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盤點古代六種避諱類型,古人是如何避諱的?

盤點古代六種避諱類型,古人是如何避諱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或者寫文章時避免直呼含有君主、先賢、尊親名字的字,而以別的字相代替,同時也避免他人利用名字來隱晦進行人身攻擊,冒犯先人,這就是所謂的避諱。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避諱,這種規矩最早出現於周朝,《公羊傳·閔公元年》中說:“春秋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這是避諱的總原則,根據這條總則,避諱制度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被修改擴充,最終形成了一套完備可又嚴苛至不近人情地步的制度。

盤點古代六種避諱類型,古人是如何避諱的?

完整的避諱制度比較複雜,在涉及到避諱的一系列問題時不得不小心應對,因爲這是封建統治者手中相當好用的工具,許多時候明明並無大錯,但統治者就可以借避諱這一可大可小的罪名來實行懲罰,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根據史料,我們可以大致總結出六種避諱類型。

一、 國諱

國諱,故又稱君諱、公諱。這種避諱等級最高,舉國上下包括皇帝都要遵守規則。本來國諱只指皇帝本人和其父祖名字,後來範圍逐漸擴大,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號、帝后諡號、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都被納入這種避諱的範疇。

二、 家諱

家諱又稱私諱,指的是家族內部避父祖名的規矩。這實際上是國諱延伸至家庭的表現,一樣象徵着封建社會父權的倫理觀念。可惜的是不少人成爲了這種規矩的受害者,李賀顯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因父名晉肅,“進”與“晉”音同,犯家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縱然才華橫溢也無法一展抱負,二十七歲便鬱鬱而終。

盤點古代六種避諱類型,古人是如何避諱的? 第2張

三、 內諱

內諱又稱婦諱,也是實行於家族內部,但不同的是家諱避的是父祖名諱,而內諱則是避母祖名諱,《禮記·曲禮上》有云:“婦諱不出門。”

四、 聖諱

這種就是《公羊傳》中所說的“爲賢者諱”,是對封建社會推崇的聖賢的避諱,這種避諱的對象每個朝代都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需要避的聖人就是老子、孔子、孟子等,在漢朝後皇帝的名字有時也被算在其中。

五、 憲諱

古代下屬官員對上司長官稱“大憲”、“憲臺”,所以所謂憲諱就是避上司官員的名諱。西晉羊祜逝世後,荊州百姓感念其恩德,便自發避諱,一律將“戶”改叫“門”。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宋代陸游在《老學庵筆記》第五卷裏描述的“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爲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盤點古代六種避諱類型,古人是如何避諱的? 第3張

六、 個人諱

這種避諱相比而言沒有統一的對象,一般來說都是官吏自己仗着權勢而強行要求手下避諱,如果不避就要受懲罰。這種行爲往往引得衆人不滿,官員強行要求避諱是爲了體現自己的權威,最後卻弄巧成拙令衆人心中毫無敬意只有畏懼和厭煩,也是本末倒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最好的例子,州官叫做宋田登強行要求治下百姓避其名諱,百姓心懷不滿便有了這句用來嘲諷表示不滿的千古名句。

有問題自然就有解決方法,總不能因爲避諱就連基本的說話書寫都不行了,古人對諱也有相應的避法,大致有五種。

第一種就是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改字法,用同義或同音的字代替本字。譬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記載秦朝“正月”改稱“端月”,爲的就是避秦始皇的名,秦始皇名政,在當時與“正”同爲一字,所以需要避諱。

第二種是改變稱呼,這種方法與第一種相似,但不同的是,改字法是爲了避諱要求當下的人改字,而改稱呼是將已故之人或早已出現的事物與當下需要避諱對象衝撞的部分改掉。譬如晉朝時爲避司馬昭的諱,將王昭君改稱爲明妃。

第三種是缺筆法,故意將字少寫幾筆。唐代的《于志寧碑》爲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將“世”書寫作“卅”。

盤點古代六種避諱類型,古人是如何避諱的? 第4張

第四種爲空字法,簡單粗暴,既然要避就直接空着。這種方式雖然簡單,但卻會出現誤抄、誤傳的情況。唐代史官編撰《隋書》時爲避李世民諱,將王世充寫作“王 充”。後人中某些不明就裏者在傳抄、翻刻時誤寫爲“王充”。

最後一種是避名稱字,譬如唐代成書的《晉書》,爲避唐高祖李淵諱,將公孫淵稱公孫文懿,褚淵稱褚彥回。

可以發現,古人既注重避諱,同時也爲避諱而頭疼,就連皇帝也不例外,尤其是明朝時的皇帝,爲了避諱方便而用生避字做名字。甚至重新造字。避諱這項規矩本來是爲了表達尊重,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到了後來卻演變爲維護封建政治的工具。正如韓愈在《諱辯》中斥責的那樣“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爲人乎?”當一種制度矯枉過正,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荒唐時還不加反思,那麼必然會造成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