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揭祕:在三國時期“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揭祕:在三國時期“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在三國時期“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先是黃巾起義,天下大亂,繼而又諸侯割據、羣雄逐鹿,前後戰亂整整持續了96年。

值此亂世,自秦漢以來確立的大一統封建政權土崩瓦解,國家上層建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而教育作爲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同樣遭受了無情的摧殘。

因此,歷代學者在提到三國時期的教育時,大多都是貶多於褒。但是教育活動作爲人才輸出的重要來源,即便在三國時期談不上強盛,但卻也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佔據了中原地區的魏國,更是在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形成了那個時代獨有的特點。

揭祕:在三國時期“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那麼,如果一名懷揣夢想、躊躇滿志的少年,想在三國亂世完成求學之路,究竟需要經歷些什麼呢?接下來我們結合三國時期的教育特點,一起來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在到處都亂糟糟的三國時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上學的,即使願意,在沒有九年義務教育的古代,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學的。

在民不聊生的三國時期,活着纔是最重要的,上學是爲了走上仕途,走上仕途就會捲入政治紛爭,可能前一秒還風風光光的,後一秒就身首異處了。所以,對於大多數三國時期的普通人來說,安安穩穩地過完一生比什麼都重要。

揭祕:在三國時期“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第2張

但是,對於一部分“聰明人”來說,有時候讀書也不失爲一種“活着”的方法:

可以看出,即使有一部人走進學校,也不會去踏踏實實地做學問,而是以結交權貴、四處遊歷爲業,目的就是爲了趨炎附勢、爭名逐利,好在這個亂世中生存下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務虛”的,總歸有一部分人是願意通過對知識的研習,達到“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但是,即使他們身懷抱負,學校也不是說進就進的。

在古代,根據社會地位的不同,所享受的教育資源也是不同的,官宦人家的孩子可以選擇進入太學或者地方官學進行學習,不當官的一些地主鄉紳、平民百姓則可以選擇花錢上私塾、請私教,而一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可能連進入學校的機會都沒有。

接下來我們就先來看看,在三國時期,這幾種“學校”都是什麼樣的。

和現在一樣,古代的學校也分“公立”和“私立”,分別稱爲官學和私學。官學,即是由國家主導建立並直接管轄的學校,一般分爲中央的太學和地方的官學;私學,即由個人建立並進行教授的學校,一般稱之爲私塾。

一、官學

相對於蜀、吳,魏國的官學體系相對完善,因此我們以魏國爲例。

魏國的官學起源較早,官渡之戰後,統一了中國北方的曹操逐漸意識到單靠武力雖然可以得到天下,但是如果想要守天下,就必須發展文化教育。所以鑑於當時學校解體、師生離散的狀況,公元203年,曹操下令興學。

可以看出,在國家機器尚未完全恢復運行之前,曹操是通過大力發展地方官學來恢復教育的。在曹操的推動下,魏國在每州、每郡縣都會設置專人進行招生和教學,雖然所設官學規模都不大,但是卻起到了開風氣的作用。

在地方官學不斷興起的勢頭下,廢止多年的太學也隨之重新被提起。太學最早起源於漢武帝時期,是由中央直接管轄的國家最高學府,在兩漢的不斷完善下,於東漢末期達到了巔峯,但是很快又被頻發的戰亂所摧毀。

後來隨着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中原地區日漸趨於穩定,再加上曹操興學大有成效,太學纔在曹丕的推動下最終得以恢復:

魏國在設置太學的同時,又明確了學子們必須要研修的儒家經典以及考試製度,並設置儒學“博士”專門進行教授。

太學的正式恢復,標誌着魏國的教育已經恢復到了一定規模,並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體系,但是,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其侷限性也是相當明顯的。

隨着兩漢以來的大一統專制集權模式的崩潰,之前根深蒂固在人們心中的綱常倫理也隨之開始鬆動,傳承了四百多年的儒家統治思想已經失去了其魅力所在,士大夫開始疲倦於經學、綱常,轉而醉心於形而上學的哲學論辯,清談之風開始盛行。

可見,即使在曹氏家族的推動下,魏國的教育系統得到了一定恢復,但是在大背景下,不僅老師們癡迷於清談,學生們更是無心學習,有的甚至把太學當成了逃避兵役的場所。

所以,終魏一朝,雖然統治階層有心,但執行起來卻相當無力,官方教育始終停留在起步階段,並沒給魏國帶來持續的優秀人才輸出。魏國尚且如此,蜀、吳兩國就更不用說了,情況只能更糟。

但是放在整段教育史上來看,三國時期統治階層對於教育的努力還是有效果的,其傳承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二、私學

聊完了官學,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三國時期的私學。

漢末戰亂之中,以太學爲首的官學遭到了摧殘,於是,學乃不在朝而在野,教乃不在官而在師,私學作爲官學相對立的一面,在三國時期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私學的創辦者一般爲避世隱居的學者,而提到三國時期專心治學的隱士,則首推管寧(就是那個一言不合就割席的)。管寧是東漢末期著名的學者,在天下大亂之時,同一幫志同道合的友人來到遼東避亂。隱居在遼東之後,管寧一幫人只談經典,不問世事,一心治學,於是吸引了越來越多避亂之人向其討教、學習。

於是,管寧開始爲這些人講經典,談祭禮、治威儀、陳禮讓,正式開啓了私學之路,由於管寧等人是具備真才實學的,因此求學者們都很樂於接受其教導。

魏國幾代君主都曾邀請過管寧出仕,管寧身邊的朋友也都一個個被世俗所染,激流而退,但是管寧卻一直不爲所動,堅持初心,成爲人之良師、世之表率,三國年間的私學之風也在其影響下愈加興盛。

管寧之名,可以說是貫徹古今,國學大師錢穆更是稱之爲“三國第一人”。當然,像管寧這樣專心治學的隱士在三國還有很多,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水鏡先生司馬徽,此處就不再贅述。

他們這些人的不凡在於他能在國難當頭之際,不隨波逐流,爲了華夏文化的保存、延續、發揚以及踐行積極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三國這個羣星璀璨的時代,他們肯定不是最大的那顆星,但卻肯定是那最亮的。

三、遊學

介紹完了官學和私學,有人肯定會問,如果既上不了官學,當地又沒有一心治學的隱士該怎麼辦呢?答案是,如果是真的一心向學,不妨選擇遊學試試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身處亂世,雖無上學之處,但並不代表無求學之路。所以在三國時期,傳承自孔夫子的“遊學”開始慢慢成爲一部分讀書人熱衷的學習方式。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劉備:

又如諸葛亮之兄諸葛瑾:

從劉備和諸葛瑾的遊學經歷來看,當時的遊學大體上有兩個內容:

等到學成之後,這些遊學之人要麼選擇出仕,博取功名,要麼回鄉歸隱,教授學徒。

對比於官學和私學,遊學這種方式顯然是最辛苦的,當然高付出、高回報,遊學的收益也是最大的。遊子們對於知識的索取完全來自於內心的那份訴求,因此遊學要求一個人要有極高的自律性。同時,遊學最大的特點在於知行合一,遊子們能夠在實踐融會貫通,從而事半功倍。

正是有了這羣熱衷於遊學、對學問孜孜不倦的人,儒家的經典才能夠在戰火中得到繼承和傳播,兩漢以來重儒尊經的傳統才能得到維繫和保護,這對於華夏文明的傳承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

以上就是三國時期學生們的幾種求學方式,可以看出,在戰亂中,遊學可以說是思想文化傳播中的不滅薪火,而後漸漸地燃出私學,私學之盛又帶動官學,使得三國時期的文化教育不至於被戰火完全吞噬。

接下來可以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了,在三國亂世中上學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首先你要決定你是要“苟全性命於亂世”,還是要“修身、治國、平天下”,如果你要選擇後者,那麼你要去審視一下自己的家庭,能否進入官學學習。假如能進入官學學習,又要去考慮怎樣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始終保持求學者的初心。

假如你自視甚高,不屑於官學的浮誇之風,那你就要看一下你家附近有沒有專心治學的隱士,如果有,你就可以帶上禮物,登門拜訪,虛心求學。

又假如你出身窮苦,私學也上不了,又或者你嚮往那種知行合一的求學方式,那麼你就可以選擇遊學,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去體悟生命的真諦……

其實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像三國這樣的大亂世屢現不鮮,但是即使是國破家亡、民不聊生,華夏文化的傳承卻始終沒有中斷過,即便是諸如蒙元、滿清這樣的異族勢力入主中原,最終的結果也只會是被同化。

華夏文化之所以如此生生不息,正是因爲在每個時代都會出現像曹操那樣對文化教育重視的人、像管寧那樣對文化傳承堅守的人,以及像遊學之人那樣對文化知識渴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