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法顯對佛教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法顯對佛教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法顯,後秦、東晉時期高僧,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位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法顯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334年,有一個男嬰降生在後趙國上黨郡襄垣縣龔家莊一個普通家庭,男嬰的降生沒有讓這戶人家感到該有幸福,相反是一絲憂慮。男嬰本應有的三個哥哥都先後夭折,似乎有一個魔咒籠罩着這戶人家。這個小男嬰出生後也是體弱多病,父母非常擔心,害怕再次失去這個孩子。

入夜,油燈下的佛龕爲抹掩淚水的父母指明瞭一條出路。第二天,3歲的小男孩就隨父母來到了附近的寶峯寺,剃度爲沙彌,賜號法顯。從此,法顯就開始了在寶峯寺長達40多年的修行。每日敲打木魚,虔誠頌經,在古燈下閱讀着佛教經典,撥轉着古檀佛珠。期間,法顯的父母相繼離世,爲父母治喪後,更是了無牽掛地脫離世俗,返回寺院。法顯在20歲那年進行了受戒儀式,受戒後的法顯成爲一名真正的和尚,在夏坐中不斷思考着佛國的世界。春花秋月,溪水湍流,這可能是法顯人生中最愜意的生活。

法顯對佛教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然而,古寺的清淨並不能阻止外界的紛爭,此刻中國北方戰火紛飛,處在歷史上最亂的時代。公元351年趙滅亡後,中原王朝又經過了數次的更替,直到氐族人創立的前秦王朝在376年統一北方後,社會纔得到暫時的穩定。

苻堅,這個前秦王朝的締造者篤信佛教。都城長安,一時間成爲佛教中心。公元381年,高僧道安在長安五重寺開始講學,弟子達千人。鳩摩羅什,這位佛教界最偉大的翻譯家,革新者也來到長安,與中土高僧、天竺佛陀共同編譯佛經、弘揚佛法。道安與鳩摩羅什的相遇,在佛教史上有很大意義,如李白遇杜甫,孔子拜老子。這種人文上碰撞和切磋,讓遠在山西寶峯寺的法顯羨慕不已,長期的修行讓他心裏產生很多不惑,而長安就是他認爲可以回答他答案的地方。帶着諸多的疑問年近50歲的法顯第一次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心中嚮往的佛教聖地——長安。

在長安的十餘年間,法顯閱讀經藏,遍訪高僧,逐漸成爲一名有名望的高僧,但是他心中的疑惑並沒有解開。隨着統治者的支持,無論前秦,還是東晉,都有龐大的僧侶和數不盡的寺廟。這些僧侶的素質參差不齊,整個僧團管理存在很大的隱患。而戒律的形成並不系統,缺少典藏的支持。

法顯對佛教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第2張

尋找律藏,就成爲法顯後半生的目標。“我中土僧人,無一人從天竺求得真法,我法顯要做這第一人,哪怕粉身碎骨也無怨無悔。”法顯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公元399年,法顯與十位僧侶離開長安,踏上漫漫西行路。沿着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法顯一行過隘口,穿沙漠,渡沙河,遇土匪,在歷經磨難的同時,也體驗了西域諸國的異域風情。于闐國,位於今新疆和田,讓中國西行第一人朱士行永遠地停留在這裏。很有意思的是這位朱士行,法號八戒。《西遊記》中對豬八戒的塑造,應該是提取了朱士行的素材。在小乘佛教盛行的于闐國,法顯並沒有放棄對大乘佛法的嚮往。

這次等待法顯一行的是冰封雪山和高聳的蔥嶺,歷經一個多月的艱難,一行僧人終於翻越過這片雪域,到達天竺國。天竺國當時由大小各異的30餘個城邦組成,北印度的中心是弗樓沙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在這裏,法顯看到的是貴霜王朝衰敗后帝國的頹廢。站在荒蕪的土堆上,法顯雙手合十不免感慨,一切從無到有,一切從有變空。大地因無而築造帝國,帝國因有而殘垣斷壁。天空因無而浮雲縹緲,幻想因有而稍縱即逝。天地如此,人亦如此,而佛教正是那點破天地奧祕、人生苦惱的密碼。

法顯對佛教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第3張

不遠處的中印度地區就是佛祖的誕生地,佛法的起源地。拘薩羅國舍法顯衛城的祗洹精舍是佛教的發祥地和佛祖講學時間最長的地方,法顯在這裏看到的確是一片祥和與寧靜,並沒有隆重的講學和恢宏的佛堂。面對這一切,法顯想到了途中逝去的同伴,想到了去別處禮佛的夥伴,更是幻想着當年佛祖傳道時的盛況。他落淚了,這是法顯西行中的第二次落淚,第一次爲了夥伴逝去,這次爲了佛祖。

擦乾眼淚,繼續前行。法顯來到了達摩竭提國巴連弗邑,這裏大乘盛行,法顯就在這裏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學習,研習梵語,抄寫經律成爲他的日常生活。《摩訶僧祗律》、《薩婆多部鈔律》等六部佛教經典就是在這一時期抄錄完成。同行的道整在巴連弗邑找到了人生的歸宿,不願回國。而法顯的目的是爲祖國帶回戒律,規範僧團的行爲。心中不變的目標讓法顯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恆河三角洲諸國、獅子國(斯里蘭卡)等地都留下這個中土老僧的身影,雖白髮已蒼,但心未泯,途未盡,壯志未酬。

法顯對佛教事業做出了哪些貢獻?他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第4張

公元412年,中國嶗山,一葉扁舟從海面乘風而來,船上走下一位七十五歲的老者,還有他身後還有一卷卷的經藏。這位十三年前離開長安,經陸路絲綢之路到達天竺,求得佛法後,又經海上驚濤駭浪西行者終於攜律東歸了。此後,法顯在建康(南京)道場寺與尼泊爾僧人跋陀羅開始翻譯佛經,並在湖北江陵辛寺撰寫《佛國記》,記錄自己的西行見聞。公元420年,八十六歲的法顯在辛寺去世,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法顯是高僧,旅行家、翻譯家、探險家,但更像一位拓荒者,開拓出一條西行取經的大道,讓後人沿着這條足跡去尋找佛的源頭。而海上的航行路線,就是今天海上絲綢之路的雛形,其中關於信風、潮汐、民俗的記載都影響着後世。

在求佛的道路上,人們不僅記住了法顯對於佛教事業的貢獻,更記住了他拓荒的精神和不放棄的態度

“我穿越翰海,西向天竺尋求佛陀律法,歷經雪山萬仞,駭浪滔天,終得攜律東歸,因爲心中始終存着,一個不變的志向,爲了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我永不言放棄。”——《佛國記》