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針對荊州之地,龐統與諸葛亮有何不用的見解?

針對荊州之地,龐統與諸葛亮有何不用的見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三國,就不得不提到荊州.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隆中對》選自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是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在《隆中對》中,諸葛亮主張劉備勢力首先需要“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然後“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最後“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由此,對於諸葛亮的《隆中對》,核心戰略就是要跨有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州,這樣纔有爭奪天下的資格。但是,龐統生前曾說過一句話,指出諸葛亮《隆中對》的致命錯誤,但是劉備並沒有採納。

首先,在諸葛亮的謀劃中,是非常重視荊州之地的,也即諸葛亮將荊州放到了益州一樣的高度中。在他看來“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正是在諸葛亮的影響下,劉備在西取益州後,留下關羽這位大將來鎮守荊州,並且授予關羽“假節鉞”,也即先斬後奏的權力。而在東吳偷襲荊州後,劉備也是親自率領大軍發動了夷陵之戰,以此爲關羽報仇,並意圖奪回荊州。凡此種種,都體現出了劉備和蜀漢對於荊州的重視。而這,直接就是執行諸葛亮《隆中對》戰略的結果。但是,針對荊州之地,龐統卻提出了和諸葛亮截然不同的觀點。

針對荊州之地,龐統與諸葛亮有何不用的見解?

根據《九州春秋》這一史料的記載,龐統曾向主公劉備表示:“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作爲和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龐統一方面指出了荊州的客觀條件不足以作爲蜀漢的核心地盤,另一方面,龐統則表示荊州因爲處在東吳和曹魏的夾攻之下,所以難以立足。衆所周知,在東漢末年,雖然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下富庶繁榮,但是,先是曹操大軍進攻荊州,然後是赤壁之戰,再然後是劉備、曹操、孫權三大勢力圍繞該地區的爭奪,導致荊州出現了“荊州荒殘,人物殫盡”的問題,也即這一問題的存在,無疑限制了荊州對於蜀漢的支撐作用。

同時,在龐統這位謀士看來,荊州“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相對於易守難攻的益州,荊州不僅沒有山川之險,而且還處在曹魏和東吳的虎視眈眈之下,可謂四戰之地。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戰,關羽之所以敗亡,顯然也和荊州的地理位置存在直接的關係。基於以上兩點,龐統顯然不贊成蜀漢在荊州這一地盤上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也即在龐統看來,劉備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益州、漢中等地上,最好不要對荊州存在太深的執念。但是,或許是龐統在益州之戰中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對於龐統的肺腑之言,劉備沒有放在心上。

針對荊州之地,龐統與諸葛亮有何不用的見解? 第2張

最後,在龐統去世後,劉備一方面攻取益州、漢中之地,另一方面,劉備也沒有絲毫忽視荊州之地。比如在公元215年的時候,孫權就派遣大軍和關羽對峙,意圖攻佔荊州的郡縣。對此,劉備立刻從益州率領大軍來支持關羽,並和東吳進行了“湘水劃界”。但是,這依然不能阻擋孫權對於荊州的野心。在此之後,當劉備剛剛攻佔漢中之地後,關羽就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下敗走麥城。對此,在筆者看來,關羽敗亡,荊州丟失後,正是因爲對於荊州的執念,也即出於對諸葛亮《隆中對》的深信不疑,劉備希望繼續跨有荊州、益州這兩個州,所以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給蜀漢帶來了更大的損失。換而言之,劉備如果可以聽從龐統的勸諫,或許可以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