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齊家”才能“治國”!看一看先周時期兄弟聯合執政的國家是怎麼樣的?

“齊家”才能“治國”!看一看先周時期兄弟聯合執政的國家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兄弟聯合執政會是怎麼樣子?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左傳》給了我們另一個文王之子的名單: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加上老大伯邑考與老二週武王,那麼周文王有記錄的兒子應該是十八人。《左傳》這個名單應該最爲可靠,排列順序應該是按照年齡長幼,所以應該包括了文王嫡子和庶子,那麼相較《史記》,文王的十個嫡子按長幼應該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蔡叔度、郕(成)叔武、霍叔處、魯周公旦、衛康叔封、聃(冉)叔載和曹叔振鐸。

除了十八個兒子,文王還有兩個弟弟:虢仲和虢叔。過去一般說兩人分別封於西虢(今陝西寶雞)與東虢(今河南三門峽),但這難以解釋爲何兄弟國名一樣,其實虢仲與虢叔在當時應該一起封於西虢,類似太伯與仲雍被一起封於吳(虞)國。之後文王的三子叔鮮、四子叔度也一起被封於蔡(後來叔鮮另封於管),所以《國語》說周文王“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於諸弟”,意思是文王能夠團結兄弟、關愛兒子,並作爲太姒和諸弟的表率。

在商周宗族社會裏,家庭是宗族的基礎,所以要“齊家”才能“治國”。之後文王又開始廣招賢才,《國語》說他“詢於八虞,而諮於二虢,度於閎夭而謀於南宮,諏於蔡、原而訪於辛、尹,重之以周、邵、畢、榮,憶寧百神,而柔和萬民”,這裏涉及的人物都是周文王在位時的重臣,其中有的可能晚至文王晚期才參與決策。比如周公旦是文王第七子,畢公高是文王第十五子,在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之始可能還沒出生。

“齊家”才能“治國”!看一看先周時期兄弟聯合執政的國家是怎麼樣的?

韋昭注《國語》認爲“八虞”是周的八位虞官,包括伯達、伯括、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但前文我們提到,這八人是太伯、仲雍的子輩。閎夭、南宮适與太顛、散宜生,被唐人顏師古稱爲“文王四友”,“友”在當時不是普通朋友,往往表示兄弟之情,四友大致都是姬姓疏族,後來南宮适建立曾國,他的後代自稱“后稷玄孫”。據說太顛來奔時,“河出綠圖,地出乘黃”。蔡公、原公、辛甲、尹佚都是當時史官,周公、畢公是文王兒子,召(邵)公也是姬姓疏族,只有榮公身份不明。

辛甲其實就是有辛(莘)氏的國君,之前有莘氏與周文王聯姻,雙方的關係已經拉近了。但辛甲仍然侍奉商朝,等到商紂王即位時倒行逆施,辛甲勸諫紂王竟多達七十五次,意見仍未被採納纔去商奔周,並且擔任周太史。他作了篇《虞人之箴》,那句有名的“茫茫禹跡,畫爲九州”就出自這篇文章。後來周公東征攻打東夷,辛甲提出“先易後難”的戰略,先攻打較弱的九夷部落,最後才包抄實力最強的奄國。《封神演義》有辛甲、辛勉,後者是虛構的,前者纔是真實人物。

除了這些人之外,伯夷、叔齊也是慕名而來。伯夷、叔齊本是孤竹國(今河北盧龍)兩位王子,他們的父親在位時本來想立叔齊爲君,父親去世後叔齊卻要推讓長兄伯夷。伯夷認爲父命難違,於是就逃跑了;而叔齊仍然不肯即位,也想逃跑。兩人當時一商量,聽說西伯昌尊老愛幼,我們兄弟何不去投奔?於是不遠千里從河北跑到陝西,自然是被周文王奉爲上賓。不過,這兄弟倆最終卻與周人反目,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齊家”才能“治國”!看一看先周時期兄弟聯合執政的國家是怎麼樣的? 第2張

投靠周文王的另外一個外族人物是鬻熊。與伯夷、叔齊一樣,鬻熊的後代也不服周,但卻一直鬧了八百年——他就是楚人的先祖。《史記楚世家》裏說“鬻熊子事文王”,對於這句話有三種解釋:一是“子”是鬻熊的尊號,“鬻熊子事文王”就是鬻熊本人事文王;一是“子”是鬻熊的兒子,“鬻熊子事文王”就是鬻熊之子事文王;一是“子”是鬻熊像兒子,那麼“鬻熊子事文王”就是鬻熊像兒子一樣侍奉文王。

這三種解釋應該以第一種爲佳,鬻熊在當時就是周文王的大臣。《楚世家》楚武王說“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根據張正明《楚史》的觀點,這個“師”應該是火師的意思。但很容易被解讀爲老師,或許楚武王本身想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戰國時期就出現了一本僞託鬻熊著作的《鬻子》,《列子》《新書》載錄了其中幾篇,全書已佚。其中有鬻熊與周文王、周武王的對話,但《楚世家》說鬻熊“蚤卒”,似乎沒有活到周武王時代。

隨着近年出土楚簡的釋讀,讓我們對鬻熊有了新的認識。

在荊州包山楚簡、江陵望山楚簡、新蔡葛陵楚簡中,均提到楚國三位重要的先祖“三楚先”,即老童、祝融與鬻酓,同時在葛陵簡中“鬻酓”又作“穴酓”。在傳世文獻中楚王爲熊氏,出自鬻熊;而在考古發現裏楚王均爲酓氏,那麼鬻酓即鬻熊,但穴酓在《史記楚世家》裏是季連的孫子、鬻熊的祖先。不過,清華簡《楚居》也說季連娶盤庚的孫女,生糹呈伯、遠仲,之後就提到穴酓生“侸叔、麗季”,“麗季”當即《楚世家》鬻熊之子熊麗。

“齊家”才能“治國”!看一看先周時期兄弟聯合執政的國家是怎麼樣的? 第3張

這樣看來,穴熊、鬻熊確實是一個人物的分化,而且季連應該是商朝中期的人物,並非《楚世家》所說的虞夏時期人物。在《楚世家》中,楚國的先祖一直可以追溯到顓頊,顓頊的曾孫重黎被帝嚳任命爲祝融,但重黎在與共工作戰中不力被處死。帝嚳又以重黎之弟吳回繼任祝融,吳回之子叫陸終,而季連就是陸終六子最小的一位。這明顯表現戰國時期對五帝的攀附,楚國早期記憶中的先祖應該只有老童(《楚世家》作卷章)、祝融和鬻熊。

有趣的是,鬻熊還分化出一個“太子長琴”。在《山海經》裏,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長琴發明了流行音樂。而在《吳越春秋》中,說楚琴氏隨逢蒙學射箭,之後威震諸侯。那麼,楚琴氏應該就是楚王的稱號,正如熊氏來源於鬻熊。其實“琴”應該與“熊”一樣,都是“酓”的誤寫。“酓”的本義是飲酒,與狗熊、古琴均無關係,有學者說楚國是“熊圖騰”,這當然是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

不過,以上這些人物雖然重要,但都不如即將出場的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