邦總統特奧多爾·豪斯向“在全世界的同胞們”問好。幾周之後,也就是1953年6月11日,德廣聯的成員簽署合約成立共同的德國之聲短波節目。這個節目首先由當年的北德廣播公司負責,之後又由座落在科隆的西德廣播公司接管。該公司的臺長對德國之聲的節目負責。一年之後,德國之聲啓動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節目。

1960年通過立法“德國之聲”正式成爲獨立的廣播電臺。1962年起,德國之聲陸續擴充其他語言豐富廣播節目。1990年,隨着兩德統一,原民主德國的柏林國際廣播電臺終止對外廣播。該電臺的一些工作人員和其播出頻率和播出設備被德國之聲採納。

兩年之後,也就是1992年4月1日,德國之聲在柏林以德語和英語播出DW-TV電視節目。該電視節目通過衛星播出,在以後的幾年內不斷擴充。現在德國之聲共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爲DW-TV(英語頻道,面向全球播出)、DW-TV Arabia(阿拉伯語頻道)、 DW-TV Latinoamérica (拉美頻道,以西班牙語播出)、DW-TV Amerika(美洲頻道,每天播出20小時德語節目和4小時英語節目)和DW-TV Deutsch(亞太頻道,以德語播出)。

1994年,德國之聲以的網址推出網站,這在德國所有公法性的媒體中開了首例。

2003年德國之聲從科隆遷址到波恩。據2002年德國之聲年度報告中報道,此次搬遷的費用爲1500萬歐元。

現況

經費削減對德國之聲造成很大的影響。2004年,削減的金額就達到了75萬歐元。德國之聲重新進行內部結構重組,並調整節目的方向和重點,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政治氣候和媒體市場的需求。最近,通過立法,德國之聲的網站DW-World正式與廣播、電視並立,成爲德國之聲多媒體的三大支柱之一。德國之聲網站的重點語言是:德語、英語、華語、俄羅斯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阿拉伯語。德國之聲2014年上任臺長是彼得·林堡( Peter Limbourg )。德國之聲已於2011年10月30日停止除非洲、亞洲以外的短波廣播。

部門

中文部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成立於1965年3月7日,目前有近20名工作人員,並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一個通訊員網絡。德國之聲中文部通過信件、電話、電郵與聽衆聯繫,並於2006年開通手機簡訊平臺。

中文廣播

中文廣播每天通過互聯網向全球各地的華人用國語播音60分鐘。德國之聲中文節目以國際時政爲主要內容,此外還有文化地理歷史等專欄節目。

亞洲廣播

德國之聲在斯里蘭卡、新加坡、韓國都建有發射臺,斯里蘭卡的發射臺設在亭可馬裏(Trincomalee),有一部400千瓦中波發射機,3部250千瓦的短波發射機,新加坡的發射臺有100千瓦的短波發射機,韓國的金堤發射臺有250千瓦的短波發射機。

參見

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