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權力最大的是哪個?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權力最大的是哪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雖然確立於隋朝,但是早在漢朝和三國就已經出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省的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直到隋朝確定三省六部制。那麼,這三者中,到底哪個權力最大?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的決策者,但是每逢朝堂大事,皇帝不可能一人決定,他會諮詢智囊團隊,這些能影響皇帝決定的人,便是宰相。從秦朝到清朝,有宰相之權的官職各有不同,有的位居一品,有的甚至低至七品,只要皇帝允許他進入決策圈,他就能呼風喚雨。要比較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哪個權力大,就要看哪個機構出的宰相多。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權力最大的是哪個?

秦漢初期,影響皇帝決策的官員是丞相,爲了節制丞相之權,便有了三公,三公都是宰相,可以和皇帝坐而論道,影響國策。東漢初期,劉秀覺得三公權力不好控制,於是將權力轉到皇帝可以控制的尚書省,三公被架空。從此,“錄尚書事”成爲權臣最牛的一個標準,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擔任過此職。

東漢之後,尚書省開始走下坡路,爲什麼?因爲皇帝將更多的人引進了決策圈。表面上是爲了集思廣益,實際上是進一步分割相權。哪些人能進入決策圈?自然是皇帝身邊的人,比如侍中、散騎、中常侍、黃門侍郎等,於是門下省崛起了。門下省的長官侍中原來只是給皇帝拎包拿衣服的下人,甚至還可能端過尿壺,結果一躍成爲宰相。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官制,權力最大的是哪個? 第2張

中書省的崛起是從曹魏開始的,曹操、曹丕、曹叡祖孫三代,一步步把中書省推上了巔峯。在曹叡時期,中書省兩個長官劉放、孫資權勢滔天,比如曹叡臨死前安排的五大輔政大權,被他倆折騰成兩個,一人是曹爽,一人是司馬懿。西晉時期,雖然尚書省依舊在,尚書令的級別也比侍中、中書監高,但是沒有什麼用,一直被兩省欺壓。

那麼,中書省和門下省哪個權力大?從字面上來說,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審查封駁,但實際上兩者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比如散騎常侍這個職位,一般都把它歸於門下省,但是魏晉時期,它又自成一派,身具中書和門下的職能。再比如初唐時,門下省是第一部門,宰相都去那裏開會,唐中宗繼位後,裴炎是中書令,宰相們又都到中書省開會。由此可見,門下中書兩省實力很難一比高下。

從唐朝開始後,皇權進一步加強,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決策圈進一步擴大,即使不在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只要皇帝看好你,給你通行證,你就一躍成爲宰相。比如同中書門下三品、同平章事、參知政事等等,都是通行證的稱呼。也正因爲如此,中書令和侍中的稱號慢慢消失,而尚書省雖然淪落成執行部門,名稱反而一直沒變,六部尚書更被百姓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