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人 員外就等於土財主嗎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人 員外就等於土財主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員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員外”是什麼意思?是土財主嗎?

我們平時看一些古裝劇,或者閱讀古典白話小說,亦或是聽評書、看戲曲時,常常可以見到“員外”一詞。大抵是外人稱呼那些大戶人家的男主人、在本地有名望、有地位,似乎做官、又似乎賦閒。那麼,古代什麼人可以被稱爲“員外”呢?

盧員外號稱河北三絕:人品第一,財富第一,武藝第一。至今在我的小庫房還收藏着盧員外上山前製作的四面小旗子,上邊是他手書的詩:“慷慨北京盧俊義,金裝玉匣來探地。太平車子不空回,收取此山奇貨去!“敢以一人之力向整個梁山挑戰,確實是英雄氣概。真正開始關注盧員外是在他生擒史文恭之後。因爲按照晁蓋天王的遺囑,他是要當山寨大頭領的。可是他做了大頭領,宋江哥哥便要屈居其後。《梁山政治》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人 員外就等於土財主嗎

其實,在古代所謂“員外”,顧名思義,就是“員外郎”的意思,也是官名的一種。因上古代做官的人員,也與現代一樣,有正式官員,就是在職的;而定員外所增值的一些官員,就是“員外”,也就是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這是由於一些因爲某些原因,而無法安排直接做官的、而他們又有做官資格的人,就作爲“員外”,成爲“候補官員”。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仲淹極言之,且日:“奉親於內,自有家人禮,顧與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爲後世法。”且上疏請太后還政,不報。尋通判河中府,徙陳州。拜尚書禮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召還,判國子監,遷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時呂夷簡執政,進用者多出其門。仲淹上《百官圖》,指其次第日:“如此爲序遷,如此爲不次,如此則公,如此則私。《宋史·范仲淹傳》

簡單說,古代官大部分是通過科舉考試(文考,武考)而來,是很有位的,但民間有的人很有錢,但在官僚體系中沒有地,朝廷正而需要錢,所以就搞了一個捐官(公平,公正,公開的買官),但又沒有哪麼多的位子(也怕捐官的人治理不了社會),所以就出了員外(實職之外的官員),但又怕羣衆說是買官,所以給貫一“郎”字以表有位,所以也叫員外郎。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人 員外就等於土財主嗎 第2張

張藻員外,衣冠文學,時之名流。畫松石、山水,當代擅價。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爲生枝,一爲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丫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唐代名畫錄》

三國時期,魏國曹丕把散騎和中常侍合二爲一,稱爲散騎常侍。隨着時代的發展,皇帝想了解的事情太多了,人手又不夠。再說,伴君如伴虎,老當班不是累死,就是哪天皇上不高興了給整死。因此,就擴充了散騎常侍的編制,叫做員外散騎常侍。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人 員外就等於土財主嗎 第3張

到了隋朝,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在尚書省設六部二十四司,每個司都有一個員外郎,是各司的二把手。此後唐、宋、遼、金、元、明、清都將員外郎作爲六部各司的副主官,不過各朝又有不同。

唐文宗鑑於鹽鐵推官、檢校禮部員外郎姚勖擅長審斷疑難獄案,任命他暫爲職方員外郎。尚書右丞韋溫拒不聽命,上奏說:“郎官曆來是朝廷任命有名望的士大夫的職位,不應當輕易用它來獎賞有才幹的官吏。”於是,文宗改任姚勖爲檢校禮部郎中,仍擔任鹽鐵推官。

在明清時期,員外根本就被架空,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就是一個空殼官職。他們沒有什麼具體要做的,也就是在吏部掛着名號,領着朝廷的薪水罷了。 一直到周圍有需要的時候或者空缺官職無人填補的時候,員外就可以上任了。更有甚者,這就是一個朝廷用來賺錢的閒置,只要你家裏有錢,就可以買得到,順便也填補了朝廷的銀兩空缺。所以就在很多的小說裏,我們會看到很多世家大族的後代沒出息的,家裏就湊錢買了個員外給他做。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人 員外就等於土財主嗎 第4張

因爲員外一度是替補,又是門閥子弟好出路,漸漸地在民間,只要是有錢人家,家底雄厚,大家都習慣尊稱一聲“員外”,顯示身份。這也解釋了爲什麼四大名著中的員外雖然不瞭解他當得什麼官,但是必定有高門大宅、丫鬟僕從,家境殷實。所以民間的這些員外,並不是什麼大官,但一定是土財主或者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