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英聯邦國家 英聯邦成員國

英聯邦國家 英聯邦成員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聯邦,外文名叫做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成員國數量53個,成員大多數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爲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簡介

英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個國際組織,由52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爲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爲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基於其歷史淵源,雖然其正式名稱直譯是“國家聯邦”,漢語中一般仍稱爲“英聯邦”或“共和聯邦”(新馬地區)。英語裏,一般通稱爲“the Commonwealth”(“聯邦”),此外在非英聯邦國家亦稱爲“British Commonwealth”(“不列顛聯邦”),用以區分世界其它聯邦或邦聯。

英聯邦國家 英聯邦成員國

  英聯邦國家

組成

祕書處

英聯邦國家 英聯邦成員國 第2張

  英聯邦會徽

英聯邦沒有書面章程,也沒有中央政府。1965年,各成員國政府首腦決議在倫敦設立祕書處。英聯邦祕書處是英聯邦的行政機構,同時也承擔各成員國間交流和協商的工作。

主權國

各個主權國都是自願加入英聯邦的,也可隨時退出英聯邦。附屬國在獨立後可自行決定是以主權國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承認)留在英聯邦還是退出英聯邦。

各個獨立的成員國都是由其民選政府管治,內政和外交完全獨立。

英聯邦的現任元首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兼任,是成員國自由和平等聯合的象徵。2018年4月21日英國王儲查爾斯獲批准繼任下一任英聯邦元首。

除了有自己君主的成員國(如馬來西亞)和實行共和制的成員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其他所有成員國的女王,總督代表她出駐在這些成員國(英國除外)。女王根據相關成員國政府的推薦任命總督。成員國之間互派高級專員(不是大使)爲外交代表。

各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定期在不同地方舉行會議。但這些會議只是供他們交流意見和商討問題,所做決策對英聯邦成員國沒有約束力。

附屬國

尚未實現完全自治的領地成爲附屬國。英國的附屬國基本上全部都在逐步走向全面自治,它們擁有獨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統。除了英國附屬國之外,還有一些受其他成員國管治的領地。

職能機構

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前身爲帝國會議,1944年易名爲英聯邦總理會議,1975年改現名。通常兩年舉行一次,以前一直在倫敦舉行,1966年起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由東道國政府首腦主持。會議不通過決議,會議發表的總原則對成員國無約束力。

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1978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討論共同關心的地區性問題。

英聯邦部長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的有教育部長會議,衛生部長會議、司法部長會議和電信部長會議;不定期舉行的有貿易和經濟會議、青年會議、工業合作會議、農業會議等。

英聯邦祕書處:1965年成立,負責組織成員國間的協商和合作、交流情況、組織會議等。祕書長每五年改選一次,可連任。

英聯邦基金會及其他組織:英聯邦基金會成立於1966年,1983年改組成一個國際基金組織,資金由成員國政府提供,用於推動英聯邦內專業及其他非政府間的更密切的合作。英聯邦研究所主要靠英政府資助,通過舉辦展覽、講座、放映電影、開放圖書館等活動促進人們對英聯邦的瞭解。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組織,如英聯邦議會協會、英聯邦新聞聯盟、英聯邦廣播協會、英聯邦青年交流理事會、英聯邦體育運動聯合會和英聯邦藝術協會等。

國際影響

英聯邦國家 英聯邦成員國 第3張

  英聯邦運動會

英聯邦在極大程度上是大英帝國的延續。這個帝國曾經覆蓋了世界1/4的領土。岡比亞退出後,該俱樂部仍有53個會員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尼日利亞、南非和大不列顛,這些國家經由自願聯合結合在一起。20世紀20年代,當"英聯邦"這個詞第一次被使用時,形成了一種保持聯繫的方式,同時消除了"帝國"這個詞所含的令人不愉快的殖民意味。

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1942年新加坡的淪陷,清楚表明大不列顛已沒有能力保衛其帝國,而籠罩其權力的神祕性也同時消失。在20世紀50和60年代,英聯邦是大不列顛管理那些它已無法統治或保衛的非殖民化國家(這些國家多數碰巧都渴望獨立)的工具。對於這些前殖民地而言,英聯邦的好處一目瞭然。大不列顛有特殊的貿易措施,例如,在香蕉進口上其前加勒比海領地優於中美洲。英聯邦國民有權移居英國,許多人都這樣做了。居住在英國的英聯邦公民至今仍享有某些選舉特權,而這些特權是其他外國人,甚至其它歐盟國家的公民所沒有的。

英聯邦商會,一個由該俱樂部出資的機構,堅稱英聯邦仍存在顯著的貿易和投資利益。一位發言人宣稱,由於享有一種共同語言,不成文法傳統和會計規範,英聯邦成員國相互之間的合作可以提高10-15%的效率。這個效應可能不像聽起來那麼含混,某些經濟學家指出了不成文法和民法經濟體之間的差異。最重要的是,英聯邦將其目標主要限定在社會文明方面:鼓勵民主﹑人權及穩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英國,聯邦對不同的人似乎有不同的意義。因循守舊者喜歡它與跨掉的帝國之間的聯繫。其他人認爲它是魯迪亞德-基普林(Rudyard Kipling)關於殖民地觀點的現代註釋:殖民地是"白種人的負擔",簡言之,西方國家有責任讓發展中世界文明化。某些左翼人士把它看成爲無人想要的老古董,而另一些人則爭辨它是英國爲其殖民罪惡補償的一種方式,同時爲民主化進程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英聯邦的支持者還指出對這些前殖民地來說存在某種有益的文化紐帶。英國的大學與英聯邦國家保持着牢固的聯繫。英國外交部,全稱"外交及聯邦辦公廳(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設有偏向英聯邦國民的實習交流計劃,例如專爲印度記者而設的薛維寧(Chevening)獎學金。

此外,儘管某些人批評英聯邦只是一個清談館,那也是一個窮國(津巴布韋除外)喜歡的議論場所。對前殖民地而言,它是非美國主導的最重要的國際組織。雖然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英聯邦的元首,但英國並無特殊地位。事實上,聯邦內所有表決必須一致,前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曾對此表露出沮喪之情。他對於有可能解除對津巴布韋的禁令極爲憤慨,而英國和其反穆加貝同盟軍不能凌駕其上。英聯邦是爲數不多的國際機構之一,其中像聖盧西亞這樣的彈丸小國與英國和加拿大這樣的七大國(G7)成員可以平起平坐。

承擔作用

英聯邦是國際合作的一種獨特試驗,促進來自不同種族、文化和環境的民族之間的協作。各成員國享有平等地位,但在處理英聯邦事務上英國常扮演主角。

成員國在許多領域進行商討和合作,包括貿易、金融、國防、教育、技術、科研、法律、醫藥和農業。但是成員國享有的主要利益爲各種貿易協議和資本投資配置帶來的經濟效用。

英國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員國是新加入或貧窮成員國工業發展的主要資本來源。援助計劃由英聯邦開發公司(CDC) 等機構執行。

有些成員國根據英聯邦特惠制互相實行關稅優惠,以促進互相之間的貿易往來。

成員國

現成員國

新加坡(Republic of Singapore)1965年獨立

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1981年11月1日

澳大利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1931年12月11日

巴哈馬(The Bahamas)1973年7月10日

巴巴多斯(Barbados)1966年11月30日

伯利茲(Belize)1981年9月21日

博茨瓦納(Botswana)1966年9月30日

文萊(Negara Brunei Darussalam)1984年1月1日

喀麥隆(Cameroon)1995年11月13日

加拿大(Canada)1931年12月11日

多米尼克(Dominica)1978年11月3日

斯威士蘭(Eswatini)1968年9月6日

斐濟(Fiji)1970年10月10日

加納(Ghana)1957年3月6日

岡比亞(The Gambia)1965年2月7日

格林納達(Grenada)1974年2月7日

圭亞那(Guyana)1966年5月26日

印度(India)1947年8月15日

牙買加(Jamaica)1962年8月6日

肯尼亞(Kenya)1963年12月12日

基里巴斯(Kiribati)1979年7月12日

萊索托(Lesotho)1966年10月4日

馬拉維(Malawi)1964年7月6日

馬來西亞(Malaysia)1957年8月31日

毛里求斯(Mauritius)1968年3月12日

莫桑比克(Mozambique)1995年11月13日

納米比亞(Namibia)1990年3月21日

瑙魯(Nauru)1968年11月1日

新西蘭(New Zealand)1931年12月11日

尼日利亞(Nigeria)1960年10月1日

盧旺達(Rwanda)2009年11月29日

聖基茨和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1983年9月19日

聖盧西亞(Saint Lucia)1979年2月22日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1979年10月27日

薩摩亞(Samoa)1970年8月28日

塞舌爾(Seychelles)1976年6月29日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1961年4月27日

南非(South Africa)1931年12月11日

斯里蘭卡(Sri Lanka)1948年2月4日

坦桑尼亞(Tanzania)1961年12月9日

湯加(Tonga)1970年6月4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62年8月31日

圖瓦盧(Tuvalu)1978年10月1日

烏干達(Uganda)1962年10月9日

英國(United Kingdom)1931年12月11日

瓦努阿圖(Vanuatu)1980年7月30日

贊比亞(Zambia)1964年10月24日

退出又加入的國家

南非(South Africa)1931年12月11日加入,1961年5月31日退出,1994年6月1日重新加入。

巴基斯坦(Pakistan)1947年8月14日加入,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

斐濟(Fiji)1970年10月10日加入,1987年退出,1997年重新加入。

岡比亞(The Gambia)1965年2月7日加入,2013年10月2日退出,2018年2月8日重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