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等人除了擁立朱祁鈺爲新帝之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等人除了擁立朱祁鈺爲新帝之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于謙,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數十位明朝高官也壯烈殉國,這次事件對大明王朝的統治造成了嚴重衝擊,對於瓦剌而言,居然抓住了大明的皇帝,那麼大明不就成了嘴邊的肥肉嗎,不宰他一刀天理難容,於是瓦剌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北京城下,想要逼迫大明開城談判。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于謙等大臣擁立朱祁鈺爲新皇帝,果斷拒絕和瓦剌談判,從各地抽調兵力入京勤王救駕,發動北京保衛戰,最後擊退了瓦剌大軍,瓦剌見大明軟硬不吃,啥便宜也撈不到,最後還被揍了,只能和大明議和,大明在一分錢沒付的情況下就把明英宗朱祁鎮給弄回來了。

那麼于謙等人,在土木堡之變後,面對瓦剌南下,除了擁立朱祁鈺爲新君,發動北京保衛戰,還有其他的選擇嗎?選擇這玩意,永遠不是唯一的,就以當時大明面對的情況而言,至少還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個是扶朱見深登基,死守北京,第二個選擇是往南方遷都,朝政穩定後另立新君,第三個選擇是和瓦剌和談,割地賠款,贖回明英宗。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等人除了擁立朱祁鈺爲新帝之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些不同的選擇可能導致的不同結果,第一種讓朱見深繼承皇位,于謙等大臣從各地調兵,死守北京城,這個時候朱見深才兩歲,朱祁鎮準備親征時纔將他立爲了太子,如果讓朱見深繼承皇位,多半會導致人心不穩。

當瓦剌大軍逼近北京城時,不論是大臣,還是百姓心裏都清楚,抵抗瓦剌大軍怎麼可能靠着一個兩歲的小屁孩來指揮,這種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實際上就會出現對朝廷的信任危機,這樣的政權是否能保護百姓的生命安全。

即便有于謙這樣的大臣力挽狂瀾,守衛北京城的將士們,各地調往京師勤王救駕的將領們也會考慮一個問題,爲幼主拋頭顱,撒熱血,他以後能知道嗎,自己到底圖個啥?進而就會影響到軍心穩定,雖然處於同樣的條件,明軍很大概率會不敵瓦剌,如果北京城破了,中原將再次陷入混亂。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等人除了擁立朱祁鈺爲新帝之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第2張

第二個選擇是往南方遷都,這在土木堡之變後,也是朝廷中的主流建議,畢竟皇帝還在瓦剌手上,不少大臣對是否能抵抗瓦剌是持懷疑態度的,並且瓦剌一路南下,幾乎就沒有遇到什麼對手,也導致了一部分大臣出現了畏戰的心理,遷都多半會遷回到南京,這個選擇是權宜之計。

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即便大明遷都回到了南京,瓦剌對大明北方的威脅仍然是存在的,朱祁鎮還在瓦剌手上,並且還會讓瓦剌知道,明朝不願意和瓦剌決戰,那麼瓦剌很可能會以朱祁鎮做擋箭牌步步緊逼,明軍只有和瓦剌決戰,重創瓦剌才能化解危機,不過就算危機度過了,但是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恐怕是要大打折扣了。

至於第三個選擇和瓦剌談判,選擇這一條意味着將要放棄抵抗,答應瓦剌的所有條件,割地,賠款等一系列屈辱的協議,最後把朱祁鎮給弄回來,這不但會讓一個政權顏面盡失,並且還存在着很大的風險性。

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等人除了擁立朱祁鈺爲新帝之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第3張

瓦剌是非常有野心的,他們俘獲了明英宗,而沒有直接提條件與大明議和,而是帶着明英宗一起南下,還說送他回京,恐怕瓦剌也先是有入主中原的野心,而大明如果徹底放棄抵抗,正好中了瓦剌的圈套,這個時候整個國家都要任人宰割了。

所以對比這幾種選擇後,我們就能明白,于謙擁立朱祁鈺登基,雖然不是當時大明唯一的選擇,如果說穩妥,往南遷都纔是更好的選擇,但是于謙擁立朱祁鈺登基,組織北京保衛戰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卻是最正確的選擇。

大明國力遠強於瓦剌,瓦剌沒法長時間消耗,擁立朱祁鈺可以穩定民心,在局勢十分不利的情況下,明軍擊退了瓦剌也能爲大明提振了士氣,威懾了外敵,雖然具有一定風險,但對大明未來的發展而言卻是最佳選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