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誰是蠻族?盤點古波斯文明的輝煌與興衰

歷史上誰是蠻族?盤點古波斯文明的輝煌與興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法拉瓦哈是瑣羅亞斯德教最著名的標識:有着鳥身的人類靈魂。正如瑣羅亞斯德教信仰中靈魂不滅而進入地獄或天堂一樣,阿契美尼德帝國,第一個也是最偉大的波斯帝國,在它消失後的兩千餘年中,依然對大波斯地區,乃至整個世界有着長足而深遠的影響。如果說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黃金時代,那麼波斯文明對應的就應當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與古埃及,巴比倫等古老文明不同,法老們的榮耀和兩河城邦的輝煌,隨着無數次異族入侵而消逝,僅僅存在於記憶中,而如今被定居這些地方的異民族寫進自己的歷史教科書;而波斯不同,在一波又一波外族文化的狂潮席捲中,它始終有着自己的文明意識和凝聚力:其中極爲重要的精神象徵符號就是阿契美尼德帝國。

像每一個遠古帝國的統治者一樣,波斯的君主將系譜圖上溯至太陽與星辰。然而如果要給波斯尋找一個合理的先祖,那將是埃蘭文明。與兩河流域脆弱的早熟相比,伊朗高原的埃蘭文明如同歷史上許多大帝國的締造者一樣,處於高度發達的文明的邊緣,兼有蠻族的野性與文明的技術(而非對戰爭而言是累贅的文化)。埃蘭人在蘇薩城中靜靜地坐着,觀看着幾千年蘇美爾,阿卡德,亞述人與新巴比倫的更替,胡裏特人和赫梯人的戰車從北方飛馳而來,海上民族席捲地中海的沿岸,而埃蘭,在文明的邊緣等待着。龐大而血腥的亞述軍隊還是征服了埃蘭,而米底亞帝國很快接管了它的廢墟。上古的歷史看似走馬燈,然而考慮到動輒百年千年的時間跨度,歷史實際上是因太久遠而使人目眩且應接不暇。

歷史上誰是蠻族?盤點古波斯文明的輝煌與興衰

“萬王之王”居魯士大帝

第一位萬王之王(Shahanshah)居魯士大帝,也許受到瘋狂的亞蘇巴尼拔的影響,決心建立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偉大帝國。他做到了,而且是以更加強硬和真實的方式。從尼羅河到印度河,從黑海到紅海,無盡的土地和人民不只是臣服——而是跪倒在他腳下。米底人很快化爲泡影;希羅多德悲愴地記錄呂底亞覆亡的故事;而猶太人歡呼雀躍將他看做解放者。而他在遠征北亞遊牧民時的猝然身亡,更是一出弔詭和荒謬,卻又合理的悲劇。

文明之戰:“希波戰爭”

自我中心的希臘人把波斯人稱作蠻族,然而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神聖而玄妙的瑣羅亞斯德教,世界的中心——富麗堂皇而淫靡的巴比倫,,這些比起希臘城邦這些環繞着大海的青蛙而言,的確有着不可洞察的偉岸。之後便是古典世界最驚心動魄的兩場大戰——希波戰爭和亞歷山大東征。

最引人注目的戰爭顯然不是規模最大的戰爭:否則萊特灣和索姆河也不會長久被掩蓋在於中途島和凡爾登的陰影裏。最重要的戰爭也不是牽涉各方命運最多的戰爭:亞歷山大繼業者們的混戰沒有被任何一部史詩記載的價值。最值得記憶的戰爭,是那些承載了最多歷史意義的戰爭:是圖爾之戰,十字軍東征,是美國獨立戰爭;最值得記憶的戰爭也是那些棋逢對手的戰爭:不同於伯羅奔尼撒的笨伯遠征,偉大的戰爭是屋大維和安東尼,是獅心王理查和薩拉丁,是蒙哥馬利和隆美爾。

希波戰爭便是這樣的戰爭。整個已知世界的武裝力量被集合起來,用以完成對希臘世界的征服。而自視爲文明人的後者,在聽到幾十萬人踏過赫勒斯滂的腳步聲時也不得不顫抖。但是命運女神擲下了她的骰子:希臘人在溫泉關全軍覆沒,像沙皇放棄莫斯科那樣放棄了雅典,但是在薩拉米斯,波塞冬幫助了希臘的艦隊:這裏是奧林匹斯諸神的主場,馬茲達神的力量無法擴大到海面上。

歷史上誰是蠻族?盤點古波斯文明的輝煌與興衰 第2張

關於之後發生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把馬其頓和希臘比作巴比倫和波斯——但是畢竟大流士們沒有接納馬爾杜克神。以希臘的捍衛者自居,而以獨裁控制整個聯盟的亞歷山大大帝,完成了一次活生生的史詩遠征——他從埃及到巴克特里亞所帶回的戰利品足以讓阿基里斯們瞠目結舌,甘拜下風。儘管亞歷山大東征已經被無數文人吹噓過千萬次,我也應該第一億次地重複這一點:一個自認爲是世界文明巔峯的民族,在征服的同時爲無比廣袤的土地帶去文化,這比蒙古人和塞爾柱人高貴許多倍。更爲弔詭的是,這次遠征是一次傳奇,而亞歷山大作爲征服者和書寫者,在前途未卜的征途中,無時無刻不把自己當做史詩和傳奇中的最偉大英雄。他在小亞細亞祭拜神廟,在戈迪姆劈開繩結,按帕特洛克羅斯的死法將敵人處刑,按阿蒙神的方式讓臣下敬拜自己。

伊蘇斯和高加米拉的偉大勝利終結了佔據整個已知世界的波斯帝國,而神不應該衰老,於是亞歷山大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巴比倫,在尼布甲尼撒興建的宮殿中不安地逝去。被他擡升到神之助手的繼業者們(Diadochi)重新淪爲一些凡人,瓜分了他的帝國。塞琉古帝國繼承了波斯帝國的舊疆域,然而這龐大的身軀卻又不堪一擊:亞歷山大沒能實現讓希臘與波斯兩民族融合的超現實主義理想,而他的步兵軍官更是不會夢到這種想法。於是無法駕馭帝國的希臘官吏們眼看着巴克特里亞獨立,亞美尼亞奪權,就連馬加比也據土一方,自立爲王。最後恢復帝國榮光的則是帕提亞人。安息帝國輕而易舉地奪取或是奪回了波斯帝國的核心領土,並且自稱爲阿契美尼德的後繼者。最早的帝國是多麼的榮耀,以至於它的名字反覆地在後代迴響。

儘管把滾燙的金水倒進了可憐的克拉蘇的喉嚨,波斯帝國還是苦惱於西方的入侵。這回他們面對的是極盛的羅馬帝國。儘管一度控制了黎凡特,但面對圖拉真和塞維魯的大軍,他們只能節節敗退到伊朗高原。但是每當羅馬人不那麼注意東方行省的時候,狡黠的安息回馬箭又會成爲羅馬軍團的噩夢。

歷史在不斷前行,但東方波斯與西方帝國的永恆爭鬥從來沒有停止過。拜占庭帝國要面對的是薩珊王朝——他們甚至從亞歷山大大帝燒燬的《阿維斯陀》殘片裏,重新恢復了瑣羅亞斯德教的信仰,也使他們像先祖一樣善戰。霍思勞二世和之前的好戰君主一樣,攻到了如今世界的中心君士坦丁堡城下,然而希拉剋略皇帝的雄才大略擊潰了對方,並一路收回了美索不達米亞。但是雙方都沒有料到的是,帶着星月旗的阿拉伯人奪走了勝利果實。

伊斯蘭教的到來是整個波斯文明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從此,東西方的對立由朱庇特對阿胡拉馬茲達變成了天主對安拉,但更重要的是,希臘人的對手由波斯人換成了阿拉伯人和之後的突厥人。波斯文明揮別地中海,而回到波斯灣。

分崩離析的薩珊王朝被哈里發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薩珊王室們逃到了長安和印度。波斯成爲倭馬亞王朝的極東轄地——至於西邊,他們到了赫拉克勒斯之柱。波斯人開始改名爲阿里和默罕默德,被阿拉伯語稱作伊斯坎德的傢伙開始被當做對波斯征服合法化的鼻祖。然而,曾經擁有阿契美尼德榮耀的波斯人不會被他人融合:當阿拔斯哈里發對波斯的掌控甫一放鬆,瑣羅亞斯德教僧侶家庭出身的薩曼王朝就統治了大波斯地區。起初,他們保持着臣服,小心翼翼地興建着清真寺;然而之後他們重新喚起波斯的榮譽感,波斯語趕跑阿拉伯語,瑣羅亞斯德和摩尼的信仰祕密復興,菲爾多西寫作了那記述着舊帝國輝煌的《列王紀》。

北邊強大的遊牧民族:“突厥與蒙古”

但是別忘了,除了咄咄逼人的西方和懶散的印度人,波斯還有另一處陸上疆界:北方。幾個世紀來騷擾着邊境的塞種人現在叫做塞爾柱突厥——大塞爾柱帝國,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花剌子模沙朝,一個個外來侵略者統治着波斯。如果說有什麼消息類似於安格拉曼紐的黑暗的話,那一定是蒙古人到來的消息。成吉思汗,旭烈兀,帖木兒,他們對波斯地區的每座城市都進行百萬人的屠城,把頭顱堆成金字塔。呼羅珊和波斯灣呵,你們目睹了太多的血和淚!也許法拉瓦哈在伊爾汗國崩潰後幻化成爲十二伊瑪目的形象。當“沙阿”這古老的稱號和“萬王之王”的頭銜重新被人提起,那便伴隨着薩菲王朝的崛起。從一個宗教團體到大財團,最後到一個帝國,薩菲王朝被伊朗人寄予了太多期望。他們自稱是薩珊王朝的後裔,要將波斯從千年的外族統治中拯救出來。在阿巴斯大帝(反諷的名字)的身上,人們彷彿能看到居魯士的幻影。爲了更加堅定地與西部的諸文明決裂,薩菲帝國接過了法蒂瑪和白益的大旗,選擇了永遠的少數派——什葉派。波斯的文化再一次在這片土地上覆興,伊斯法罕城像當年的巴格達一樣繁榮,以至於產生了那句名言:“伊斯法罕就是半個世界。”儘管他們再也沒能望見地中海的海水,然而阿契美尼德的傳奇激勵下的伊朗軍隊,依然讓奧斯曼帝國和莫臥兒帝國膽寒。

阿拉伯帝國征服下的波斯

從公元前538年到公元前332年,波斯人和兩河流域和約旦河流域的閃米特人衆多部落打交道,但和沙漠中的貝杜因人好像沒有歷史記載的來往。羅馬帝國分裂後,波斯帝國又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進行了長期的戰爭,並於公元572年佔領了阿拉伯半島的也門地區,切斷中國到拜占庭的海上絲綢之路。阿拉伯漢志商道被切斷,給阿拉伯經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依靠商道生存的人們紛紛失業,商業貴族壓縮業務,以放高利貸爲生,使阿拉伯半島各種社會矛盾增加和激化。當阿拉伯半島與世界經濟聯繫起來,半島目前的處境預示着阿拉伯人要向生存宣戰了。

歷史上誰是蠻族?盤點古波斯文明的輝煌與興衰 第3張

阿拉伯半島的貝杜因人穆罕默德在公元610年得到了“真主的啓示“,並開始宣傳伊斯蘭教,到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島已基本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在阿拉伯半島是第一次,這第一次撼動了以後的世界。當時東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之間,長期的戰爭已使他們兩敗俱傷,天賜良機與阿拉伯人。在公元651年滅掉了波斯帝國,波斯成了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在阿拉伯統治期間,波斯人逐漸信仰了伊斯蘭教。但波斯人有着遠比阿拉伯人高得多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波斯人在語言上、文學上等各方面影響着阿拉伯人。在阿拉伯文明中,波斯文明佔有極爲重要的地位,這是波斯人一直所引以自豪的。在阿拉伯帝國的朝廷中,波斯人非常多,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人物。

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建立後,伊斯蘭教出現了政治派別――什葉派。作爲伊斯蘭教的少數派,什葉派處在一個反對黨的地位,長期受到遜尼派的打壓,舉行了很多次起義,也建立了一些政權,但都被遜尼派滅掉了。波斯人作爲一個被征服者被統治者,傾向於接受什葉派觀點,作爲反抗征服者的思想武器。公元1502年波斯人推翻土庫曼人的白羊王朝,建立了波斯薩法維王朝,這個王朝一直存在到公元1736年。這個王朝將什葉派定爲國教,什葉派在波斯獲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在波斯人的政治和文化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跡。

阿拉伯帝國在公元1258年滅亡後,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都成了被征服者。但波斯人的反抗明顯比阿拉伯人要表現的強。波斯人的薩法維王朝雄居了200多年,是西亞強國,曾經佔有過伊拉克,而阿拉伯人的區域大部分被土耳其佔領,獨立很晚。波斯人薩法維王朝與遜尼派的土耳其爲了控制交通線和戰略要地,打了200多年仗,宗教因素也是一個戰爭原因。到了近代,阿拉伯諸國都成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伊朗(波斯)則成了半殖民地。

波斯文明還是阿拉伯文明?

但是,阿拉伯人的征服是對波斯影響最深刻的。波斯服飾被阿拉伯伊斯蘭化,其傳統的宗教拜火教和古波斯文字在阿拉伯的屠刀下消失了,其語言帶上隆厚的阿拉伯色彩,其姓氏使用阿拉伯姓氏,波斯文明從此只留在了歷史上和人民心中的傳說了。

近代禮薩國王建國後,努力使古波斯文化復興,去伊斯蘭化運動,並把國名更改爲伊朗,意思是高貴的意思,伊朗更接近古波斯詞彙,更改國名錶示之其去伊斯蘭化和要復興波斯文化的決心,末代國王巴列維更是全盤去伊斯蘭化。大量引進西方文化,還舉行了一個波斯帝國建立兩千年的紀念活動,把居魯士大帝,大流士大帝的地位跟真主安拉放在一起,努力使古波斯文化復興,波斯文明面臨重見天日的機遇。可是巴列維國王復興波斯文化運動遭到了大部分已經是忠誠的伊朗穆斯林的反對。畢竟波斯文化消失了一千五百多年,伊朗人民已經忘記了,已經是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要恢復波斯文明等於是像真主挑釁。等於是像伊斯蘭開戰,在加上當時的社會問題比較嚴重,所以極端伊斯蘭領導人霍梅尼抓住這個機會。利用人民對國王的不滿情緒領導伊朗穆斯林奪起統治權。結果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巴列維國王被迫逃往國外,最後客死他鄉,曇花一現的波斯文化復興運動失敗了。

以後,霍梅尼改國號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伊斯蘭法統治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所有的復興波斯文化項目取消。伊朗再次被穆斯林統治,伊朗伊斯蘭革命被流亡海外的伊朗反對派稱之爲第二次阿拉伯入侵,霍梅尼恢復了古伊斯蘭宗教法,絞刑,石刑,等已被取消的殘忍的刑法被恢復,時尚的德黑蘭女孩被強制帶上伊斯蘭面紗。不得聽西方搖滾樂。革命衛隊公開槍殺反對派,這對波斯民族來說是一個悲劇,波斯文化從此只成爲了歷史上的傳說,遺憾的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一直努力的消滅波斯文化,近幾年強迫要求不準人民過傳統的波斯新年,不過遭到了波斯人民的強烈反對,伊朗人民振興波斯文明依然任重而道遠…

這就是一個昔日的帝國能夠對一個文明起到的影響:也許我們可以說,波斯第一帝國之後的兩千年,都只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一遍遍輪迴;或者我們也可以說,阿契美尼德帝國,橫貫了整個歷史,而就是波斯文明的另一個名字。(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