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打了敗仗爲什麼叫“敗北”呢?

古代打了敗仗爲什麼叫“敗北”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打了敗仗爲什麼叫“敗北”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敗南、敗西、敗中?

《周禮·夏官司馬第四》說:“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王南卿,三公北面東上。”因此,君南臣北在當時是一個嚴格的禮制與尊卑秩序。甚至是臣子與臣子之間,沒到一定的等級的話,工作、生活等各方面也是絕對不能逾越地,否則將會戴上“大逆不道之罪”的這頂帽子,嚴重地甚至會連累到家人以及族人的安危。

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勸孫權聯合劉備一起對抗曹操,提出的建議

古代打了敗仗爲什麼叫“敗北”呢?

這裏的“北面而事之”,就是意味着向曹操投降,再與曹操見面就不是平等級了。

《周易·說卦》中還說,“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也是南尊北臣的意思。

古代皇帝登基後,他坐北朝南。說法都是“南面稱王”或者是“南面稱帝。”因爲皇帝面對的是南方,而大臣們向皇帝跪拜,也就是向北跪拜,表示臣服的意思。

因此,在尊南和以南爲陽的傳統文化中,北方自然被賦予了相反的含義,因此可以用它來形容與戰敗不利的戰鬥,戰敗後就不會用“

敗東、敗西、

敗南、敗中”來表達了。

此外,“北”這個字,其實是個會意字,非常象是兩個人背靠背的形狀: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北”是“背”的古文。這背就是“後背”的背。

古代漢語中“北”的本義是“背”或者“反”(反面的反)。

《戰國策·齊策》中說:“誓無反北之心。”“反北”意味着反叛和背叛的意思。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中有成語“追亡逐北”也叫“追奔逐北”,敗方轉身逃跑,而勝方在背後窮追猛打。

那麼爲什麼“北”就是“敗”的意思呢?

戰爭中強調“勇氣”一詞。戰士們必須正面面對敵人,決不能背對着敵人。

古代打了敗仗爲什麼叫“敗北”呢? 第2張

孫子兵法·軍爭篇》對“佯北”也就是俗話說地“詐敗”,也有深入地分析:“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這裏“佯北”意味着詐敗或詐逃,認爲敵人假裝逃跑,不要盲目追趕。

此後,“敗北”這個詞用在形容戰敗上就慢慢多了起來了。

或“敗中”

的,免得引人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