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官服長啥樣?揭祕中國古代官服的演變

古代官服長啥樣?揭祕中國古代官服的演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官服長啥樣?揭祕中國古代官服的演變,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服飾更是如此。中國古代人從獸皮草裙繼而發展到寬袍大袖,又從寬袍大袖變成現在的緊身縮衣,不僅說明人類歷史演進過程,也在描述其所處時代的文化變遷。幾十年前,滿大街的中山裝現在已經很難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顏色各種樣式的服飾。不過,中國雖然從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建立共和,掌握國家權力的官員,不再表現自己的獨特地位,也不再有帝制時期的服飾特點。但是,直到現在,還是依稀能夠看出它與普通民衆隨意着裝的不同。這些普遍偏深色,造型上趨向保守的西裝或者是夾克,暗暗之中始終還在強調一種無形的威嚴與莊重。

中國古代封建時期,之所以需要用特別的服飾凸顯官員與普通人的不同,主要目的無非是分清官與民之間的界線。通過服飾表達的界線,不僅能夠強化皇朝的等級,還宣示官員治民的合“禮”性。

中國的“官服”的發端應該從夏朝就已經開始了。《論語》有:“子曰,禹,吾無間然矣,惡衣服而致美黼冕。”意思是說,夏禹平時生活簡樸,但在祭祀時,則要穿上華美的禮服。《商書》也有:“王曰:格爾衆庶,悉聽朕言”的告誡,表示國王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所謂“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表明當時的奴隸主貴族已經穿上冕服舉行祭祀。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又說:“周監乎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說明當時夏、商、週三代服制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各有變革和發展。

後漢經學家馬融與鄭玄按照自己理解解析“十二章紋樣”,雖然其後有其他學者認爲他們的解釋多少有點勉強,不過對後世朝廷影響甚大。從樑朝開始,政府制定服飾標準就採用了鄭玄的學說。《隋書·禮儀六》中追記樑朝服制,皇帝“衣則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畫以爲繪。裳則藻、粉米、黼、黻以爲繡,凡十二章“。到了隋唐成爲定式,一直流行到清朝。“十二章紋樣”政治意義遠遠大於審美欣賞的意義,它在思想意識上具有鞏固統治階級皇權的功能,一直爲歷代封建皇帝所傳承。

到了唐朝,李淵於武德七年頒佈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就包括服裝的律令。其中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羣臣之服二十二、命婦之服六。內容基本上沿襲了隋朝舊制,天子的十四衆服裝爲: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緇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帢;皇太子的六種服裝有袞冕、遠遊冠、公服、烏紗帽、弁服、平巾幘;羣臣的二十二種服裝有: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弁、武弁、弁服、進賢冠、遠遊冠、法冠、高山冠、委貌冠、卻非冠、平巾幘、黑介幘、介幘、平巾綠幘、具服、從省服、婚服。這一些列的規定,讓唐朝的官服制度更加嚴格。例如在祭祀或者參加重大政治活動必須要穿具服,也就是朝服。而平時則所穿的是從省服,也就是公服。

唐代的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以後,也在不斷的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漢傳統,從服裝的配套、服裝的質料、紋飾色彩等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同時也對後世的冠服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在唐朝之前,黃色實際上可以上下通服,例如隋朝士卒穿的服飾都是黃色的。到了唐朝以後,認爲赤黃(赭黃)近似日頭的顏色,太陽是皇位尊貴的象徵,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故而赤黃除了皇帝之外,臣民不得僭越使用。並且把赤黃規定爲皇帝的常服專用的色彩。唐高宗初期,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色光偏冷的檸檬黃,但是到了唐高宗中期總章元年,朝廷認爲這種顏色極容易與赤黃混淆,所以禁止官民一律不許穿黃色衣服,從此黃色就成爲歷代帝王的專利和象徵。

古代官服長啥樣?揭祕中國古代官服的演變

唐太宗在位時,大唐邊疆開始穩定,經濟發展,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賜大臣們進德冠,並且對於官員常服的顏色進行了更細緻的規定。根據《新唐書·車服志》所記載,當時三品以上的袍衫爲紫色,束金玉帶,十三銙(附於腰帶上的裝飾品,其質料、數目因飾者的身份而不同);四品袍深紅色,金帶十一銙;五品袍爲淺紅色,金帶十銙;六品袍深綠色,銀帶九銙;七品袍淺綠色,銀帶九銙;八品袍深青色,九品袍淺青色,鍮石帶八銙;到了唐高宗龍朔二年,因爲擔心八品袍服深青亂紫,將其顏色改成碧綠。

自從春秋時期齊桓公穿紫袍開始,一直到唐朝,才確定了紫爲上品的服裝色彩格局。一直到宋元不變。到了明朝才被大紅色所取代。同時《新唐書·車服志》還記載了文官官服花式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雀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等名目。

宋朝官服在隋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宋朝時,在形式上將襆頭進一步改成帽式,軟腳成爲長而直的硬翅,目的是爲了提醒官員在上朝時不得交頭接耳。而袍服的圖案則較唐代有了更細緻的規定,以明確等級。

古代官服長啥樣?揭祕中國古代官服的演變 第2張

宋朝是被北方蒙古族少數民族推翻的,所以元朝建立後,服飾與漢族有很大區別。故而,明朝政權一建立,朝廷便開始恢復漢人的禮儀。所謂“衣冠悉如唐代形制”,並且規定更加細緻和嚴格。官員朝服的樑冠、革帶、佩綬、笏板都有詳細的規定,且首次明確的將補子作爲官服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對其大小、位置、顏色、圖案進行了細緻的等級規定,並且成爲確認官員等級的主要標誌。

到了清朝,從皇帝到小民,服飾改變很大,譬如康雍兩朝的朝服、吉服、朝服像中,都沒有發現十二章,但是到了乾隆開始,漢人王朝歷代遵守的十二章開始出現,雖然乾隆也在強調滿族遺風,但是滿漢之間開始更加融合。當然,清朝並不是全部排斥前朝的服飾,譬如,明朝遺留的補子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直接承襲明朝的樣式,但是尺寸比明代略有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